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宾市2018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第Ⅰ卷选择题(20分) 、基础知识(20分) 1.D(A.拓ta 辍 C.拙zhuo) 2.D(A.惊骇 B.即使 C.略胜一筹) 3.A 4.B(A项主语残缺,删掉“随着”C项成分赘余,删掉“逾”或“以上”:D项语序 不当,应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D(运用的是拟人手法。) 6.C(考中者称为“举人”,从《范进中举》中可知。) 7.A(A“醉打蒋门神”是武松的故事。) 8.B(B均为通假字,通“披”,穿;A前通“无”,后为“逃亡”;C前为“使……听到 后为“听说”;D前为“名词作动词,亲近”,后为名词“亲戚”。) 9.A(A项均为“比”;B前为“把”,后为“因为”;C前为“将近”,后为“况且”D 前为“竟然”,后为“才”。) 10.C(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第Ⅱ卷非选择题(100分) 二、古代诗文(20分) (一)(5分) 11.刑法政令虽然严厉,但人们却没有怨恨,是因为他用心公平而劝诫明确清楚。 “明”各1分,句意1分) 12.(1)广开言路;“开诚心,布公道”。(1分)(2)赏罚公正分明:“尽忠益时者虽仇 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善无微不赏,恶无纤不贬”(1分,两句任答一句均可)。 (二)(5分) 13.(1)飘飞的蓬草,(1分)比喻诗人自己(答“比喻漂泊的旅人,又泛指远行之人”也 可)。(1分) (2)《使至塞上》抒发的是诗人只身出塞的飘零落寞、抑郁激愤之情。《从军行》抒发 的是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答出一点1分,两点3分。) 三)(10分) 14.默写。 (1)夜阑卧听风吹雨 (2)贏得生前身后名 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
语文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 宜宾市 2018 年高中阶段学校招生考试 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第Ⅰ卷 选择题(20 分) 一、基础知识(20 分) 1.D(A.拓 tà B.辍 chuò C.拙 zhuō) 2.D(A.惊骇 B.即使 C.略胜一筹) 3.A 4.B(A 项主语残缺,删掉“随着”;C 项成分赘余,删掉“逾”或“以上”;D 项语序 不当,应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D(运用的是拟人手法。) 6.C(考中者称为“举人”,从《范进中举》中可知。) 7.A(A“醉打蒋门神”是武松的故事。) 8.B(B 均为通假字,通“披”,穿;A 前通“无”,后为“逃亡”;C 前为“使……听到”, 后为“听说”;D 前为“名词作动词,亲近”,后为名词“亲戚”。) 9.A(A 项均为“比”;B 前为“把”,后为“因为”;C 前为“将近”,后为“况且”;D 前为“竟然”,后为“才”。) 10.C(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第Ⅱ卷 非选择题(100 分) 二、古代诗文(20 分) (一)(5 分) 11.刑法政令虽然严厉,但人们却没有怨恨,是因为他用心公平而劝诫明确清楚。(“以” “明”各 1 分,句意 1 分) 12.(1)广开言路;“开诚心,布公道”。(1 分)(2)赏罚公正分明;“尽忠益时者虽仇 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善无微不赏,恶无纤不贬”(1 分,两句任答一句均可)。 (二)(5 分) 13.(1)飘飞的蓬草,(1分)比喻诗人自己(答“比喻漂泊的旅人,又泛指远行之人”也 可)。(1 分) (2)《使至塞上》抒发的是诗人只身出塞的飘零落寞、抑郁激愤之情。《从军行》抒发 的是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答出一点 1 分,两点 3 分。) (三)(10 分) 14.默写。 (1)夜阑卧听风吹雨 (2)赢得生前身后名
