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药性理论 【目的要求】 1.掌握中药药性理论的概念及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 2.掌握四气的概念,所表示的药物作用及对临床用药的指导 意义。 3.掌握五味的概念,所表示的药物作用及气味的综合效应。 4.掌握升降浮沉的概念,升浮与沉降的不同作用分布,其与 性味的关系。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及其临床意义。 5.掌握归经的概念,归经理论的临床意义。 6.掌握为何要综合四种性能全面分析,方能准确掌握药性。 7.掌握毒性的概念,引起中毒的原因及解救方法;如何安全 使用有毒药物。 【教学内容与学时】 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 4学时
第四章 药性理论 【目的要求】 1.掌握中药药性理论的概念及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 2.掌握四气的概念,所表示的药物作用及对临床用药的指导 意义。 3.掌握五味的概念,所表示的药物作用及气味的综合效应。 4.掌握升降浮沉的概念,升浮与沉降的不同作用分布,其与 性味的关系。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及其临床意义。 5.掌握归经的概念,归经理论的临床意义。 6.掌握为何要综合四种性能全面分析,方能准确掌握药性。 7.掌握毒性的概念,引起中毒的原因及解救方法;如何安全 使用有毒药物。 【教学内容与学时】 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 4学时
中药的性能(药性) ——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药 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内容包括四气、 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 l 药物的偏性 ——各种药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用其来纠 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来解释药物作 用的基本原理,即以偏纠偏)
中药的性能(药性) ——是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药 性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主要内容包括四气、 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 l 药物的偏性 ——各种药物各自具有若干特性和作用。用其来纠 正疾病所表现的阴阳偏盛或偏衰(来解释药物作 用的基本原理,即以偏纠偏)
l 中药的作用 1.治疗作用(中药的功效) 2.不良作用(副作用与毒品走私案性反应) 3.副作用——指在常用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 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 4.毒性反应——指用药后引起机体损害性反 应(用药量大或时间长、体质因素)
l 中药的作用 1.治疗作用(中药的功效) 2.不良作用(副作用与毒品走私案性反应) 3.副作用——指在常用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 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 4.毒性反应——指用药后引起机体损害性反 应(用药量大或时间长、体质因素)
l 中药的性能与性状的区别 中药性能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是对中药作用性质 和特征的概括;中药的性状是以药物为观察对象, 是指药物形状、颜色、气味、滋味和质地、轻重、 疏密、坚软、润燥)而言。 l 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 1.利用中药的治疗作用 2.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用药完全、有效)
l 中药的性能与性状的区别 中药性能是以人体为观察对象,是对中药作用性质 和特征的概括;中药的性状是以药物为观察对象, 是指药物形状、颜色、气味、滋味和质地、轻重、 疏密、坚软、润燥)而言。 l 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 1.利用中药的治疗作用 2.尽量避免不良反应(用药完全、有效)
四气与五味 l 四气(四性)——指寒、热、温、凉四种 药性。它是长期临床实践中,通过药物作 用于肢体发生的反应和效果而总结出来的。 寒热与温凉是两类不同性质的药。温次于 热,凉次于寒。是针对“八纲辨证”中的 热证与寒证及其程度而言。其含义如下:
