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2019届第一次联考 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 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3.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答 题,在本试卷纸上答题一律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场( chang)院四周都岑(cen)寂了下来,只有苇塘里蛙声一片:老书记望着 院子里刚收获的玉米,感慨地说:“真是堆积如山哪!” B.南曲柔缓婉转的曲调,和北方遒劲(jn)朴实的声调不能互相调节,只好改 弦更(gng)张,但无论南曲或北曲,都并未超出杂剧的范畴。 C.众多大牌导演在蜇伏了一年以后,在市场的召(zhao)唤下纷纷“出山”争霸 天下,使得今年的华语片市场格外热闹:影片(pin)各具特色,不会混淆。 D.这是一幅饱蘸(zhan)着大师才情的作品,无论谁见到,都会感到运筹帷幄的 豪迈席卷而来,可以说它至今依然是我国这一领域的翘(qiao)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5分) 中华山河表里形胜,自然的奇迹似乎是顽皮的山鹿率性奔跃之后留下的斑驳蹄 印 两千余座石窟、十万余尊佛像从北魏开始启程,一路逶迤走到唐的时空廊坊 代复一代的工匠勒绳搭架在山崖钎凿锤打,劳作的汗渍在衣衫上形成片片云图, 他们湿漉漉的发髻几近浸透了半个洛阳城。[甲]诸佛、菩萨、罗汉、力士、夜 叉、飞天 或立或坐或卧,姿态万千,神情自若,既悲又悯,俯视世间芸芸 众生的喜怒哀乐。[乙]佛的目光要把这一切包涵,无论你是谁,从哪里来,在 智慧与光明的化身面前,多舛的肉身都俨然一粒尘埃。[丙]光明使所有的物象 透明空盈,苦思冥想日日追求的重如泰山的名利权势,在此且放下一一因为,你 在佛的面前永远是孩子。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几近B.芸芸众生 C.包涵 D.俨然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摩拜单车因为通过手机就能快速租用,半小时仅收取1元人民币,押金也随时 可以退,所以用户们认为租用它方便实惠。 B.某市一家影院决定,今后凡60周岁及以上的老年观众,凭有效身份证件在周 至周五每日18时以前的所有电影场次中都可享受票价三折的优惠 C.中国疾控中心主任认为,我国吸烟率的下降主要在于公众对烟草危害的认识有 所提高,但由于缺乏更加有力的控烟措施,使吸烟率的下降并没有达到大家的预
浙江省 2019 届第一次联考 语文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2.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 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地方。 3.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答 题,在本试卷纸上答题一律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 20 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场(cháng)院四周都岑(cén)寂了下来,只有苇塘里蛙声一片:老书记望着 院子里刚收获的玉米,感慨地说:“真是堆积如山哪!” B.南曲柔缓婉转的曲调,和北方遒劲(jìn)朴实的声调不能互相调节,只好改 弦更(gng)张,但无论南曲或北曲,都并未超出杂剧的范畴。 C.众多大牌导演在蜇伏了一年以后,在市场的召(zhào)唤下纷纷“出山”争霸 天下,使得今年的华语片市场格外热闹;影片(pin)各具特色,不会混淆。 D.这是一幅饱蘸(zhàn)着大师才情的作品,无论谁见到,都会感到运筹帷幄的 豪迈席卷而来,可以说它至今依然是我国这一领域的翘(qiào)楚。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3 题。(5 分) 中华山河表里形胜,自然的奇迹似乎是顽皮的山鹿率性奔跃之后留下的斑驳蹄 印。 两千余座石窟、十万余尊佛像从北魏开始启程,一路逶迤走到唐的时空廊坊。一 代复一代的工匠勒绳搭架在山崖钎凿锤打,劳作的汗渍在衣衫上形成片片云图, 他们湿漉漉的发髻几近浸透了半个洛阳城。[甲]诸佛、菩萨、罗汉、力士、夜 叉、飞天……,或立或坐或卧,姿态万千,神情自若,既悲又悯,俯视世间芸芸 众生的喜怒哀乐。[乙]佛的目光要把这一切包涵,无论你是谁,从哪里来,在 智慧与光明的化身面前,多舛的肉身都俨然一粒尘埃。[丙]光明使所有的物象 透明空盈,苦思冥想日日追求的重如泰山的名利权势,在此且放下——因为,你 在佛的面前永远是孩子。 2.文段中加点的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几近 B.芸芸众生 C.包涵 D.俨然 3.文段中画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 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 分) A.摩拜单车因为通过手机就能快速租用,半小时仅收取 1 元人民币,押金也随时 可以退,所以用户们认为租用它方便实惠。 B.某市一家影院决定,今后凡 60 周岁及以上的老年观众,凭有效身份证件在周 一至周五每日 18 时以前的所有电影场次中都可享受票价三折的优惠。 C.中国疾控中心主任认为,我国吸烟率的下降主要在于公众对烟草危害的认识有 所提高,但由于缺乏更加有力的控烟措施,使吸烟率的下降并没有达到大家的预 期
D.为了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政策,海航集团大力推动“空中通道”建设, 它旗下的航空公司新开辟了65条国际航线可以直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相 关地区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5个字。(3分) 哪怕是再大的图书馆, 其实际用处就反不如那些规模虽小却条理 井然的图书馆。同样, 却未经过自己头脑的独立思考而加以吸收 那么这些知识就远不如那些虽所知不多却经过认真思考的知识有价值。因 为 ,他才能真正理解、掌握这些知识,并使其为己所用。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6.阅读下列文字和图片,完成题目。(6分) 2018年1月9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新街镇转山包小学三年级的一名留守儿 童王福满头顶风霜上学的照片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他被称为“冰花男孩”。他 的家离学校4.5公里,平时上学需走一个多小时。放学回家,完成作业后还要做 家务。他最想去的地方是北京,喜欢看科幻类书籍,他的心愿是当警察。 (1)给图片拟一个标题,“冰花男孩”除外。