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电子工程 学院 标准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实验基础 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制表
电子科技大学 电子工程 学院 标 准 实 验 报 告 (实验)课程名称 电子技术实验基础 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制表
电子科披大学 实 验报告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实验地点: 实验时间: 一、实验室名称: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室 二、实验项目名称:叠加定理的验证 三、实验学时:2学时 四、实验原理: 1.叠加定理 全部电源在线性电路中产生的任一电压或电流,等于每一个电源单独作用产生的相应电 压或电流的代数和。 R R3 (a) (b) (c) 图(a)、(b)为电压源u1s、u2s单独作用的电路图,图(c)为us、2s共同作用的电路 图。 五、实验目的: 1.进一步掌握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2.掌握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的测试方法。 3.进一步加深对叠加定理的理解
电 子 科 技 大 学 实 验 报 告 学生姓名: 学 号: 指导教师: 实验地点: 实验时间: 一、实验室名称:电子技术基础实验室 二、实验项目名称:叠加定理的验证 三、实验学时:2 学时 四、实验原理: 1. 叠加定理 全部电源在线性电路中产生的任一电压或电流,等于每一个电源单独作用产生的相应电 压或电流的代数和。 (a) (b) (c) 图(a)、(b)为电压源 u1S、u2S单独作用的电路图,图(c)为 u1S、u2S共同作用的电路 图。 五、实验目的: 1.进一步掌握直流稳压电源、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2.掌握直流电压和直流电流的测试方法。 3.进一步加深对叠加定理的理解。 R1 R3 u1s i1’ R2 + - i2’ i3’ R1 R3 u2s i1’’ R2 + - i2’’ i3’’ R1 R3 R2 u1s u2s + + - - i1 i2 i3
六、实验内容: 根据所提供的元件,自拟实验电路,在面包板上实现实验电路,并自拟表格记录数据, 验证叠加定理。 七、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 名称 型号 数量 双踪示波器 VP-5220D 1台 函数发生器 EE-1641B1 1台 晶体管毫伏表 DA-16 1台 数字万用表 DT-890 1台 直流稳压电源 JWY-30 1台 八、实验步骤: 1.自拟测试电路 根据元件包中所提供的元件,搭建如下测试电路。 R1 R3 7502 ,1k2 U1s 5102 16V 20 2.U1s单独作用 去掉电路图中的20V直流电压源,用短路线代替。调节直流稳压电源,使输出16V电压, 接入电路。用万用表的测试棒直接并联在R、R2、R两端,测试出其上的电压U'、U2’、 U'。分别断开1、2、所在支路,将电流表串联进回路,测试电流'、2'、'。 3.U2s单独作用 去掉电路图中的16V直流电压源,用短路线代替。调节直流稳压电源,使输出16V电压, 接入电路。测试电阻R、R、R两端的电压U”、U2”、U”。分别断开五、2、所在支路, 测试电流五”、五”、”。 4.U1s、U2s共同作用 将16V、2OV电压源同时接入电路。测试电阻R、R、R两端的电压U、2、3。分别 断开I、2、所在支路,测试电流I、2、I。 九、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数据表格设计如下: U1s单独作用 U2s单独作用 01s、02s共同作用 1(mA) 14.7 -6.2 8.5 2(mA) 9.7 9.1 18.8 3(mA) 5 -15.3 -10.3