四气与五味 l 四气(四性)——指寒、热、温、凉四种 药性。它是长期临床实践中,通过药物作 用于肢体发生的反应和效果而总结出来的。 寒热与温凉是两类不同性质的药。温次于 热,凉次于寒。是针对“八纲辨证”中的 热证与寒证及其程度而言。其含义如下:
l 寒凉药——指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如 “清热 药类 ”中 的药 物( 黄芩 、知 母、 银 花.)。 l 温热药——是指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 如“温里药类”中的药物(附子、肉桂、干 姜.),是根据中医阴阳平衡理论。 l 寒凉药属阴,温热药属阳。在治则用药上应体 现“疗寒以热,疗热以寒”的原则。这符合 《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言:“寒者热之,热者 寒之”的基本用药规律。王叔和说:“桂枝下 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 ,便是 此意。 l 值得指出的是:有一种介于寒与热性之间,药 的寒热之性不十分显著,作用比较缓和的一些 药物,称之为“平性”药。另一种是药性寒与 热在程度上的差异对比。如大寒、大热、微寒、 微温,它们均不超出寒与热的范围
l 寒凉药——指能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如 “清热 药类 ”中 的药 物( 黄芩 、知 母、 银 花.)。 l 温热药——是指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 如“温里药类”中的药物(附子、肉桂、干 姜.),是根据中医阴阳平衡理论。 l 寒凉药属阴,温热药属阳。在治则用药上应体 现“疗寒以热,疗热以寒”的原则。这符合 《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言:“寒者热之,热者 寒之”的基本用药规律。王叔和说:“桂枝下 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 ,便是 此意。 l 值得指出的是:有一种介于寒与热性之间,药 的寒热之性不十分显著,作用比较缓和的一些 药物,称之为“平性”药。另一种是药性寒与 热在程度上的差异对比。如大寒、大热、微寒、 微温,它们均不超出寒与热的范围
五味——“辛、甘(淡)、酸(涩)、苦、咸”本指 五种口感的真实滋味及对后世对五味的作用进一 步的补充发挥。 2.1五味的阴阳配属:辛、甘、淡属阳;酸、苦、咸 属阴。 2.2五味的五行五脏配属:辛-肺(金);甘-脾 (土);酸-肝(木);苦-心(火);咸-肾 (水)。 2.3五味是药物作用的重要标志:(综合历代用药经 验): “味不同,作用不同。
五味——“辛、甘(淡)、酸(涩)、苦、咸”本指 五种口感的真实滋味及对后世对五味的作用进一 步的补充发挥。 2.1五味的阴阳配属:辛、甘、淡属阳;酸、苦、咸 属阴。 2.2五味的五行五脏配属:辛-肺(金);甘-脾 (土);酸-肝(木);苦-心(火);咸-肾 (水)。 2.3五味是药物作用的重要标志:(综合历代用药经 验): “味不同,作用不同。
l 辛味——能散,能行或润养,(发散、行气、行 血等作用),多用于治疗表证,气滞证、血瘀证, 及某些虚证。如解表药(麻黄、桑叶-)发散 风寒或风热。理气药(陈皮、香附、沉香-) 调理气机,疏通气滞。理血药(川芎、泽兰、五 灵脂-)通行血脉,祛除血瘀。补益药(菟丝子) 等均含有“辛味”此外某些芳香气味的药物
l 辛味——能散,能行或润养,(发散、行气、行 血等作用),多用于治疗表证,气滞证、血瘀证, 及某些虚证。如解表药(麻黄、桑叶-)发散 风寒或风热。理气药(陈皮、香附、沉香-) 调理气机,疏通气滞。理血药(川芎、泽兰、五 灵脂-)通行血脉,祛除血瘀。补益药(菟丝子) 等均含有“辛味”此外某些芳香气味的药物
l甘味——能补益,能和中,能缓急,多用于治疗 虚证、调和药性和缓和拘急疼痛证,如补气药 (党参、白术、黄清);补血药(当归、何首乌、 熟地)补阴药(麦冬,沙参)补阳药(杜仲、肉 苁蓉)补益人体阴阳气血不足,改善或消除各种 虚弱证候。及饴糖、甘草等缓和拘急疼痛、调和 药性。均含有“甘味
l甘味——能补益,能和中,能缓急,多用于治疗 虚证、调和药性和缓和拘急疼痛证,如补气药 (党参、白术、黄清);补血药(当归、何首乌、 熟地)补阴药(麦冬,沙参)补阳药(杜仲、肉 苁蓉)补益人体阴阳气血不足,改善或消除各种 虚弱证候。及饴糖、甘草等缓和拘急疼痛、调和 药性。均含有“甘味
l酸、涩味——能收敛、固涩,多用于治疗各 种滑脱病症(自汗、盗汗、久咳、久痢、 脱肛、遗尿、崩、漏)。如五味子(敛肺 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山茱萸 (滋补肝肾,涩精敛汗)含有“酸味”而 “金樱子”(酸、涩)能固精缩尿,涩肠 止泻。 酸性药能生津,酸甘化阴;涩药则无
l酸、涩味——能收敛、固涩,多用于治疗各 种滑脱病症(自汗、盗汗、久咳、久痢、 脱肛、遗尿、崩、漏)。如五味子(敛肺 滋肾、生津敛汗,涩精止泻)。山茱萸 (滋补肝肾,涩精敛汗)含有“酸味”而 “金樱子”(酸、涩)能固精缩尿,涩肠 止泻。 酸性药能生津,酸甘化阴;涩药则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