(2分) (2)针对上述图文,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80字(4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 材料一 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的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 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夫么?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 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 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 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尤其要紧 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嗜好,没 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 习惯引诱。你看现在许多叉麻雀抽鸦片的官僚们、绅商们,乃至于教员们,不大 半由学生出身么?你慢些都鄙视他们,临到你来,再看看你的成就罢!但是你如 果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抵抗引诱的能力比别人定要大些。这种兴趣你 现在不能寻出,将来永不会寻出的 关于读书方法,我不能多说,只有两点须在此约略提起。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 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 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 的意见。记笔记不仅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剌激你思考 (摘编自朱先潜《谈读书》) 材料二: 如果你的阅读目的是想变成一个更好的阅读者,你就不能摸到任何书或文章都 读。如果你所读的书都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你就没法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你 必须能操纵超越你能力的书,或像我们所说的,阅读超越你头脑的书。只有那样 的书能帮助你的思想增长。除非你能增长心智,否则你学不到东西
D.为了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政策,海航集团大力推动“空中通道”建设, 它旗下的航空公司新开辟了 65 条国际航线可以直飞“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及相 关地区。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 25 个字。(3 分) 哪怕是再大的图书馆, ,其实际用处就反不如那些规模虽小却条理 井然的图书馆。同样, ,却未经过自己头脑的独立思考而加以吸收, 那么这些知识就远不如那些虽所知不多却经过认真思考的知识有价值。因 为, ,他才能真正理解、掌握这些知识,并使其为己所用。 (叔本华《人生的智慧》) 6.阅读下列文字和图片,完成题目。(6 分) 2018 年 1 月 9 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新街镇转山包小学三年级的一名留守儿 童王福满头顶风霜上学的照片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他被称为“冰花男孩”。他 的家离学校 4.5 公里,平时上学需走一个多小时。放学回家,完成作业后还要做 家务。他最想去的地方是北京,喜欢看科幻类书籍,他的心愿是当警察。 (1)给图片拟一个标题,“冰花男孩”除外。(2 分) (2)针对上述图文,谈谈你的看法,不少于 80 字(4 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 3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10 分) 材料一: 中学课程很多,你自然没有许多的时间去读课外书。但是你试抚心自问:你每天 真抽不出一点钟或半点钟的功夫么?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点钟,你每天至少可以 读三四页,每月可以读一百页,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读四五本书了何况你在假期中 每天断不会只能读三四页呢?你能否在课外读书,不是你有没有时间的问题,是 你有没有决心的问题。 人类学问逐天进步不止,你不努力跟着跑,使落伍退后,这固不消说。尤其要紧 的是养成读书的习惯,是在学问中寻出一种兴趣。你如果没有一种正常嗜好,没 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东西,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说不定要被恶 习惯引诱。你看现在许多叉麻雀抽鸦片的官僚们、绅商们,乃至于教员们,不大 半由学生出身么?你慢些都鄙视他们,临到你来,再看看你的成就罢!但是你如 果在读书中寻出一种趣味,你将来抵抗引诱的能力比别人定要大些。这种兴趣你 现在不能寻出,将来永不会寻出的。 关于读书方法,我不能多说,只有两点须在此约略提起。第一,凡值得读的书至 少须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在醒豁全篇大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 批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第二,读过一本书,须笔记纲要、精彩的地方和你自己 的意见。记笔记不仅可以帮助你记忆,而且可以逼得你仔细,剌激你思考。 (摘编自朱先潜《谈读书》) 材料二: 如果你的阅读目的是想变成一个更好的阅读者,你就不能摸到任何书或文章都 读。如果你所读的书都在你的能力范围之内,你就没法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你 必须能操纵超越你能力的书,或像我们所说的,阅读超越你头脑的书。只有那样 的书能帮助你的思想增长。除非你能增长心智,否则你学不到东西
