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41)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33.3KB 文档页数:17
3.1 概述——青霉素理化性质 3.2 青霉素生物合成途径 3.3 青霉素生产菌种 3.4 青霉素发酵工艺过程 3.5 青霉素分离纯化工艺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91MB 文档页数:179
青霉素类抗生素是临床抗感染的一类重要药物,它包括最早用于临床的天然青霉素 及 !\ 年代大量开发的半合成青霉素,半合成青霉素以天然青霉素的母核 ! # $%$(! # 氨 基青霉烷酸)为原料,用化学合成的方法改变其侧链研制出一系列抗菌活性、抗菌谱、对 酸及青霉素酶的隐定性各有特点的新的半合成抗生素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77KB 文档页数:6
1.掌握:青霉素G的抗菌作用机制和作用特点、抗菌谱、临床应用、过敏反应及防治;第一、二、三代头孢菌素特点及临床用途。 2.熟悉:青霉素G的体内过程、理化性质、细菌耐药机制;半合成青霉素的抗菌作用特点及临床用途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30.5KB 文档页数:15
通过学习掌握青霉素皮试液的配制;皮 试方法;皮试结果的判断 熟悉青霉素过敏反应的发生机理及临床表现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56MB 文档页数:12
一、青霉素发现的历史: 二、青霉素G的特点: 杀菌力强、毒性低、价格低廉、使用方便,目前仍是敏感菌导致感染的首选药物,临床上广泛使用。过敏性休克是其少见而严重的不良反应(其发生与剂量不成正比)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6KB 文档页数:4
一、青霉素过敏试验与过敏反应的处理 (一)、过敏反应的原因: 1、青霉素本身所含的高分子聚合体裁-氨基青霉烷酸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996.5KB 文档页数:41
掌握β-内酰胺类抗菌机制、细菌耐药性机制、不良反应及临床应用。掌握青霉素G的抗菌谱、作用机制、不良反应,过敏性休克的原因、急救和预防;各类半合成青霉素类,第一代、第二代及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的特点;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作用特点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46MB 文档页数:28
一、青霉素历史 二、抗菌作用机制 三、抗菌谱 四、临床应用 五、体内过程 六、不良反应(过敏性休克)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6KB 文档页数:4
一.是非题(共10分。只需注明“对”或“错”) 1.大多数嗜热菌的G-C含量高于中温菌。 2.大肠杆菌属低等原核生物,所以其遗传物质只是一条松散的环状双链DNA,不存在DNA高级结构。 3.当菌体生长、氧吸收和糖利用的比速度下降时,青霉素的合成达到最高值。 4.初生F菌株和次生F菌株都属于部分二倍体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3.2MB 文档页数:33
蓝细菌原称蓝藻或蓝绿藻(blue- green algae)。因为它与高等绿色植物和高等藻类一样, 含有光合色素——叶绿素a,也能进行产氧型光合作用,所以,过去将其归于藻类。现代技 术研究表明,蓝细菌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没有有丝分裂器,没有叶绿体,核糖体为70S,细 胞壁与细菌的相似,由肽聚糖构成,因而对青霉素和溶菌酶敏感,并含二氨基庚二酸,革 兰氏染色反应阴性,因此现在将蓝细菌归属于原核微生物 蓝细菌分布极广,从热带到两极,从海洋到高山,到处都有它们的踪影
12345下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41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