前言 以李镇西老师为总版主的“教育在线”网站,我常去访问。那里发言 盈庭,议论滔滔,其实讨论的主要是一个问题:我们今天怎样做教师。好 多人都觉得现在当老师太难了,常常内心茫然,手足无措。我对此发了不 少议论,引起了一些网友的注意。 去年10月,教育在线“班主任论坛”版主基石老师发短信问我可不 可以开一个小专栏,回答令年轻班主任困惑的问题,对一些案例进行点评。 我同意了。于是在“班主任论坛”上就出现了一个固顶的帖子“长者引领 —王晓春老师指点我们!”署名“基石”。基石老师在开场白中说:“今 天,我就把这个帖子作为我们班主任案例研究的成长地,作为王老师指点 我们年轻班主任的自留地。” 在这个网站上,像我这样六十多岁的人确实不多,称我为“长者” 我只好承认,只是“引领”和“指点”实不敢当。无奈来讨论问题的青年 教师一个赛一个的谦虚,我也就只好咬紧牙关,不去一一表白了。我告诫 自己,讨论问题,我不过是个发言人而已。我一定坦率地说出自己的意见, 但是必须竭力避免教训人的态度。人家说“引领”,是一种礼貌,自己若 当真,那就太不清醒了。 总而言之,我老汉这块“自留地”就开始耕耘了。风调雨顺,庄稼长 势喜人,不到半年的时间,我就点评了教育案例将近200个,点击次数已 经达到1.5万次。也算“郁郁葱葱”吧! 前言
2005年3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编辑吴法源先生给我发电子邮件 说是有位作者平和老师向他推荐我(平和老师是我的网友,不曾见面。著 有《班主任兵法》一书,我提出过一些不同意见),吴先生自己也看了我 的一些点评,很感兴趣,问能不能出一本案例点评的书。我答应了。 于是读者面前就有了这本书。 本书选取的案例,除了个别案例之外都是中学的,共100个。有问上 门来的,也有我送上门去的。凡是我没有注明出处,只注了作者(网名) 的,都选自“教育在线”。主要是“班主任论坛”,也有“学校管理论坛” 宏观教育思考”、“教师之友论坛”、“李镇西之家”、“教师随笔”等栏 目。K12教育教学论坛我去访问的次数也较多,从里面选了一些案例。为 了节约读者时间,较长的案例我都做了缩写或摘录。在此,对所有这些网 友和版主表示衷心的感谢。 评了这么多案例,我总的感觉是,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方法 太简单了,而且多年如一日,变化不大。无非是一边“严管”,一边“奉 献爱心”。严管不见效,就用爱心感动之,爱心感动不了,就更加严厉地 管理之,再不管事,只好借家长的手“修理”之。然而学校管不了的学生 往往家长早就失控了,家长还在指望老师把他的孩子弄过来呢!于是没棋 了。剩下的只有牢骚、无奈和疲惫。而且工作方法越简单,教师越感觉劳 累,因为低科技含量、低效率的重复劳动最磨损人的心灵。我感觉,以这 样的专业能力应付日新月异的社会和越出越奇的新一代,难免捉襟见肘, 力不从心。 为什么工作方法如此简单呢?因为思维方式简单。其工作方法中主观 ⊥今天怎样做教师⊥ 2
印象的含量远远高于智慧的含量,二者严重失衡。教师遇到学生问题,很 少假设多种可能,只作单项归因,而且对谁都这样归因。在更多的情况下, 教师根本不问原因,甚至不想知道原因,只要你达不到我的要求,上来就 管,就批。所以从他们的教育方法中较少找到专业色彩,也就是说,没有 学过教育专业的人,也完全能用这种方式工作。比如发火,比如评比,比 如罚抄作业,比如不让回家,比如赶出教室,比如给家长打电话告状… 这属于“非研究型”教育,“非专业型”教育。与其说这是教育,不 如说这是“管孩子”。 所以,要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新型教师,提高专业水平,提高工作的 “科技含量”、“智慧含量”,乃当务之急。 要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光给教师布置工作指标是不行的,光用各种 规章制度管、卡、压教师是不行的,光进行煽情的师德鼓吹是不行的,因 为这些都是在打“外围战”。