我们说过很多次,一个好的读者也是自我要求很高的读者。他在阅读时很主动, 努力不懈。现在我们要谈的是另外一些观念。你想要用来练习阅读技巧,尤其是 分析阅读技巧的书,一定要对你也有所要求。这些书一定要看起来是超越你的能 力才行。你大可不必担心真的如此,只要你能运用我们所说的阅读技巧,没有 本书能逃开你的掌握。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的技巧可以一下子像变魔术一样让 你达到目标。无论你多么努力,总会有些书是跑在你前面的。事实上,这些书就 是你要找的书,因为它们能让你变成一个更有技巧的读者。 有些读者会有错误的观念,以为那些书—一对读者的阅读技巧不断提出挑战的书 籍一一都是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中的书。结果一般人都相信,对大多数读者来说, 只有科学作品,或是哲学作品才是这种书。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已经说过, 伟大的科学作品比一些非科学的书籍还要容易阅读,因为这些科学作者很仔细地 想要跟你达成共识,帮你找出关键主旨,同时还把论述说明清楚。在文学作品中 找不到这样的帮助,所以长期来说,那些书才是要求最多、最难读的书。譬如从 许多方面来说,荷马的书就比牛顿的书难读一一尽管你在第一次读的时候,可能 对荷马的体会较多。荷马之所以难读,是因为他所处理的主题是很难写好的东西。 熟悉的领域中的书。结果一般人都相信,对大多数读者来说,只有科学作品,或 是哲学作品才是这种书。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已经说过,伟大的科学作品比 些非科学的书籍还要容易阅读,因为这些科学作者很仔细地想要跟你达成共 识,帮你找出关键主旨,同时还把论述说明清楚。在文学作品中,找不到这样的 帮助,所以长期来说,那些书才是要求最多、最难读的书。譬如从许多方面来说, 荷马的书就比牛顿的书难读一一尽管你在第一次读的时候,可能对荷马的体会较 多。荷马之所以难读,是因为他所处理的主题是很难写好的东西。 读一本好书,却会让你的努力有所回报。最好的书对你的回馈也最多。当然,这 样的回馈分成两种 第一,当你成功地阅读了一本难读的好书之后,你的阅读技巧必然增进了。第二 一一长期来说这一点更重要一一一本好书能教你了解这个世界以及你自己。你不 只更懂得如何读得更好,还更懂得生命。你变得更有智慧,而不只是更有知识 像只提供讯息的书所形成的那样。你会成为一位智者,对人类生命中永恒的真理 有更深刻的体认。 毕竟,人间有许多问题是没有解决方案的。一些人与人之间,或人与非人世界之 间的关系,谁也不能下定论这不光在科学与哲学的领域中是如此,因为关于自然 与其定律,存在与演变,谁都还没有,也永远不可能达到最终的理解,就是在 些我们熟悉的日常事物,诸如男人与女人,父母与孩子,或上帝与人之间的关系, 也都如此。这事你不能想太多,也想不好。伟大的经典就是在帮助你把这些问题 想得更清楚一点,因为这些书的作者都是比一般人思想更深刻的人 (摘编自艾德勒、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 7.下列不能作为“阅读超越你头脑的书”的原因的一项是(3分) A.阅读超越你头脑的书能使你增长心智 B.阅读超越你头脑的书能使你分辨出哪些书有益。 C.阅读超越你头脑的书能把你变成一个更好的阅读者 D.阅读超越你头脑的书能使你提升阅读能力。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就要被恶习惯引诱。 B.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巧,所有的书都会在你的掌握之中,都能被你读懂
我们说过很多次,一个好的读者也是自我要求很高的读者。他在阅读时很主动, 努力不懈。现在我们要谈的是另外一些观念。你想要用来练习阅读技巧,尤其是 分析阅读技巧的书,一定要对你也有所要求。这些书一定要看起来是超越你的能 力才行。你大可不必担心真的如此,只要你能运用我们所说的阅读技巧,没有一 本书能逃开你的掌握。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的技巧可以一下子像变魔术一样让 你达到目标。无论你多么努力,总会有些书是跑在你前面的。事实上,这些书就 是你要找的书,因为它们能让你变成一个更有技巧的读者。 有些读者会有错误的观念,以为那些书——对读者的阅读技巧不断提出挑战的书 籍——都是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中的书。结果一般人都相信,对大多数读者来说, 只有科学作品,或是哲学作品才是这种书。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已经说过, 伟大的科学作品比一些非科学的书籍还要容易阅读,因为这些科学作者很仔细地 想要跟你达成共识,帮你找出关键主旨,同时还把论述说明清楚。在文学作品中, 找不到这样的帮助,所以长期来说,那些书才是要求最多、最难读的书。譬如从 许多方面来说,荷马的书就比牛顿的书难读——尽管你在第一次读的时候,可能 对荷马的体会较多。荷马之所以难读,是因为他所处理的主题是很难写好的东西。 熟悉的领域中的书。结果一般人都相信,对大多数读者来说,只有科学作品,或 是哲学作品才是这种书。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我们已经说过,伟大的科学作品比 一些非科学的书籍还要容易阅读,因为这些科学作者很仔细地想要跟你达成共 识,帮你找出关键主旨,同时还把论述说明清楚。在文学作品中,找不到这样的 帮助,所以长期来说,那些书才是要求最多、最难读的书。譬如从许多方面来说, 荷马的书就比牛顿的书难读——尽管你在第一次读的时候,可能对荷马的体会较 多。荷马之所以难读,是因为他所处理的主题是很难写好的东西。 读一本好书,却会让你的努力有所回报。最好的书对你的回馈也最多。当然,这 样的回馈分成两种: 第一,当你成功地阅读了一本难读的好书之后,你的阅读技巧必然增进了。第二 ——长期来说这一点更重要——一本好书能教你了解这个世界以及你自己。你不 只更懂得如何读得更好,还更懂得生命。你变得更有智慧,而不只是更有知识—— 像只提供讯息的书所形成的那样。你会成为一位智者,对人类生命中永恒的真理 有更深刻的体认。 毕竟,人间有许多问题是没有解决方案的。一些人与人之间,或人与非人世界之 间的关系,谁也不能下定论这不光在科学与哲学的领域中是如此,因为关于自然 与其定律,存在与演变,谁都还没有,也永远不可能达到最终的理解,就是在一 些我们熟悉的日常事物,诸如男人与女人,父母与孩子,或上帝与人之间的关系, 也都如此。这事你不能想太多,也想不好。伟大的经典就是在帮助你把这些问题 想得更清楚一点,因为这些书的作者都是比一般人思想更深刻的人。 (摘编自艾德勒、范多伦《如何阅读一本书》) 7.下列不能作为“阅读超越你头脑的书”的原因的一项是(3 分) A.阅读超越你头脑的书能使你增长心智。 B.阅读超越你头脑的书能使你分辨出哪些书有益。 C.阅读超越你头脑的书能把你变成一个更好的阅读者。 D.阅读超越你头脑的书能使你提升阅读能力。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如果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将来离开学校去做事,就要被恶习惯引诱。 B.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技巧,所有的书都会在你的掌握之中,都能被你读懂
