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高等教育资讯网  >  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大学文库  >  浏览文档

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作物栽培环境》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五章 生物环境

资源类别:文库,文档格式:PPS,文档页数:14,文件大小:210KB,团购合买
第一节种群 第二节群落 第三节生物与环境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S)

第五章生物环境 ■第一节种群 ■第二节群落 ■第三节生物与环境

第五章 生物环境 ◼ 第一节 种群 ◼ 第二节 群落 ◼ 第三节 生物与环境

签法能 种群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特定空间的同一物种(或有机体) 的集合体。 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形式,即物种是以种群形式出现而不是 以个体形式出现。 (二)种群的基本特征 、空间分布特征 2、数量特征 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某一种群个体的数量 粗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全部)中的种群个体数(或生物量); 生态密度则是指单位栖息空间内种群的个体数量(或生物量)。 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的百分比或各年龄级的 相对比率 出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种群出生个体数与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常用单位时间内产生新个体的数量表示。 死亡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种群死亡个体数与种群个体的比值

◼ 一、种群的概念和特征 (一)种群的概念 种群是指在一定时间内占据特定空间的同一物种(或有机体) 的集合体。 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形式,即物种是以种群形式出现而不是 以个体形式出现。 (二)种群的基本特征 1、空间分布特征 2、数量特征 种群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内某一种群个体的数量。 粗密度是指单位空间(全部)中的种群个体数(或生物量); 生态密度则是指单位栖息空间内种群的个体数量(或生物量)。 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种群中各年龄期个体的百分比或各年龄级的 相对比率。 出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种群出生个体数与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常用单位时间内产生新个体的数量表示。 死亡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种群死亡个体数与种群个体的比值。 第 一 节 种 群

7一)种群增长率 、内禀增长率 内禀增长率(rm)是指种群在无限制的环境条件下的瞬 时增长率,即种群的最大增长率,也称为生物潜能或生 殖潜能,它为物种固有、由遗传特性所决定。唯有在人 为提供最有利的条件下才能近似地测到种群的内禀增长 节 率 2、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r)是指自然条件下的种群增长率。自然环 境条件在不断地变化着,条件有利时的r值可能是正值 条件不利时则可能是负增长。 (三)种群增长型 、指数增长型 2、阻滞增长型

◼ 二、种群的增长率 (一) 种群增长率 1、内禀增长率 内禀增长率(rm)是指种群在无限制的环境条件下的瞬 时增长率,即种群的最大增长率,也称为生物潜能或生 殖潜能,它为物种固有、由遗传特性所决定。唯有在人 为提供最有利的条件下才能近似地测到种群的内禀增长 率。 2、自然增长率 自然增长率(r)是指自然条件下的种群增长率。自然环 境条件在不断地变化着,条件有利时的r值可能是正值, 条件不利时则可能是负增长。 (二) 种群增长型 1、指数增长型 2、阻滞增长型 第 一 节 种 群

百身及其所处坏境对种群数量 影响,使种群数量表现有的一定动态变化和稳定性。 、种内调节 调节机制包括三个方面。 行为调节 ⊙生理调节 ③遗传调节 p2、种间牵制 阝3、环境影响

◼ 三、种群调节 种群调节:指种群自身及其所处环境对种群数量的 影响,使种群数量表现有的一定动态变化和稳定性。 1、种内调节 调节机制包括三个方面。 ①行为调节 ②生理调节 ③遗传调节 2、种间牵制 3、环境影响 第 一 节 种 群

三于鉴到种的 农业目标生物 有益生物 3、有害生物 捕食(采食)性有害生物。 ②竞争性有害生物。 寄生性有害生物。 ④致病微生物。 、中间生物 (二)农业目标生物的基本特征 、种群密度大、种群内个体分布均匀 2、个体间差异小、基因型单 3、人工选育、种群进化快 A、个体繁殖性能受到严格的人为控制 5、种群波动大

◼ 四、农业生物种群 (一) 农业生物种群的分类 1、农业目标生物 2、有益生物 3、有害生物 ① 捕食(采食)性有害生物。 ② 竞争性有害生物。 ③ 寄生性有害生物。 ④ 致病微生物。 4、中间生物 (二) 农业目标生物的基本特征 1、种群密度大、种群内个体分布均匀 2、个体间差异小、基因型单一 3、人工选育、种群进化快 4、个体繁殖性能受到严格的人为控制 5、种群波动大 第 一 节 种 群

群落是指生存于特定区域或生境内的各种生物种群 所组成的集合体。 群落具有一定的结构、一定的种类组成和一定的种 间相互关系,并在环境条件相似的不同地段可以重复出 现。 节 、群落和基本特征 1、物种的多样性 2、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 阝3、优势现象 A、物种的相对数量 5、营养结构

◼ 一、群落的概念 群落是指生存于特定区域或生境内的各种生物种群 所组成的集合体。 群落具有一定的结构、一定的种类组成和一定的种 间相互关系,并在环境条件相似的不同地段可以重复出 现。 二、群落和基本特征 1、物种的多样性 2、植物的生长型和群落结构 3、优势现象 4、物种的相对数量 5、营养结构 第 二 节 群 落

落的物神组 1、物种组成的性质分析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 质最重要的因素,也反映了不同群落典型的基 不同的群落有着不同的物种组成。 1)优势种、常见种和稀有种 (2)关键种 第二节群落 (3)冗余种 物种组成的数量特征 1)密度 (2)多度 3)盖度 (4)频度 3、物种的多样性 生物的多样性:地球上所有生物体和生态环境的丰富性和变异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 样性西个水 物种多样性可以种的数目和种的均匀度来衡量 物种多样性有明显的梯度分布格局