就好像医院里大张旗鼓地强调医德、雷厉风 行地实行严格的管理制度并不能提高大夫的医术一样。许多领导总想用单 纯的行政手段来解决业务水平问题,此路不通。学术问题只能用学术手段 解决,行政管理只是帮助创造一些条件而已。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有多种办法,愚以为案例研讨较好,值得提倡。 现在比较普遍的情况是:在一头,专家们总是宣讲一些令教师昏昏欲 睡的抽象理论;而在另一头,教师们则忙于总结停留于事物表面的肤浅经 验。二者各走各的路,如两条平行线,向远处延伸… 案例研讨恰好可以把这二者联系起来,结合起来。 案例研究的特点是“就事论理”。 前言
因为它“就事”,从案例出发,所以它不脱离实际,老师们看起来亲 切;又因为它要“论理”,它必须从案例中抽出理性的结论,所以它不至 成为单纯描述性的文字。谈的是司空见惯的事情,结论却往往与教师通常 的想法相距甚远,震撼之余,就会有所启发。 就事论理”即是本书的路子。 案例研究与正规的个案研究有些区别。正规的个案研究,研究者常常 是要亲身参与其中的。本书中的案例却都不是我亲眼所见和亲身经历的, 我只能通过教师的叙述间接地了解情况。这是一种缺憾,加大了判断失误 的可能性。因此我很欢迎读者的批评。 我们今天怎样做教师?一言以蔽之:光有良好的师德是不够的,光激 情燃烧是不行的,还要有科学的思维方式,真正的专业水平。 王晓春 2005.5.23 今天怎样做教师 4
第一部分教师问题 【案例1】 我是不是太过严肃了? 班主任晓风老师去看学生上体育课,看见一个女同学正拉着体育老师 的袖子大声喊:“你快给我去拿接力棒啊!”神情真不亚于女儿对父亲撒 娇!而这个孩子在班主任面前很文静。体育老师告诉晓风老师:“我被你 们班的女生都折磨得不会说话了!”晓风老师想:“她们平时在我面前像个 小绵羊似的,大气不敢喘,二话不敢说的。我平时是不是太过严肃了?为 什么孩子看见我怕多过爱?”晓风老师又想到,在教室里,围在她身边的 都是些优秀的孩子,成绩一般的孩子只敢在远处远远地看她!(“教育在 线”晓风叮咚) 第一部分教师问题
点评】 做反思型教师 晓风老师真是反思型的优秀教师。 如果不是反思型的教师,遇到这种情况,心里会说:“我不管学生在 别的老师面前如何放肆,我能管住就行。”甚至还有这样想的:“谁让你工 作能力不强?学生怎么不敢对我这样?” 晓风老师却从这个很普通的现象中发现了两个差别—一学生对班主任 和其他任课老师态度不同,优秀生和一般学生对老师态度不同。进而反思 自己的工作—“我平时是不是太过严肃了? 其实这两个差别都来源于国情。 我们先说第一个差别。 君不见各单位几乎都是一把手说了算吗?我们成年人其实对各位领导 也是“区别对待”的。我相信各单位的第一把手们在职期间收获的笑容和 奉承肯定多于其他领导。在一个盛行“人治”的大环境里,第一把手势必 威风。对于学生来说,班主任不就是任课教师中的一把手吗?学生对晓风 老师特别恭敬,我想不光有感情因素,还有这种“人治文化”的影响。 再说第二个差别。 恐怕我们得承认,中国的教育,基本上还是应试主义的。大家都在围 着考试指挥棒转。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你一个具体的老师无论怎样努力实 施素质教育,你在学生的心目中,也难免是一个“考官”,学生看见你就 今天怎样做教师
会很自然地想到考试和分数。教师必有一张“考试脸”,这是统一的“面 具”,是我们的教育体制赋予的,你摘都摘不下来。面对这样一张“考试 脸”,学生的感觉自然不同,成绩好的压力小,他就愿意往你跟前凑,成 绩差的压力大,自惭形秽,他很自然地就会离你远一点,即使心里喜欢你 也觉得自己“不配”。 体育老师不是第一把手,而且体育考试很少,所以学生在体育老师面 前,“本相”就出来了。 要知道,我们每一个人,既是环境的产物,也是环境的创造者。教师 方面需顺应现行体制,一方面也可以为改造这个体制出一份力。一个人 是渺小的,一个人同时也是伟大的。如果民主意识强的教师一天天多起来, 则学生只看班主任脸色行事的毛病就可以少一点。如果素质教育意识强的 教师一天天多起来,教师的“考试脸”起码油彩会淡一点。这样,等孩子 们长大,他们中有些人成为教师的时候,他们就会比我们这一代教师更民 主,更人性化。这不就进步了吗? 我们无法改天换地,但是没有人能阻止我们为改天换地贡献一份力量 只要我们不放弃理想。 我觉得晓风老师就是这样一位有理想的老师。 或许小学男老师少,所以女孩格外爱对男老师撒娇?这也可能是原因 之 2004.11.10 第一部分教师问题 3