C.文学作品比科学作品和哲学作品难读,是因为文学作品的主题往往是很难写好 的 D.不光在科学与哲学领域,就是在日常生活领域,也都存在人类无法最终理解的 问题。 9.概括两则材料所指出的读书作用分别是什么。(4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3题。(20分) 条绳索 【秘鲁】弗朗西斯科·埃斯卡特 胡安发现了一条从天上垂下来的绳索。 那条长得令人难以置信的绳索一直往上延伸,延伸,直至消失在冬日的云层里, 胡安一边看看它一边想身边没有人会相信他看到的这一幕。 这孩子太孤独,出现幻觉了。”听到胡安的故事,他姑姑会这么说。“应该带 他去看心理医生! 最后她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于是胡安一直跑回了家,看见他爸爸正坐在门口的那段老树干上。“有一条绳子 从天上垂下来!” 胡安喊道。 父亲沉默地看了他一眼,好像胡安说的是一种奇怪的无法理解的方言。 胡安痛恨没有人认真地对待这件事,然而他已经习惯了,人们总是把他当成一个 小孩子,尽管他都快十岁了,在大草原上可以骑着自行车到处来去。都快十岁了, 在大草原上可以骑着自行车到处来去。 爸爸,你得看看,我发现的那条绳子非常粗大,我一个人没法把它运回家。” 胡安试着用父亲的语言表达,想让他别再像平时那样用轻蔑的表情看着自己。 “请您跟我来一下吧,爸爸,就一会儿。”胡安哀求道 但这仍是徒劳,父亲不喜欢胡安求他玩耍,就像不喜欢玩耍本身,于是那孩子决 定再次消失,重新向发现那条绳索的地方跑去。 他很快又看到了它,在大草原中央,纹丝不动,风吹拂着,但那条绳索仍定定地 悬在那里,并不是绷紧了,只是静静的。胡安看了它一会儿,又向天上望去,寻 找一种解释,但是同样一无所获,这时他想到直到现在他还没有碰过那条绳索, 就决定碰碰看,好证明那是真实的,而不仅仅是种幻觉,或是海市昼楼,就像那 些在沙漠里迷路的旅行者所看到的。 胡安重新看了一下绳索,决定走过去但因为某种原因,他,又想起了搂着绳索渴 死的旅行来,不敢向前走一步。考虑了几秒钟后,他吸了一口气,向前迈出了第 步,然后,又一步,直到剩下不到一米的距离,他伸出胳膊,用指尖轻轻地碰 了一下绳索。“很软”。他想。 胡安决定拉一下那条绳索。他用双手抓住绳索,使劲向下一拉,但是什么也没发 生,绳索顶住了他的全部力量,于是他决定全身吊上去,他助跑,牢牢地接着绳 索纵身一跳,就像一个九岁的人猿泰山一样吊在了绳索上。 胡安想起了一个小孩和三颗菜豆的故事,那个小孩在他家院子里种下了三颗菜 豆,最后菜豆长成了一颗巨大的爬蔓植物,一直长到了天上,那孩子顺着它爬上 去,在顶端发现了一座城堡,里面满是财宝。但是真的是菜豆吗?菜豆不会长成 爬蔓植物呀,真是个奇怪的故事… 胡安学校的作业本上总是写满了老师的评语,说他是个非常不专心的孩子,喜欢 在课堂上想入非非。现在胡安可给了所有那些老师一个理由了,在他眼前出现了
C.文学作品比科学作品和哲学作品难读,是因为文学作品的主题往往是很难写好 的。 D.不光在科学与哲学领域,就是在日常生活领域,也都存在人类无法最终理解的 问题。 9.概括两则材料所指出的读书作用分别是什么。(4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3 题。(20 分) 一条绳索 【秘鲁】弗朗西斯科·埃斯卡特 胡安发现了一条从天上垂下来的绳索。 那条长得令人难以置信的绳索一直往上延伸,延伸,直至消失在冬日的云层里, 胡安一边看看它一边想身边没有人会相信他看到的这一幕。 “这孩子太孤独,出现幻觉了。”听到胡安的故事,他姑姑会这么说。“应该带 他去看心理医生!” 最后她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于是胡安一直跑回了家,看见他爸爸正坐在门口的那段老树干上。“有一条绳子 从天上垂下来!” 胡安喊道。 父亲沉默地看了他一眼,好像胡安说的是一种奇怪的无法理解的方言。 胡安痛恨没有人认真地对待这件事,然而他已经习惯了,人们总是把他当成一个 小孩子,尽管他都快十岁了,在大草原上可以骑着自行车到处来去。都快十岁了, 在大草原上可以骑着自行车到处来去。 “爸爸,你得看看,我发现的那条绳子非常粗大,我一个人没法把它运回家。” 胡安试着用父亲的语言表达,想让他别再像平时那样用轻蔑的表情看着自己。 “请您跟我来一下吧,爸爸,就一会儿。”胡安哀求道。 但这仍是徒劳,父亲不喜欢胡安求他玩耍,就像不喜欢玩耍本身,于是那孩子决 定再次消失,重新向发现那条绳索的地方跑去。 他很快又看到了它,在大草原中央,纹丝不动,风吹拂着,但那条绳索仍定定地 悬在那里,并不是绷紧了,只是静静的。胡安看了它一会儿,又向天上望去,寻 找一种解释,但是同样一无所获,这时他想到直到现在他还没有碰过那条绳索, 就决定碰碰看,好证明那是真实的,而不仅仅是种幻觉,或是海市昼楼,就像那 些在沙漠里迷路的旅行者所看到的。 胡安重新看了一下绳索,决定走过去但因为某种原因,他,又想起了搂着绳索渴 死的旅行来,不敢向前走一步。考虑了几秒钟后,他吸了一口气,向前迈出了第 一步,然后,又一步,直到剩下不到一米的距离,他伸出胳膊,用指尖轻轻地碰 了一下绳索。“很软”。他想。 胡安决定拉一下那条绳索。他用双手抓住绳索,使劲向下一拉,但是什么也没发 生,绳索顶住了他的全部力量,于是他决定全身吊上去,他助跑,牢牢地接着绳 索纵身一跳,就像一个九岁的人猿泰山一样吊在了绳索上。 胡安想起了一个小孩和三颗菜豆的故事,那个小孩在他家院子里种下了三颗菜 豆,最后菜豆长成了一颗巨大的爬蔓植物,一直长到了天上,那孩子顺着它爬上 去,在顶端发现了一座城堡,里面满是财宝。但是真的是菜豆吗?菜豆不会长成 爬蔓植物呀,真是个奇怪的故事…… 胡安学校的作业本上总是写满了老师的评语,说他是个非常不专心的孩子,喜欢 在课堂上想入非非。现在胡安可给了所有那些老师一个理由了,在他眼前出现了
条悬空的神奇的绳索。“我应该爬上去,我得看看这是什么。”他这样想着, 开始攀着绳索向上爬 胡安爬到了十米高的时候,就害怕得不敢继续了,但是也没有勇气松开手,于是 就停在了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办,他的小手很疼,胳膊开始颤抖,他决定慢慢地 滑到地面上去,然后从家里随便找个人来,让他看看这条绳索。但是他刚准备动 就感到绳索开始下降。 突然,从很高的地方传来一声:砰……胡安一下子掉在了地面上,绳索开始往他 身上落,好像终于从固定它的地方松开了。 绳索不停地往胡安身上落,把胡安埋在里面形成了一座小山;胡安绝望地挪动着 胳膊,这时他,感到绳索湿透了……他终于从里面钻了出来,一溜烟跑回了家 父母不想听胡安解释,他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开始下着细雨;一顿惩罚后, 他上楼回到自己的房间,透过窗户看着雨,无法讲述自己的奇遇。雨不停地下了 三天三夜,胡安的父母决定停止度假回城去;胡安无法回到发现绳索的地方了 全家人都监视着他,同时全家人都受够了那场绵绵不绝的雨。似乎所有人都认为 他是那场雨的罪魁祸首… 在绳索落地的地方,大雨形成了一个湖;随着时间的流逝,湖带来了植物,植物 引来了动物,大草原变成了一个山谷;七十年后,那个被称为“拉坎提亚”的山 谷里的湖成了当地河鳟最多的地方。最近一次我去那里,一边和孩子们在湖里游 玩,一边与好几个钓鱼爱好者和渔夫一起钓着河鳟。但是一些东西引起了我的注 意,湖里的所有小艇上只有一个人没有在垂钓,那是一个老人,他看着在这沁凉 的湖水,似乎在思念着什么,看了他好一会儿,我禁不住好奇心驱使,上前问他 在找什么。 我的绳子。”他回答道 (《译林》2010年第2期,有删改) 10.这篇小说的叙事角度前后有什么不一致?请你谈谈作者这样处理的用意。(4 分) 11.赏析文中划线语段。(5分) 12.文中插入了“三颗菜豆”的童话以及胡安平时在学校的表现,这一插叙有何 作用。(5分) 13.这篇小说体现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小说风格,请你列举文中各有哪些“魔 幻”与“现实”的内容,并就此谈谈你对小说主题的理解。(6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20分) 《天工开物》序 【明】宋应星 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事物而既万矣, 必待口授目成而后识之,其与几何?万事万物之中,其无益生人与有益者,各载 其半;世有聪明博物者,稠人推焉。乃枣梨之花未赏,而臆度楚萍;釜之范鲜经, 而侈谈莒鼎画工好图鬼魅而恶犬马,即郑侨、晋华,岂足为烈哉? 幸生圣明极盛之世,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徼官商,横游蓟北。为方万里中, 何事何物,不可见见闻闻。若为士而生南宋之季,其视燕、秦方物,已成夷产; 从互市而得裘帽,何殊肃慎之矢也。且夫王孙帝子,生长深宫,御厨玉粒正香, 而欲观耒(耒吕);尚宫锦衣方剪,而想象机丝。当斯时也,披图一观,如获重 宝矣!年来著书一种,名曰《天工开物》。伤哉贫也!欲购奇考证而乏洛下之资
