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规律规则原理 第一节规律规则原理概述 、规律 )规律内涵 规律,亦称法则,是事物发展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体现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基本秩序,也是同一类现象的本质关系或 本质之间的稳定联系,是千变万化的现象世界相对静止的内容。规律 具有客观、隐蔽、普遍、稳定、强制和适应等特性。 制约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五类:自然规律、社会规 律、经济规律、技术规律和环境规律。自从环境问题引起人类重视以 来,人们一直认为“环境问题的出现是人类活动违背自然规律的结 果”,人类在这一问题上的共识不亚于人类历史上的另外一个共识 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事实上,人类活动会改变环境的自然状况, 这种状况的改变往往又破坏了人与环境的和谐,但自然状态的改变并 不违背自然规律。例如,氮、磷负荷排入湖泊导致藻类疯长,造成水 质下降,而营养物质增加会促进藻类生长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又如, 人类砍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它损害了人与环境的和谐,而森林被 砍伐之后势必出现水土流失正是自然规律作用的结果。再如,人类向 大气排放氟里昂,诱发臭氧空洞,使地球失去了阻挡紫外线的天然屏 障,而氟里昂自进入大气之后直至臭氧层的破坏所经历的一切复杂过 程都不违背自然规律。 (二)规律的客观性 规律具有客观性,它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既不能人为创造, 也不能人为消灭。规律具有隐蔽性,通常隐藏于事物内部,不能为人 的感官所直接认识,只有当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时才能够把握 人们必须认识和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客 观规律的惩罚
第十章 规律规则原理 第一节 规律规则原理概述 一、规律 (一)规律内涵 规律,亦称法则,是事物发展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体现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基本秩序,也是同一类现象的本质关系或 本质之间的稳定联系,是千变万化的现象世界相对静止的内容。规律 具有客观、隐蔽、普遍、稳定、强制和适应等特性。 制约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规律可以概括为五类:自然规律、社会规 律、经济规律、技术规律和环境规律。自从环境问题引起人类重视以 来,人们一直认为“环境问题的出现是人类活动违背自然规律的结 果” ,人类在这一问题上的共识不亚于人类历史上的另外一个共识 “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事实上,人类活动会改变环境的自然状况, 这种状况的改变往往又破坏了人与环境的和谐,但自然状态的改变并 不违背自然规律。例如,氮、磷负荷排入湖泊导致藻类疯长,造成水 质下降,而营养物质增加会促进藻类生长是符合自然规律的。又如, 人类砍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 它损害了人与环境的和谐,而森林被 砍伐之后势必出现水土流失正是自然规律作用的结果。再如,人类向 大气排放氟里昂,诱发臭氧空洞,使地球失去了阻挡紫外线的天然屏 障,而氟里昂自进入大气之后直至臭氧层的破坏所经历的一切复杂过 程都不违背自然规律。 (二)规律的客观性 规律具有客观性,它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既不能人为创造, 也不能人为消灭。规律具有隐蔽性,通常隐藏于事物内部,不能为人 的感官所直接认识,只有当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时才能够把握。 人们必须认识和尊重客观规律,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否则就会受到客 观规律的惩罚
、规则 )规则的定义 规则是人为规定的、规范人类行为的伦理道德、规章制度、法律 条例、标准规范等的总和。 (二)规则分类 按照所规范的人类行为特征的不同,规则可以分为:社会规则、 经济规则、技术规则和环境规则四类。 社会规则:调节和规范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使人类社 会活动有序化的规则的总和,主要由风俗、习惯、时尚、道德、纪律、 法律、规章制度、宗教教义等组成 经济规则:规范人们经济关系和经济行为,使人类经济关系和经 济活动有序化的规则的总和,主要由生产关系、市场规范等组成 技术规则:规范人类技术行为的规则,主要有行业技术标准、产 品质量标准、工艺规范等 环境规则:规范人类环境行为的规则统称环境规则。 规律与规则 规则与规律都制约着人类的行为,彼此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规律决定规则,规则反映规律,一个正确的、合理的规则总是根 据客观规律制定的,是对客观规律的反映。 四、规律与规则原理 人类实践已反复证明,偏离规律的规则往往是事物发展的离心 力,背离规律的规则常常是发展的阻力,只有顺应规律的规则才是发 展的动力。例如,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计划经济体制偏离了 这一基本规律,制约了经济发展;而市场经济体制顺应这一规律,将 促进经济发展。我国近50年来先后实行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不 同经济体制的实践,充分证明了上述论断。从“谁污染、谁治理”和“谁 污染、谁付费”实践中也证明,后者是对环境规律的反映