◼ 三、群落的组成、结构和演替 (一) 群落的物种组成 1、物种组成的性质分析 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决定群落性 质最重要的因素,也反映了不同群落典型的基本特征。 不同的群落有着不同的物种组成。 (1)优势种、常见种和稀有种 (2)关键种 (3)冗余种 2、物种组成的数量特征 (1)密度 (2)多度 (3)盖度 (4)频度 3、物种的多样性 生物的多样性:地球上所有生物体和生态环境的丰富性和变异性。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 样性四个水平。 物种多样性可以种的数目和种的均匀度来衡量。 物种多样性有明显的梯度分布格局。 第 二 节 群 落

群绩控:指生物在环境中分布及其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 作用形成的结构,也称为群落的格局。 1、群落的空间结构 慧 落的垂直结构 道分层现象,它主要由植物的 生活 决定。群 养 等有关 落的水平结构,也称群落的水平格局,是指由于环境条件在 不同地点上的不均匀性和生物自身特性的差异,群落内的 节 向上分化形成并分布不同的生物组合的现象 2、群落的时间结构群落的时间结构是由环境因素的时 在时简结构上相应的周期变 花,起称为群落的时同格局 3、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 1)生物因素 2)空间异质性 (3)干扰 (4)人类活动

◼ 三、群落的组成、结构和演替 (二) 群落的结构 群落结构:指生物在环境中分布及其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 作用形成的结构,也称为群落的格局。 1、群落的空间结构 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群落的垂直分层现象,它主要由植物的 生活型所决定。群落的分层主要与光、温、营养、水分等有关。 群落的水平结构,也称群落的水平格局,是指由于环境条件在 不同地点上的不均匀性和生物自身特性的差异,群落内的水平方 向上分化形成并分布不同的生物组合的现象, 2、群落的时间结构 群落的时间结构是由环境因素的时 间节律所引起的群落各物种在时间结构上相应的周期变 化,也称为群落的时间格局。 3、影响群落结构的因素 (1)生物因素 (2)空间异质性 (3)干扰 (4)人类活动 第 二 节 群 落

的 1、群落演替的概念群演替又称生态演替,是指在 定区内群落随时间而变化,由一种类型转变为另 种类型的生过程 2、群落演替的类型 说 明 ①面普 惩续时一般以地质年代计 通廷续时M ②长明面 綞续时阿几十年至凡百年,如森棘被华后的嵌复窗督 节 ③陕速智续几年至几十年,如息原辨比的嵌复 ①原生谊 从来有过任何生物的探地上开始的面普,如火山喷发 面的妇始条件 地区的面 ②次生面普 朿有痱落破坏后的次生探地上开始的面督,如弃斟 地上的谊 开始干水生堎,一般都发到陆地蓱落,如水湖 面的基质性质 ①水生面 的谊普 ②昂生谶督开始干干昂触水的英质,如探露岩石表面的落督 制的主导因素 D内因性面智町客内邻生物学过引发的面管 ②外因性面誓外环境因素作用引烂的面哲 ①自里面普 在谶过中,事落的初生产量过痒落的总畔吸 蓱落的代谢特征 量,痱落中能量和有机物逐诉增加 四异型窗哲面督过摆中,张落的初级生产量少干落的总吓吸 量,落中能量和有机物逐渐诚,如受污的水作 3、群落演替的特征

◼ 三、群落的组成、结构和演替 (三) 群落的演替 ◼ 1、群落演替的概念 群落演替又称生态演替,是指在 一定区域内,群落随时间而变化,由一种类型转变为另 一种类型的生态过程。 ◼ 2、群落演替的类型 第 二 节 群 落 3、群落演替的特征

箱互作 1、种间竞争 作择堂 称为资源利角型 物妈 章写水稻植之间对阳光、水、王壤养夯的竞争 理论上讲可能有两种结果: ①一个物种完全排挤另一个物种。 ②种间竞争的结果也可能出现所谓 竞争结果使 的 生态分离现象,即 捕食不同的食 的分隔(如活动时间的分离)等,便两个种群之间形成 平衡 2、捕食与寄生捕食和寄生 个种群对另一个种群 的生长和存活产生负效应 间关系。 3、偏害作用,相互作用的两个种群 受抵制而 对一个种群无影响,这 种间关系就 害作用

◼ 四、群落内的种间关系 (一) 负相互作用 1、种间竞争 竞争作用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直接干涉型,如动物之间发 生的格斗;另一种称为资源利用型,如生长在一起的稗 草与水稻植株之间对阳光、水、土壤养分的竞争。 理论上讲可能有两种结果: ① 一个物种完全排挤另一个物种。 ② 种间竞争的结果也可能出现所谓的生态分离现象,即 竞争结果使两个种群占有不同的空间(地理上的分隔)、 捕食不同的食物(食性特化),或出现其他生态习性上 的分隔(如活动时间的分离)等,使两个种群之间形成 平衡。 2、捕食与寄生 捕食和寄生都是一个种群对另一个种群 的生长和存活产生负效应的种间关系。 3、偏害作用 相互作用的两个种群,一个种群受抵制而 对另一个种群无影响,这样的种间关系就叫偏害作用。 第 二 节 群 落

点击下载完整版文档(PPS)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共14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相关文档

关于我们|帮助中心|下载说明|相关软件|意见反馈|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