一条悬空的神奇的绳索。“我应该爬上去,我得看看这是什么。”他这样想着, 开始攀着绳索向上爬。 胡安爬到了十米高的时候,就害怕得不敢继续了,但是也没有勇气松开手,于是 就停在了那里,不知道该怎么办,他的小手很疼,胳膊开始颤抖,他决定慢慢地 滑到地面上去,然后从家里随便找个人来,让他看看这条绳索。但是他刚准备动 一下,就感到绳索开始下降。 突然,从很高的地方传来一声:砰……胡安一下子掉在了地面上,绳索开始往他 身上落,好像终于从固定它的地方松开了。 绳索不停地往胡安身上落,把胡安埋在里面形成了一座小山;胡安绝望地挪动着 胳膊,这时他,感到绳索湿透了……他终于从里面钻了出来,一溜烟跑回了家。 父母不想听胡安解释,他到家的时候天已经黑了,开始下着细雨;一顿惩罚后, 他上楼回到自己的房间,透过窗户看着雨,无法讲述自己的奇遇。雨不停地下了 三天三夜,胡安的父母决定停止度假回城去;胡安无法回到发现绳索的地方了, 全家人都监视着他,同时全家人都受够了那场绵绵不绝的雨。似乎所有人都认为 他是那场雨的罪魁祸首…… 在绳索落地的地方,大雨形成了一个湖;随着时间的流逝,湖带来了植物,植物 引来了动物,大草原变成了一个山谷;七十年后,那个被称为“拉坎提亚”的山 谷里的湖成了当地河鳟最多的地方。最近一次我去那里,一边和孩子们在湖里游 玩,一边与好几个钓鱼爱好者和渔夫一起钓着河鳟。但是一些东西引起了我的注 意,湖里的所有小艇上只有一个人没有在垂钓,那是一个老人,他看着在这沁凉 的湖水,似乎在思念着什么,看了他好一会儿,我禁不住好奇心驱使,上前问他 在找什么。 “我的绳子。”他回答道。 (《译林》2010 年第 2 期,有删改) 10.这篇小说的叙事角度前后有什么不一致?请你谈谈作者这样处理的用意。(4 分) 11.赏析文中划线语段。(5 分) 12.文中插入了“三颗菜豆”的童话以及胡安平时在学校的表现,这一插叙有何 作用。(5 分) 13.这篇小说体现了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小说风格,请你列举文中各有哪些“魔 幻”与“现实”的内容,并就此谈谈你对小说主题的理解。(6 分)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 4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4-18 题。(20 分) 《天工开物》序 【明】宋应星 天覆地载,物数号万,而事亦因之,曲成而不遗,岂人力也哉?事物而既万矣, 必待口授目成而后识之,其与几何?万事万物之中,其无益生人与有益者,各载 其半;世有聪明博物者,稠人推焉。乃枣梨之花未赏,而臆度楚萍;釜之范鲜经, 而侈谈莒鼎画工好图鬼魅而恶犬马,即郑侨、晋华,岂足为烈哉? 幸生圣明极盛之世,滇南车马,纵贯辽阳;岭徼官商,横游蓟北。为方万里中, 何事何物,不可见见闻闻。若为士而生南宋之季,其视燕、秦方物,已成夷产; 从互市而得裘帽,何殊肃慎之矢也。且夫王孙帝子,生长深宫,御厨玉粒正香, 而欲观耒(耒吕);尚宫锦衣方剪,而想象机丝。当斯时也,披图一观,如获重 宝矣!年来著书一种,名曰《天工开物》。伤哉贫也!欲购奇考证而乏洛下之资
欲招致同人商略赝真而缺陈思之馆随其孤陋见闻藏诸方寸而写之岂有当哉?吾 友涂伯聚先生,诚意动天,心灵格物,凡古今一言之嘉,寸长可取,必勤勤恳恳 而契合焉。昨岁《画音归正》,由先生而授梓;兹有复命,复取此卷而继起为之, 其亦凤缘之所召哉!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观众”“乐律”二卷, 其道太精,自揣非吾事,故临梓删去。丐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于功名进取, 毫不相关也。 时崇祯丁丑孟夏月,奉新宋应星书于家食之问堂。 (选自《天工开物》) 朝的张华,编篡有中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博物志》。肃慎:先秦古国名 【注释】楚萍:楚国的浮萍。苔鼎:苔国的铜鼎。郑侨:郑国的子产。晋华: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稠人推焉稠人:众人 B.釜之范鲜经范:模样 C.由先生而授梓授梓:付印 D.丐大业文人丐:希望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世有聪明博物者 客有吹洞萧者 B.而乏洛下之资 不知老之将至 C.其亦凤缘之所召哉 重为乡党所笑 D.必勤勤恳恳而契合焉 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作者认为,画图的人喜欢画未曾见过的鬼魅,而厌恶画实有其物的犬马,因为 人们喜欢追求谈论一些虚无缥缈的事物而不愿了解具体实际的东西 B.作者认为要了解世上的万物,一般都要通过别人的讲述或自己亲眼见到才能实 现,而《天工开物》则用书本的方式为人们了解事物开辟了新的途径 C.作者指出本书是以“贵五谷而贱金玉”的次序编写,且本书讨论的尽是与功名 进取毫无关系的事物,表达了作者对科举制度的不满。 D.作者说明本书是他在困苦的条件下写出的,没有条件做充分考证,仅凭自己的 孤陋寡闻而写之,难免有不当之处,体现了审慎的科学态度。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分) 欲购奇考证而乏洛下之资欲招致同人商略赝真而缺陈思之馆随其孤陋见闻藏诸 方寸而写之岂有当哉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1)若为士而生南宋之季,其视燕、秦方物,已成夷产:从互市而得裘帽,何 殊肃慎之矢也?5分) (2)当斯时也,披图一观,如获重宝矣!(3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9-20题。(8分) 满江红·金陵怀古 〈元)萨都剌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王谢堂前双燕子, 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歌残秋露冷, 胭脂井坏寒董泣。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 【注】玉树:陈后主所制艳曲《玉树后庭花》,历来被认为是亡国之音。胭脂井 陈后主躲隋兵于此井,又名辱井。寒蟹:古书上说的一种蝉