二、规则 (一)规则的定义 规则是人为规定的、规范人类行为的伦理道德、规章制度、法律 条例、标准规范等的总和。 (二)规则分类 按照所规范的人类行为特征的不同,规则可以分为:社会规则、 经济规则、技术规则和环境规则四类。 社会规则:调节和规范人们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行为, 使人类社 会活动有序化的规则的总和,主要由风俗、习惯、时尚、道德、纪律、 法律、规章制度、宗教教义等组成。 经济规则:规范人们经济关系和经济行为,使人类经济关系和经 济活动有序化的规则的总和,主要由生产关系、市场规范等组成。 技术规则:规范人类技术行为的规则,主要有行业技术标准、产 品质量标准、工艺规范等; 环境规则:规范人类环境行为的规则统称环境规则。 三、规律与规则 规则与规律都制约着人类的行为,彼此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规律决定规则,规则反映规律,一个正确的、合理的规则总是根 据客观规律制定的,是对客观规律的反映。 四、规律与规则原理 人类实践已反复证明,偏离规律的规则往往是事物发展的离心 力,背离规律的规则常常是发展的阻力,只有顺应规律的规则才是发 展的动力。例如,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有效手段,计划经济体制偏离了 这一基本规律,制约了经济发展;而市场经济体制顺应这一规律,将 促进经济发展。我国近 50 年来先后实行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两种不 同经济体制的实践,充分证明了上述论断。从“谁污染、谁治理”和“谁 污染、谁付费”实践中也证明,后者是对环境规律的反映
第二节环境基准与环境质量标准 环境基准 )定义 环境基准是环境质量基准的简称,指环境中污染物对特定对象 (人或其它生物)不产生不良或有害影响的最大剂量(无作用剂量) 或浓度。例如,大气中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超过O.15mgm3时,对 人体健康就会产生有害影响,这个浓度值就称为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基 准。按照环境要素可分为:①大气质量基准;②水质量基准;③土壤 质量基准。一般无法律效应 (二)环境基准的研究 环境基准的研究有如下特点:①属于自然科学研究的范畴,研究 成果具有社会共享性;②一般耗资大、费时长,需要大量而细致的研 究工作;③结果具不确定性;④环境基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一般只 需研究主要的环境基准。组织和开展环境基准研究的主要是一些国际 卫生组织和发达国家的相关机构,如: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环保局等 二、环境质量标准 定义:为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 基于环境基准,结合社会经济、技术能力制定的控制环境中各类污染 物质浓度水平的限值。 主要包括:①水环境质量标准;②大气环境质量标准;③声环境 质量标准;④土壤环境质量标准;⑤其他环境质量标准 第三节环境技术规则 环境技术政策 能够节约资源、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包括清洁生产技术 污染控制技术和综合利用技术等环境污染防治技术。国家为指导全社 会在生产和生活中采用先进的环境技术所制定的对环境技术进行评 估、示范、推广和规范的相关政策
第二节 环境基准与环境质量标准 一、环境基准 (一)定义 环境基准是环境质量基准的简称,指环境中污染物对特定对象 (人或其它生物)不产生不良或有害影响的最大剂量(无作用剂量) 或浓度。例如,大气中二氧化硫年平均浓度超过 0.115mg/m3 时,对 人体健康就会产生有害影响,这个浓度值就称为大气中二氧化硫的基 准。按照环境要素可分为:①大气质量基准;②水质量基准;③土壤 质量基准。一般无法律效应。 (二)环境基准的研究 环境基准的研究有如下特点:①属于自然科学研究的范畴,研究 成果具有社会共享性;②一般耗资大、费时长,需要大量而细致的研 究工作;③结果具不确定性;④环境基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一般只 需研究主要的环境基准。组织和开展环境基准研究的主要是一些国际 卫生组织和发达国家的相关机构,如:世界卫生组织、美国环保局等。 二、环境质量标准 定义:为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良性循环和保障社会物质财富, 基于环境基准,结合社会经济、技术能力制定的控制环境中各类污染 物质浓度水平的限值。 主要包括:①水环境质量标准;②大气环境质量标准;③声环境 质量标准;④土壤环境质量标准;⑤其他环境质量标准。 第三节 环境技术规则 一、环境技术政策 能够节约资源、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包括清洁生产技术、 污染控制技术和综合利用技术等环境污染防治技术。国家为指导全社 会在生产和生活中采用先进的环境技术所制定的对环境技术进行评 估、示范、推广和规范的相关政策
环境标准 环境标准(也称环境保护标准)是对环境保护领域中各种需要规 范的事物的技术属性所做的规定。是除规划政策之外最重要的环境技 术规则,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环境标准是环境工作 的技术基础。 目前,国家环境标准数量已经突破100项,而正在或规划进行 制(修)订的环境标准也超过了1000项,近几年每年总局发布的环 境标准均在100项以上。国家环境标准正在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 第四节环境社会规则 环境伦理 环境伦理从各种角度为保护环境提供伦理学依据,并最终落实到 规范行为的层面上,成为约束人类行为的规则 1、公平原则 公正原则是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包含:①代内公平;②代际公 平;③人地公平 2、环境道德行为规范 包含:①清洁生产;②合理消费;③控制人口;④适度发展;⑤ 尊重自然、善待生命。 二、环境法律 环境保护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保证执行的关 于保护与改善环境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 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我国的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环境保护单行法规:环境污染防治法;自然保护法;土地规划法; 环境管理行政法规等等 三、环境管理 1、我国的环境管理体制