(3)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6)参考示例: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现代文(30分) (-)(18分) 15.(4分) (1)关爱学生,甘于奉献:每天放学送学生离校:为学生争取过冬的衣物;为保护学 生以致腿瘸;怕学生们上学不便坚持不撤点到最后 (2)坚守岗位,热爱教育:即使生活艰难也愿留在山区继续教书;即使学校破败、自 己年老力衰,仍激情澎湃地教孩子们读书。 (3)淡泊名利,甘于寂寞:生活简朴,甘于清贫:一辈子当一位乡村代课老师,不图 名不图利,为了学生默默地坚守到最后 (每概括出一点,并准确写出理由得2分,答出两点即满分。若学生先综合概括老师形 象,再具体分析也可。) 16.(4分) (1)环境描写,交待故事发生的背景,写出山村学校的破败与师生学习环境的艰辛。 (2分) (2)渲染出孤寂、无奈和悲凉的氛围,奠定情感基调,为下文教学点可能被撤销埋下 伏笔,也为学生“她”劝他离开作了铺垫。(2分) 17.(6分) (1)表达了对在艰苦环境中默默坚守和奉献的老师的赞美与歌颂 (2)提醒反思:决策部门决策时要充分考虑群众实际需求,不搞“一刀切”。 (3)提出了社会生活中诸多愿景与现实冲突时的矛盾现状,启人思考 (1点3分,答出2点满分。) 18.(4分) 认为最后一所学校被撤销。理由可从以下角度思考:山区的学校环境确实不利于学生学 习和成长;“她”认为自己的做法是希望为曾经生活过的学校里的孩子和恩师谋福利:让孩 子们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让恩师生活得更好:作为教育局长的“她”要落实县委的相关政策 决定等 认为最后一所学校没有被撤销。理由可从以下角度思考:“她”感受到恩师对教育事业 的热爱和执着:“她”住在山区时,在与恩师、乡亲的交流中感知到她的做法并不符合当地 群众的实际需要;“她”为自己只是一厢情愿“整合教育资源”而不能为乡亲父老和恩师带 去福利感到愧疚等。 只答结果,没有理由,不得分。如果两方面都答,则选择第一个答案给分。注意:言 之有理,言之有序) 语文参考答案第页(共3页)
语文参考答案第2页(共3页) (3)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6)参考示例: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三、现代文(30 分) (一)(18 分) 15.(4 分) (1)关爱学生,甘于奉献:每天放学送学生离校;为学生争取过冬的衣物;为保护学 生以致腿瘸;怕学生们上学不便坚持不撤点到最后。 (2)坚守岗位,热爱教育:即使生活艰难也愿留在山区继续教书;即使学校破败、自 己年老力衰,仍激情澎湃地教孩子们读书。 (3)淡泊名利,甘于寂寞:生活简朴,甘于清贫;一辈子当一位乡村代课老师,不图 名不图利,为了学生默默地坚守到最后。 (每概括出一点,并准确写出理由得 2 分,答出两点即满分。若学生先综合概括老师形 象,再具体分析也可。) 16.(4 分) (1)环境描写,交待故事发生的背景,写出山村学校的破败与师生学习环境的艰辛。 (2 分) (2)渲染出孤寂、无奈和悲凉的氛围,奠定情感基调,为下文教学点可能被撤销埋下 伏笔,也为学生“她”劝他离开作了铺垫。(2 分) 17.(6 分) (1)表达了对在艰苦环境中默默坚守和奉献的老师的赞美与歌颂。 (2)提醒反思:决策部门决策时要充分考虑群众实际需求,不搞 “一刀切”。 (3)提出了社会生活中诸多愿景与现实冲突时的矛盾现状,启人思考。 (1 点 3 分,答出 2 点满分。) 18.(4 分) 认为最后一所学校被撤销。理由可从以下角度思考:山区的学校环境确实不利于学生学 习和成长;“她”认为自己的做法是希望为曾经生活过的学校里的孩子和恩师谋福利:让孩 子们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让恩师生活得更好;作为教育局长的“她”要落实县委的相关政策 决定等。 认为最后一所学校没有被撤销。理由可从以下角度思考:“她”感受到恩师对教育事业 的热爱和执着;“她”住在山区时,在与恩师、乡亲的交流中感知到她的做法并不符合当地 群众的实际需要;“她”为自己只是一厢情愿“整合教育资源”而不能为乡亲父老和恩师带 去福利感到愧疚等。 (只答结果,没有理由,不得分。如果两方面都答,则选择第一个答案给分。注意:言 之有理,言之有序)