欲招致同人商略赝真而缺陈思之馆随其孤陋见闻藏诸方寸而写之岂有当哉?吾 友涂伯聚先生,诚意动天,心灵格物,凡古今一言之嘉,寸长可取,必勤勤恳恳 而契合焉。昨岁《画音归正》,由先生而授梓;兹有复命,复取此卷而继起为之, 其亦凤缘之所召哉!卷分前后,乃贵五谷而贱金玉之义,“观众”“乐律”二卷, 其道太精,自揣非吾事,故临梓删去。丐大业文人,弃掷案头,此书于功名进取, 毫不相关也。 时崇祯丁丑孟夏月,奉新宋应星书于家食之问堂。 (选自《天工开物》) 【注释】楚萍:楚国的浮萍。苔鼎:苔国的铜鼎。郑侨:郑国的子产。晋华:晋 朝的张华,编篡有中国第一部博物学著作《博物志》。肃慎:先秦古国名。 1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稠人推焉 稠人:众人 B.釜之范鲜经 范:模样 C.由先生而授梓 授梓:付印 D.丐大业文人 丐:希望 1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 分) A.世有聪明博物者 客有吹洞萧者 B.而乏洛下之资 不知老之将至 C.其亦凤缘之所召哉 重为乡党所笑 D.必勤勤恳恳而契合焉 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 1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作者认为,画图的人喜欢画未曾见过的鬼魅,而厌恶画实有其物的犬马,因为 人们喜欢追求谈论一些虚无缥缈的事物而不愿了解具体实际的东西。 B.作者认为要了解世上的万物,一般都要通过别人的讲述或自己亲眼见到才能实 现,而《天工开物》则用书本的方式为人们了解事物开辟了新的途径。 C.作者指出本书是以“贵五谷而贱金玉”的次序编写,且本书讨论的尽是与功名 进取毫无关系的事物,表达了作者对科举制度的不满。 D.作者说明本书是他在困苦的条件下写出的,没有条件做充分考证,仅凭自己的 孤陋寡闻而写之,难免有不当之处,体现了审慎的科学态度。 17.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3 分) 欲购奇考证而乏洛下之资欲招致同人商略赝真而缺陈思之馆随其孤陋见闻藏诸 方寸而写之岂有当哉 1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 分) (1)若为士而生南宋之季,其视燕、秦方物,已成夷产:从互市而得裘帽,何 殊肃慎之矢也?5 分) (2)当斯时也,披图一观,如获重宝矣!(3 分)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 19-20 题。(8 分) 满江红·金陵怀古 〈元)萨都剌 六代豪华,春去也、更无消息。空怅望,山川形胜,已非畴昔。王谢堂前双燕子, 乌衣巷口曾相识。听夜深、寂寞打孤城,春潮急。 思往事,愁如织。怀故国,空陈迹。但荒烟衰草,乱鸦斜日。玉树歌残秋露冷, 胭脂井坏寒螀泣。到如今、只有蒋山青,秦淮碧! 【注】玉树:陈后主所制艳曲《玉树后庭花》,历来被认为是亡国之音。胭脂井: 陈后主躲隋兵于此井,又名辱井。寒螀:古书上说的一种蝉
19.下阕“故国”呼应上阕 ,点出了诗人“愁如织”的原因。(2 分) 20.简要赏析上阕的对比艺术。(6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21-22题。(6分)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 也篇》) 子击磬于卫,有荷篑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 哉,砼砼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论语·宪问篇》 21.在孔子看来,“知者”的主要特点是,“仁者”的主要特点是。(2分) 22.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文中的“荷篑者”是“知者”还是“仁者”,为什么 (4分) (四)古诗文默写。(6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3小题)(6分) (1)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论语》 (2) 则芥为之舟; 水浅而舟大也。(庄子《逍 遥游》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舟, (苏轼《赤壁赋》) (4)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李白 《蜀道难》) (5)柔情似水 忍顾鹊桥归路。 ,又岂在朝朝 暮暮。(秦观《浣溪沙》) 四、作文(60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中国从孔子时代起就强调子女要“孝顺”父母,在父母面前永远保持发自内心的 和颜悦色。中国子女成年自立后往往和原生家庭依然有着密切的联系,父母往往 也习惯于为子女的人生作出规划,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一般比较亲近。 西方自雅典城邦时代起,他们的伦理和文化就是以个人为本位的,父母与子女之 间没有孝顺的概念,只有“友爱”的说法。子女成年之后即离开父母建立自己的 生活体系,父母也从不对子女的将来做过多的干涉或过分的帮助,子女与父母之 间的关系比较松散而平等。 作为一名即将成年的高三学子,你有什么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 【注意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800字 不得抄袭、套作 语文参考答案 1.A(B.劲(jing)C.“蛰伏”,“片”(pin)D.翘(qiao)楚) 2.C(“包涵”应为“包容”或“包含”) 3.A(“飞天………,或立或坐或卧”应为“飞天……或立或坐或卧”)
19.下阕“故国”呼应上阕 ,点出了诗人“愁如织”的原因。(2 分) 20.简要赏析上阕的对比艺术。(6 分)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 21-22 题。(6 分)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雍 也篇》) 子击磬于卫,有荷篑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既而曰:“鄙 哉,硁硁乎,莫己知也,斯己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论语·宪问篇》) 21.在孔子看来,“知者”的主要特点是,“仁者”的主要特点是。(2 分) 22.结合上述材料,你认为文中的“荷篑者”是“知者”还是“仁者”,为什么? (4 分) (四)古诗文默写。(6 分) 23.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只选 3 小题)(6 分) (1)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 。(《论语》 (2) ,则芥为之舟; ,水浅而舟大也。(庄子《逍 遥游》) (3)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驾一叶之扁舟, 。 (苏轼《赤壁赋》) (4)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 。(李白 《蜀道难》) (5)柔情似水, ,忍顾鹊桥归路。 ,又岂在朝朝 暮暮。(秦观《浣溪沙》) 四、作文(60 分) 24.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 分) 中国从孔子时代起就强调子女要“孝顺”父母,在父母面前永远保持发自内心的 和颜悦色。中国子女成年自立后往往和原生家庭依然有着密切的联系,父母往往 也习惯于为子女的人生作出规划,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一般比较亲近。 西方自雅典城邦时代起,他们的伦理和文化就是以个人为本位的,父母与子女之 间没有孝顺的概念,只有“友爱”的说法。子女成年之后即离开父母建立自己的 生活体系,父母也从不对子女的将来做过多的干涉或过分的帮助,子女与父母之 间的关系比较松散而平等。 作为一名即将成年的高三学子,你有什么体验和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文 章。 【注意】 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不得少于 800 字。 不得抄袭、套作。 语文参考答案 1.A(B.劲(jìng)C.“蛰伏”,“片”(piàn)D.翘(qiáo)楚) 2.C(“包涵”应为“包容”或“包含”) 3.A(“飞天……,或立或坐或卧”应为“飞天……或立或坐或卧”)