二、环境标准 环境标准(也称环境保护标准)是对环境保护领域中各种需要规 范的事物的技术属性所做的规定。是除规划政策之外最重要的环境技 术规则,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环境标准是环境工作 的技术基础。 目前,国家环境标准数量已经突破 1000 项,而正在或规划进行 制(修)订的环境标准也超过了 1000 项,近几年每年总局发布的环 境标准均在 100 项以上。国家环境标准正在逐步走向完善和成熟。 第四节 环境社会规则 一、环境伦理 环境伦理从各种角度为保护环境提供伦理学依据,并最终落实到 规范行为的层面上,成为约束人类行为的规则。 1、公平原则 公正原则是环境伦理的基本原则,包含:①代内公平;②代际公 平;③人地公平。 2、环境道德行为规范 包含:①清洁生产;②合理消费;③控制人口;④适度发展;⑤ 尊重自然、善待生命。 二、环境法律 环境保护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保证执行的关 于保护与改善环境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 害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我国的环境保护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环境保护单行法规:环境污染防治法;自然保护法;土地规划法; 环境管理行政法规等等。 三、环境管理 1、我国的环境管理体制
环境管理体制是环境保护机构设置、领导隶属关系和环境管理权 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制度、方法、行驶等的总和。我国的环境管理 体制换如下图所示 全国人上尾绩倦护委觅会 战皇帆具 、_她古人上尾任护垂 - 各级政府 一蓝督 鄙境 围发员计到委是 制 综合经濟 1風家经浇智易昆会 国家财政瓿 行盘管耀机具 _国土壹瓯部 资源管理 水剋郝 日发业昌 用家局 2、我国环境管理政策与制度 我国的环境管理基本政策具体可以概括为:①“预防为主、防治 结合、综合治理”;②从‘谁污染、谁治理”到“谁污染、谁付费”;③ 强化环境管理” 我国环境管理制度包括:①环境影响评价制度;②“三同时”制度; ③污染限期治理制度;④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⑤污染集 中控制制度;⑥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⑦生态保护制度;⑧环境信息 公开制度;⑨环境管理认证(ISOl40);⑩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 考核制度等 第五节环境经济规则 环境经济战略 环境经济战略背后的相关规律,与环境经济战略的全局性相匹配, 其背后的规律也是全局性、总体性的,主要是经济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环境管理体制是环境保护机构设置、领导隶属关系和环境管理权 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制度、方法、行驶等的总和。我国的环境管理 体制换如下图所示。 2、我国环境管理政策与制度 我国的环境管理基本政策具体可以概括为:①“预防为主、防治 结合、综合治理” ;②从“谁污染、谁治理”到“谁污染、谁付费”;③ “强化环境管理”。 我国环境管理制度包括:①环境影响评价制度;②“三同时”制度; ③污染限期治理制度;④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⑤污染集 中控制制度;⑥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⑦生态保护制度;⑧环境信息 公开制度;⑨环境管理认证(ISO14000);⑩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 考核制度等。 第五节 环境经济规则 一、环境经济战略 环境经济战略背后的相关规律,与环境经济战略的全局性相匹配, 其背后的规律也是全局性、总体性的,主要是经济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立法监督机关 目标责任机关 行政管理机关 统一监督 管理部门 综合经济 管理部门 资源管理 部门 全国人大环境保护委员会 地方人大环境保护委员会 地方各级政府 环境 管理 体制 国家环保部 地方各级环保局 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农业部 国土资源部 水利部 国家林业局 国家海洋局 国家财政部
规律,即经济发展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经济与环境能否协调发展等。 典型环境经济战略:①可持续发展;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环境经济政策 环境经济政策包括:①产业发展政策;②财政政策;③金融政策; ④价格政策;⑤清洁生产政策;⑥绿色国民经济核算 环境经济制度 环境经济制度偏于微观,大多是针对经济主体,包括企业、消费 者、乃至某个区域等,通过各种手段形成激励,纠正或引导经济主体 的行为,实现环境外部性的内在化,从而提高效率,实现经济与环境 双赢 主要的环境经济制度包括:①罚款和赔偿制度;②排污收费制度: ③资源环境产权制度;④排污权交易制度;⑤生态补偿制度
规律,即经济发展对环境产生的影响、经济与环境能否协调发展等。 典型环境经济战略:①可持续发展;②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 二、环境经济政策 环境经济政策包括:①产业发展政策;②财政政策;③金融政策; ④价格政策;⑤清洁生产政策;⑥绿色国民经济核算。 三、环境经济制度 环境经济制度偏于微观,大多是针对经济主体,包括企业、消费 者、乃至某个区域等,通过各种手段形成激励,纠正或引导经济主体 的行为,实现环境外部性的内在化,从而提高效率,实现经济与环境 双赢。 主要的环境经济制度包括:①罚款和赔偿制度;②排污收费制度; ③资源环境产权制度;④排污权交易制度;⑤生态补偿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