【案例2】 你会喜欢每一位学生吗? 傻帽儿老师在网上提出了一个问题:“你会喜欢每一位学生吗? 对此,网友们回答如下: 1.我不一定对每位学生都喜欢,但我一定对每位学生都平等。(大本 本) 2.尊重每一个学生,我完全能够做到!喜欢每一个,有时候可能做得 不够。(红霞) 3.其实大家认真地去观察的话,每个同学都有着他的可爱之处,不要 只盯着他们的缺点,慢慢的你就会喜欢每一个学生!(金耳东) 4.品行好的学生我一定喜欢,不一定成绩好!(吾爱吾笛) 5.偶也是的!品行差的学生,真头痛!!!(法子) 6.对学生的态度只要对得起天地良心即可!换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 家长,你希望老师怎样对待自己的孩子?试着和每位学生沟通,试着去寻 找每个学生身上的可爱之处,你会发现每个孩子其实都是挺棒的。(K2教 育教学论坛) ⊥今天怎样做教师⊥
【点评】 区分职业的爱与私人的爱 你会喜欢每一位学生吗?”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 爱”这个词已经弄得几乎所有人都很头痛了。 家长和教师的许多“爱”,孩子实在是不敢享受;而校长们天天挂在 嘴边的“师爱”,也已经变成了悬在教师头上的一把宝剑了。 为什么你教不好学生?因为你对学生爱得不够,爱的浓度和剂量不够; 只要你的爱达到最高的温度,石头也能融化。一—这几乎成了教育广告 词了。 于是就闹成了这样,只要身为教师,谁都不敢说自己不爱学生,特别 是在写总结的时候。 然而到底爱不爱,爱到什么程度,爱的覆盖面有多大,那就只有他自 己知道了。 愚以为,笼统地歌颂“爱”虽然不能算错误,但是也没多大意思。教 师岂但应该爱每一个学生,难道他不应该爱每一个人类吗?“博爱”嘛! 还有,你也得爱动物呀!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更不用说爱你的家人了,还 有事业,还有祖国。 可见,每一个人“爱的负担”都是很重的。你心中至少需要储备一万 吨的“爱”,才凑合够用。 所以,如果我们不打算说假话,我们恐怕就得承认,任何一个人爱的 第一部分|教师问题
付出,都是有选择、有重点的,否则他很快就被爱累死了。 所以,我们不能要求教师对每个学生给予温度极高的爱。如果校长这 样要求我,我就会满怀爱心、满脸微笑地请求他:“麻烦您爱一下我看看!” 教师对学生的爱,应该主要是职业的爱,而不是私人的爱。 教师的爱是一种关心,一种关切,一种理解,一种宽容,一种帮助, 教师是可以一视同仁地把这样的爱献给学生的。 比爱更重要的是尊重。我早就说过,我要是学生,我对教师是否爱我, 不会太在意,但我希望他们都尊重我。 至于私人感情,我们就不能也无法要求教师对每一个学生都喜欢,那 是不合情理的。 职业的爱是必须做到的,私人感情是无法强求的。 现在许多老师一提起“师爱”头就大。他发现自己无论如何无法爱上 一个说谎成性的学生,就怀疑自己师德不够高尚,就很焦虑。我想这完全 是多余的顾虑。如果您竟然喜欢一个说谎成性的人,我看您就有问题了。 学生说谎,我当然会反感,但是这并不妨碍我关心他和帮助他——像帮助 一个病人一样。这就是师爱。 师爱”不是私人的爱。 至于教师与学生的私人关系,那属于另一个问题,应该和工作分开。 2005.1.24 今天怎样做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