4.B(A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因为”移到句首C.后半句滥用介词,主语残缺, 去掉“由于”或“使”。D.句式杂糅,可改为“新开辟了65条国际航线,这些 航线可以直飞……地区”) 5.如果它藏书丰富却杂乱无章浙江高考墙 如果一个人拥有大量的知识 只有那些经过深思熟虑的东西才能成为他的真知 6.(1)示例:风雪求学路冰雪中绽放的梦想冰冷风霜路,炽热求学心 (2)示例:“冰花男孩”步行一个多小时上学,冻得头上结满了冰花,脸颊通 红,却依然坚持梦想。我们中的大多数人生活、学习条件都比“冰花男孩”好, 更应以他为榜样,学习他勤奋好学、不畏艰难的精神。(评分参考:一要评论材 料,二要联系现实;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亦可) 7.B(结合材料二第一段可以看出来) 8.D(A项材料一第二段,“没有一种正常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 的心神的东西”,不能等同于“没有养成读书习惯”,“说不定要”也不同于 “就要”,把或然变成了必然;B项材料二第二段,“只要你能运用我们所说的 阅读技巧,没有一本书能逃开你的掌握”,“掌握”不能等同于“读懂”;C项 材料二第三段,“伟大的科学作品比一些非科学的书籍还要容易阅读,因为这些 科学作者很仔细地想要跟你达成共识,帮你找出关键主旨,同时还把论述说明清 楚。在文学作品中,找不到这样的帮助,所以长期来说,那些书才是要求最多 最难读的书”,同时还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主题难写好是针对荷马而不是所有 的文学作品。) 9.材料一:读书能让人寻出某种人生趣味,提升抵抗引诱的能力。材料二:读 书能提升阅读技巧,増进人们对世界与自身的了解。(针对两段材料,意思对即 可) 10.前面是全知视角(上帝俯瞰),后两段是有限视角(凡人眼光)。(2分) 视角的转换使得故事既有魔幻性又有现实性。(2分) 11.运用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和比喻手法(每种手法各1分),生 动形象地表现了胡安见到绳索时恐惧又好奇的心理(1分),并终于在好奇心的 激发下尝试付诸行动的情形(1分)。(意思对即可) 12.丰富文章内容,更增添了文章的魔幻性。舒缓了文章的情节进程,使小说跌 宕起伏。突出了胡安富有想象力的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具普遍性。将成人对想象 力的态度与孩童进行对比,凸显主题。(答到一点给2分,答到两点给4分,答 到三点给5分) 13.魔幻的内容:一条从天而降的绳子;绳子落下将胡安埋在里面:绳子落下的 地方形成了一个湖泊。(写出两点即得2分) 现实的内容:发现绳子后胡安内心的反应;成年人对胡安的态度;胡安爬绳子的 细节;多年后形成的那个湖的环境。(写出两点即得2分) 小说主题:通过讲述一个外表魔幻,内在真实的故事,表达了对孩童好奇心与想 象力的珍视与推崇,以及对成人世界扼杀孩童好奇心与想象力的控诉。(2分) 14.D(丐:请求,乞求) 15.D(连词,表修饰。A.……的人/定语后置标志。B.的/取消句子独立性。C 放在动词前构成“所”字结构/为……所,表被动) 16.C(表达了作者对科举制度的不满,无中生有)
4.B(A 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因为”移到句首 C.后半句滥用介词,主语残缺, 去掉“由于”或“使”。D.句式杂糅,可改为“新开辟了 65 条国际航线,这些 航线可以直飞……地区”) 5.如果它藏书丰富却杂乱无章浙江高考墙 如果一个人拥有大量的知识 只有那些经过深思熟虑的东西才能成为他的真知 6.(1)示例:风雪求学路冰雪中绽放的梦想冰冷风霜路,炽热求学心 (2)示例:“冰花男孩”步行一个多小时上学,冻得头上结满了冰花,脸颊通 红,却依然坚持梦想。我们中的大多数人生活、学习条件都比“冰花男孩”好, 更应以他为榜样,学习他勤奋好学、不畏艰难的精神。(评分参考:一要评论材 料,二要联系现实;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亦可) 7.B(结合材料二第一段可以看出来) 8.D(A 项材料一第二段,“没有一种正常嗜好,没有一种在闲暇时可以寄托你 的心神的东西”,不能等同于“没有养成读书习惯”,“说不定要”也不同于 “就要”,把或然变成了必然;B 项材料二第二段,“只要你能运用我们所说的 阅读技巧,没有一本书能逃开你的掌握”,“掌握”不能等同于“读懂”;C 项 材料二第三段,“伟大的科学作品比一些非科学的书籍还要容易阅读,因为这些 科学作者很仔细地想要跟你达成共识,帮你找出关键主旨,同时还把论述说明清 楚。在文学作品中,找不到这样的帮助,所以长期来说,那些书才是要求最多, 最难读的书”,同时还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主题难写好是针对荷马而不是所有 的文学作品。) 9.材料一:读书能让人寻出某种人生趣味,提升抵抗引诱的能力。材料二:读 书能提升阅读技巧,增进人们对世界与自身的了解。(针对两段材料,意思对即 可) 10.前面是全知视角(上帝俯瞰),后两段是有限视角(凡人眼光)。(2 分) 视角的转换使得故事既有魔幻性又有现实性。(2 分) 11.运用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和比喻手法(每种手法各 1 分),生 动形象地表现了胡安见到绳索时恐惧又好奇的心理(1 分),并终于在好奇心的 激发下尝试付诸行动的情形(1 分)。(意思对即可) 12.丰富文章内容,更增添了文章的魔幻性。舒缓了文章的情节进程,使小说跌 宕起伏。突出了胡安富有想象力的特点,使人物形象更具普遍性。将成人对想象 力的态度与孩童进行对比,凸显主题。(答到一点给 2 分,答到两点给 4 分,答 到三点给 5 分) 13.魔幻的内容:一条从天而降的绳子;绳子落下将胡安埋在里面;绳子落下的 地方形成了一个湖泊。(写出两点即得 2 分) 现实的内容:发现绳子后胡安内心的反应;成年人对胡安的态度;胡安爬绳子的 细节;多年后形成的那个湖的环境。(写出两点即得 2 分) 小说主题:通过讲述一个外表魔幻,内在真实的故事,表达了对孩童好奇心与想 象力的珍视与推崇,以及对成人世界扼杀孩童好奇心与想象力的控诉。(2 分) 14.D(丐:请求,乞求) 15.D(连词,表修饰。A.……的人/定语后置标志。B.的/取消句子独立性。C. 放在动词前构成“所”字结构/为……所,表被动) 16.C(表达了作者对科举制度的不满,无中生有)