六、实验内容: 根据所提供的元件,自拟实验电路,在面包板上实现实验电路,并自拟表格记录数据, 验证叠加定理。 七、实验器材(设备、元器件): 名称 型号 数量 双踪示波器 VP-5220D 1 台 函数发生器 EE-1641B1 1 台 晶体管毫伏表 DA-16 1 台 数字万用表 DT-890 1 台 直流稳压电源 JWY-30 1 台 八、实验步骤: 1. 自拟测试电路 根据元件包中所提供的元件,搭建如下测试电路。 2. U1S单独作用 去掉电路图中的 20V 直流电压源,用短路线代替。调节直流稳压电源,使输出 16V 电压, 接入电路。用万用表的测试棒直接并联在 R1、R2、R3两端,测试出其上的电压 U1’、U2’、 U3’。分别断开 I1、I2、I3所在支路,将电流表串联进回路,测试电流 I1’、I2’、I3’。 3. U2S单独作用 去掉电路图中的 16V 直流电压源,用短路线代替。调节直流稳压电源,使输出 16V 电压, 接入电路。测试电阻 R1、R2、R3两端的电压 U1’’、U2’’、U3’’。分别断开 I1、I2、I3所在支路, 测试电流 I1’’、I2’’、I3’’。 4. U1S、U2S共同作用 将 16V、20V 电压源同时接入电路。测试电阻 R1、R2、R3两端的电压 U1、U2、U3。分别 断开 I1、I2、I3所在支路,测试电流 I1、I2、I3。 九、实验数据及结果分析: 数据表格设计如下: U1S单独作用 U2S单独作用 U1S、U2S共同作用 I1(mA) 14.7 -6.2 8.5 I2(mA) 9.7 9.1 18.8 I3(mA) 5 -15.3 -10.3 R1 R3 R2 U1s U2s + + - - i1 i2 i3 16V 20V 750Ω 1kΩ 510Ω
URI (V) 11 -4.6 6.4 UR2 (V) 5 4.6 9.6 UR3 (V) 5 -15.3 10 由表格中数据,计算可得 (1)1:U1s、U2s分别单独作用时,+1”=14.7+(-6.2)=8.5mA, U1s、U2s共同作用时,I1=8.5mA (2)2:U1s、U2s分别单独作用时,2+2”=9.7+9.1=18.8mA, U1s、U2s共同作用时,I2=18.8mA (3)3:U1s、U2s分别单独作用时,3+3”=5+(-15.3)=-10.3mA, U1s、U2s共同作用时,1=-10.3mA (4)UR1:U1s、U2s分别单独作用时,UR1'+UR1=11+(-4.6)=6.4V, U1s、U2s共同作用时,UR1=6.4V (5)U2:U1s、U2s分别单独作用时,UR2'+UR2”=5+4.6=9.6V, U1s、U2s共同作用时,UR2=9.6V (6)UR3:U1s、U2s分别单独作用时,UR3'+UR3”=5+(-15.3)=-10.3V, U1s、U2s共同作用时,UR3=-10.3V 可以看出,U1s、U2s分别单独作用时的支路电流及元件上的电压等于U1s、U2s共同作用时 电流、电压。 十、实验结论: 由实验测试中: (1)验证了叠加定理。 (2)进一步熟悉了用万用表测试直流电压、电流的方法。电压测试要保证测试棒并联 在被测端,电流测试要保证测试棒串联进测试电路。 (3)在电路图中要标定电流参考方向,进行数据记录时,当实际电流方向及电压极性 与参考方向不同时,所记录的数据是负值。 十一、思考题 (1)答:将需要置零的电压源去掉,用短路线代替即可。不能将电压源直接短路。 (2)对于非线性电路,叠加定理不成立。 十二、总结及心得体会: 十三、对本实验过程及方法、手段的改进建议: 报告评分: 指导教师签字:
UR1(V) 11 -4.6 6.4 UR2(V) 5 4.6 9.6 UR3(V) 5 -15.3 10 由表格中数据,计算可得 (1)I1:U1S、U2S分别单独作用时,I1’+ I1’’=14.7+(-6.2)=8.5mA, U1S、U2S共同作用时,I1=8.5mA (2)I2:U1S、U2S分别单独作用时,I2’+ I2’’=9.7+9.1=18.8mA, U1S、U2S共同作用时,I2=18.8mA (3)I3:U1S、U2S分别单独作用时,I3’+ I3’’=5+(-15.3)= -10.3mA, U1S、U2S共同作用时,I3=-10.3mA (4)UR1:U1S、U2S分别单独作用时,UR1’+ UR1’’=11+(-4.6)=6.4V, U1S、U2S共同作用时,UR1=6.4V (5)UR2:U1S、U2S分别单独作用时,UR2’+ UR2’’=5+4.6=9.6V, U1S、U2S共同作用时,UR2=9.6V (6)UR3:U1S、U2S分别单独作用时,UR3’+ UR3’’=5+(-15.3)= -10.3V, U1S、U2S共同作用时,UR3=-10.3V 可以看出,U1S、U2S 分别单独作用时的支路电流及元件上的电压等于 U1S、U2S 共同作用时 电流、电压。 十、实验结论: 由实验测试中: (1)验证了叠加定理。 (2)进一步熟悉了用万用表测试直流电压、电流的方法。电压测试要保证测试棒并联 在被测端,电流测试要保证测试棒串联进测试电路。 (3)在电路图中要标定电流参考方向,进行数据记录时,当实际电流方向及电压极性 与参考方向不同时,所记录的数据是负值。 十一、思考题 (1) 答:将需要置零的电压源去掉,用短路线代替即可。不能将电压源直接短路。 (2) 对于非线性电路,叠加定理不成立。 十二、总结及心得体会: 十三、对本实验过程及方法、手段的改进建议: 报告评分: 指导教师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