(二)(12分) 19.(4分) 首先指出青年人不愿吃苦,只图享福的现状。(1分) 再分析吃苦的意义。(1分) 接着论证吃苦的好处和危害。(1分) 最后指出吃苦才能享福,要具有吃苦的精神。(1分) 0.(6分) (1)举例论证。第四段列举圣贤豪杰,第五段举了京城旗人的例子,充分有力地论证 了“吃得苦中苦,做得人中人”的观点 (2)道理(引用)论证。引用了《论语》《孟子》的话,有力地论证了懒散的危害 (3)对比论证。通过正(第四段)反(第五段)对比论证,强调了吃苦的重要性。 (答出1点2分,3点满分。) 21.(2分) 示例: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凭借勤学苦练,终成一代大书法家 明朝大学士宋濂,小时候家贫,借书后手自笔录,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但 他仍坚持抄录。正是吃得苦中苦,终学有所成,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 (50分)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等(40-36分) 等(35-30分) 三等(2920分) 四等(19—0分) 切合题意 符合题意 基本符合题意 偏离题意 中心突出 中心明确 中心基本明确 中心不明确或立意不当 内容充实 内容较充实 内容不够充实 内容单薄 基础 等级/感情真挚 感情真实 感情基本真实 感情虚假 40分/构严谨 结构完整 结构基本完整 结构混乱 语言流畅 语言通畅 语言基本通畅 语病多 字体工整 字迹清楚 迹潦草 字迹难辨 合文体要求 较为符合字体要求基本符合文体要求不符合文体要求 标点符号使用规范标点符号使用较为规范|标点符号使用不够规范|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 能在下列四个方面的任何一个方面做得较为突出即可评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展等①能透过现象深入⑧材料丰富 吾生动,句式灵活见解新颖,材料新 ④形象丰满 ⑦善于运用修辞方法鲜,构思精巧 分②能揭示问题产生⑤意蕴丰厚 ⑨联想和想象独特 的原因 ⑩0表达有一定个性特 语文参考答案第顶页(共3页)
语文参考答案第3页(共3页) (二)(12 分) 19.(4 分) 首先指出青年人不愿吃苦,只图享福的现状。(1 分) 再分析吃苦的意义。(1 分) 接着论证吃苦的好处和危害。(1 分) 最后指出吃苦才能享福,要具有吃苦的精神。(1 分) 20.(6 分) (1)举例论证。第四段列举圣贤豪杰,第五段举了京城旗人的例子,充分有力地论证 了“吃得苦中苦,做得人中人”的观点。 (2)道理(引用)论证。引用了《论语》《孟子》的话,有力地论证了懒散的危害。 (3)对比论证。通过正(第四段)反(第五段)对比论证,强调了吃苦的重要性。 (答出 1 点 2 分,3 点满分。) 21.(2 分) 示例: 东晋书法家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凭借勤学苦练,终成一代大书法家。 明朝大学士宋濂,小时候家贫,借书后手自笔录,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但 他仍坚持抄录。正是吃得苦中苦,终学有所成,被朱元璋誉为“开国文臣之首”。 22.(50 分) 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基础 等级 40分 一等(40—36 分) 二等(35—30 分) 三等(29—20 分) 四等(19—0 分)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感情真挚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字体工整 符合文体要求 标点符号使用规范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结构完整 语言通畅 字迹清楚 较为符合字体要求 标点符号使用较为规范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不够充实 感情基本真实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畅 字迹潦草 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标点符号使用不够规范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或立意不当 内容单薄 感情虚假 结构混乱 语病多 字迹难辨 不符合文体要求 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 发 展等 级10 分 能在下列四个方面的任何一个方面做得较为突出即可评分 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①能透过现象深入 本质 ②能揭示问题产生 的原因 ③材料丰富 ④形象丰满 ⑤意蕴丰厚 ⑥词语生动,句式灵活 ⑦善于运用修辞方法 ⑧见解新颖 ,材料新 鲜,构思精巧 ⑨联想和想象独特 ⑩表达有一 定个性特 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