17.欲购奇考证/而乏洛下之资/欲招致同人//商略赝真/而缺陈思之馆/随其孤陋 见闻/藏诸方寸而写之/岂有当哉?(断对一处给0.5分,断错一处扣0.5分, “//”为可断可不断。) 18.(1)如果士人生在南宋末年,他们会把河北、陕西的土产,看成外国的产 品;与外国通商所换得的皮裘、帽子,和(古代得到)肃慎国(进贡)的弓矢, 又有什么不同呢?(“季”“视”“殊”各1分,反问语气1分,大意1分) (2)在这个时候,打开图册一看,就像获得至宝一样啊!(“斯”“披”各1 分,大意1分) 19.六代豪华(2分) 20.将历史上六代的豪华与今日的了无踪迹构成对比;将山川形胜依旧与人事已 非从前构成对比;化用典故,王谢堂、乌衣巷的今昔构成对比:将春潮急涌之动 与孤城寂寞之静构成对比。(上述对比中答到一点给2分,答到任意两点即给4 分)多重对比,虚实相对,层层推进,委婉地抒发了诗人金陵怀古时油然而生的 昔盛今衰、世事无常的悲愁。(2分) 21.灵动(1分,意思对即可)沉稳(1分,意思对即可) 22.是知者。(1分)他能从孔子琴声中听出言外之意,可见是一个知者;从文 中他主张的“深则厉、浅则揭”可知,他是一个通权达变之人。(答出一点给 1分,答出两点给3分) 23.(6分) (1)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置杯焉则胶 (3)侣鱼虾而友麋鹿举匏尊以相属 (4)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5)佳期如梦两情若是久长时 24.参照《2018年浙江省高考评分标准》评分,基准分44分。 写作提示: 写议论文重在辩证思维,若赞同中国式子女与父母的关系,则需把西方式子女与 父母的关系作为对比点深入阐述;反之亦然。也可评述两种关系各自的优点或缺 点 写记叙文则需有相关的生活情境、具体的生活事件和深度的情感体验,并渗透对 中西伦理文化的认知和态度。 【参考译文】 上天覆盖之下,大地承载之上,物种称得上有万种之多,而万事万物随机变化, 成为各种形态,而一点也没有遗漏,难道是人力造成的吗?事物已经有上万种了, 如果等到别人的口头讲述和自己亲眼见到然后了解它们,又能知道多少呢?万事 万物之中,对人生没有好处和有好处的,各占一半;世上有聪明博通事物的人, 必为众人推崇。但是有的人连交梨、火枣都没有看过,就想揣度楚王得萍的吉凶; 连釜的模样都没有见过,就想大谈莒鼎的真假。画图的人喜欢画未曾见过的鬼魅, 而讨厌画实有其物的犬马,那么就算是郑国的子产、晋朝的张华,又有什么值得 称美的呢? 幸运地生在圣明强盛的时代,西南地区云南的车马,可以直通东北的辽阳:岭南 边地的游宦和商人,可以横游河北一带。在这万里的区域内,有什么事物不能耳 闻目见呢?如果士人生在南宋末年,他们会把河北、陕西的土产,看成外国的产 品;与外国通商所换得的皮裘、帽子,和古代得到肃慎国进贡的弓矢,又有什么
17.欲购奇考证/而乏洛下之资/欲招致同人//商略赝真/而缺陈思之馆/随其孤陋 见闻/藏诸方寸而写之/岂有当哉?(断对一处给 0.5 分,断错一处扣 0.5 分, “//”为可断可不断。) 18.(1)如果士人生在南宋末年,他们会把河北、陕西的土产,看成外国的产 品;与外国通商所换得的皮裘、帽子,和(古代得到)肃慎国(进贡)的弓矢, 又有什么不同呢?(“季”“视”“殊”各 1 分,反问语气 1 分,大意 1 分) (2)在这个时候,打开图册一看,就像获得至宝一样啊!(“斯”“披”各 1 分,大意 1 分) 19.六代豪华(2 分) 20.将历史上六代的豪华与今日的了无踪迹构成对比;将山川形胜依旧与人事已 非从前构成对比;化用典故,王谢堂、乌衣巷的今昔构成对比;将春潮急涌之动 与孤城寂寞之静构成对比。(上述对比中答到一点给 2 分,答到任意两点即给 4 分)多重对比,虚实相对,层层推进,委婉地抒发了诗人金陵怀古时油然而生的 昔盛今衰、世事无常的悲愁。(2 分) 21.灵动(1 分,意思对即可)沉稳(1 分,意思对即可) 22.是知者。(1 分)他能从孔子琴声中听出言外之意,可见是一个知者;从文 中他主张的“深则厉、浅则揭”可知,他是一个通权达变之人。(答出一点给 1 分,答出两点给 3 分) 23.(6 分) (1)往者不可谏 来者犹可追 (2)覆杯水于坳堂之上 置杯焉则胶 (3)侣鱼虾而友麋鹿 举匏尊以相属 (4)扪参历井仰胁息 以手抚膺坐长叹 (5)佳期如梦 两情若是久长时 24.参照《2018 年浙江省高考评分标准》评分,基准分 44 分。 写作提示: 写议论文重在辩证思维,若赞同中国式子女与父母的关系,则需把西方式子女与 父母的关系作为对比点深入阐述;反之亦然。也可评述两种关系各自的优点或缺 点。 写记叙文则需有相关的生活情境、具体的生活事件和深度的情感体验,并渗透对 中西伦理文化的认知和态度。 【参考译文】 上天覆盖之下,大地承载之上,物种称得上有万种之多,而万事万物随机变化, 成为各种形态,而一点也没有遗漏,难道是人力造成的吗?事物已经有上万种了, 如果等到别人的口头讲述和自己亲眼见到然后了解它们,又能知道多少呢?万事 万物之中,对人生没有好处和有好处的,各占一半;世上有聪明博通事物的人, 必为众人推崇。但是有的人连交梨、火枣都没有看过,就想揣度楚王得萍的吉凶; 连釜的模样都没有见过,就想大谈莒鼎的真假。画图的人喜欢画未曾见过的鬼魅, 而讨厌画实有其物的犬马,那么就算是郑国的子产、晋朝的张华,又有什么值得 称美的呢? 幸运地生在圣明强盛的时代,西南地区云南的车马,可以直通东北的辽阳;岭南 边地的游宦和商人,可以横游河北一带。在这万里的区域内,有什么事物不能耳 闻目见呢?如果士人生在南宋末年,他们会把河北、陕西的土产,看成外国的产 品;与外国通商所换得的皮裘、帽子,和古代得到肃慎国进贡的弓矢,又有什么
不同呢?而帝王的子孙,在深宫中长大,御厨里正飘着米饭的香味,却想观看种 田的农具;宫女正在剪裁华美的衣服,却想象着机杼织布的情形。在这个时候, 打开与这些相关的图案一看,不就像获得至宝一样吗?近年来写了一部书,名叫 《天工开物》。可惜家中太穷困了,想购买一些奇巧的东西用于考证,却缺乏钱 财;想要招集嗜好相同的朋友,讨论物品的真伪,却没有招待的馆舍。只能照着 藏在心中的孤陋见闻写出来,难道会很妥当吗?我的好友涂伯聚先生,诚意可以 感动上天,心智可以探知事理,凡是古往今来的简短嘉言,有一点可取的,一定 诚心诚意地照着去做。去年,我所写的《画音归正》,就由先生印刷;现在又有 吩咐,要接着印刷这一部书,这种情谊或许是前世因缘所带来的吧 本书分成前后两卷,是以五谷为贵而以金玉为贱的意思,“观象”、“乐律”两 卷,其中的启发过于精深,自量不是我能胜任的事,所以在将要印刷时,把它删 去。追求功名的文士,可以将此书丢弃在桌子上,因为这书和求取功名,一点关 系也没有。 明思宗崇祯十年(1637)四月,奉新宋应星写于家食之问堂
不同呢?而帝王的子孙,在深宫中长大,御厨里正飘着米饭的香味,却想观看种 田的农具;宫女正在剪裁华美的衣服,却想象着机杼织布的情形。在这个时候, 打开与这些相关的图案一看,不就像获得至宝一样吗?近年来写了一部书,名叫 《天工开物》。可惜家中太穷困了,想购买一些奇巧的东西用于考证,却缺乏钱 财;想要招集嗜好相同的朋友,讨论物品的真伪,却没有招待的馆舍。只能照着 藏在心中的孤陋见闻写出来,难道会很妥当吗?我的好友涂伯聚先生,诚意可以 感动上天,心智可以探知事理,凡是古往今来的简短嘉言,有一点可取的,一定 诚心诚意地照着去做。去年,我所写的《画音归正》,就由先生印刷;现在又有 吩咐,要接着印刷这一部书,这种情谊或许是前世因缘所带来的吧! 本书分成前后两卷,是以五谷为贵而以金玉为贱的意思,“观象”、“乐律”两 卷,其中的启发过于精深,自量不是我能胜任的事,所以在将要印刷时,把它删 去。追求功名的文士,可以将此书丢弃在桌子上,因为这书和求取功名,一点关 系也没有。 明思宗崇祯十年(1637)四月,奉新宋应星写于家食之问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