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02)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04KB 文档页数:139
当今时代是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而作为信息技 术主要支柱之一的数据库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中有着广 泛的应用。对信息进行收集、组织、存储、加工、传播、 管理和使用都以数据库为基础,利用数据库可以为各种 用户提供及时的、准确的、相关的信息,满足这些用户 的各种不同的需要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07KB 文档页数:4
一、工序尺寸及公差 每道工序完成后应保证的尺寸称为该工序的工序尺寸。工件上的设计尺寸及其 公差是经过各加工工序后得到的。每道工序的工序尺寸都不相同,它们是逐步向设 计尺寸接近的。为了最终保证工件的设计要求,各中间工序的工序尺寸及其公差需 要计算确定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75.93KB 文档页数:5
首先以生产装置危险等级评定为背景,提出Fuzzy语言场与Fuzzy语言值结构的新概念与相关性质;并将危险度语言场定为基准语言场,而将影响危险度的因素语言场统一归结到基准语言场中加以讨论,从而实现了易燃程度等状态到危险度描述的转化.其次,给出Fuzzy综合集成算法,形成了Fuzzy集合论、Fuzzy综合评判、Fuzzy聚类分析、Fuzzy逻辑、Fuzzy语言学、Fuzzy统计学等方法的有机集成体.再次,开发了计算机辅助安全评价的软件系统.最后,在若干化工生产实例的应用中得到了有效的验证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16.32KB 文档页数:5
为了研究RH真空处理过程脱碳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并有效地控制超低碳钢在RH真空处理过程中碳含量的变化,根据热力学、动力学原理建立了RH真空处理脱碳数学模型,通过RH真空处理脱碳数学模型研究了内部脱碳反应深度和脱碳速率之间的关系.模型计算结果表明,反应深度的变化和内部脱碳的反应速率是相对应的,采取预真空操作,提升了反应深度,淡化了前期脱碳转折点的影响,加速了前期的脱碳反应,并在RH处理后期找到了内部脱碳向表面脱碳转变的时间临界点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70.06KB 文档页数:5
从Ca-O-N、Zr-O-N、Ti-O-N及B-O-N的叠加的优势区图可以看出CaO-ZrO2-TiO2-BN体系在1823K下可以稳定存在.XRD分析结果表明氧化物之间高温下形成了复杂的化合物或固溶体.应用FactSage软件计算CaO-ZrO2-TiO2三元相图得出,通过控制TiO2的加入量,能够将体系控制在高温固相区,可用作水口材料.由于钢水中[Al]的存在,BN在连铸过程中不会被水口内部达到平衡时的游离O2以及钢中溶解[O]所氧化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25MB 文档页数:21
数据访问页就是特殊类型的网页,通过它用户就可以 对数据库中的实时数据进行浏览、编辑、筛选、分组、 排序、统计和分析等操作。在数据访问页中还可以包 含电子表格、数据透视表或图表等OLE对象,以便对 数据库数据的分析和使用更加形象和方便。数据访问 页是混合了HTML(Hypertext Markup Language, 超 文本链接标示语言)和ActiveX(微软倡导的 ActiveX 网络化多媒体对象技术)技术的网页文件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6KB 文档页数:3
6.2.1虚函数的应用特性 要实现运行时的多态,进行动态联编,就必须使用虚函数。虚函数的说明很简单,只要 在成员函数的说明前加上一个关键字 virtual即可。 [例6.3b]虚函数使用的例子E6_3b.CPP 从上例分析可知,拥有虚函数的类对象中,必然包含着相应的类型信息,否则动态绑定 不可能实现。 [例6.3c]动态绑定中隐藏的信息挖掘EX6_3c.CPP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25.39KB 文档页数:4
在不同的电源功率和频率、不同的成形材质和尺寸等工艺条件下,应用控制容积方法对逐步熔融凝固初始加工阶段的感应 电流面密度及温度场进行了数值计算,得到任意位置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成形 体和模具初始加热过程中的等温线图及固液分界线,所需电源功率和完全熔化时 间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32MB 文档页数:7
对氢致钢内部疲劳裂纹的萌生和扩展进行了数值模拟.首先用有限元法分析了氢在疲劳载荷作用下向钢中缺陷处扩散富集的过程,然后计算得到氢含量分布结果.根据夹杂理论将氢富集区视为在缺陷附近分布的弹性夹杂,用有限元法计算得到的氢含量场求出夹杂处的应力强度因子,进而建立疲劳裂纹萌生和扩展的判据.比较了在不同加载条件下氢致疲劳裂纹萌生和扩展的规律.用梯形法修正了Sofronis和McMeeking的瞬态扩散有限元公式,发现用梯形法可以缓解加载初期较高的浓度梯度和应力梯度引起的计算结果震荡的情况,这对于计算开裂判据是十分重要的.最后讨论了提高模拟精度和改进模型的方法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34.88KB 文档页数:4
采用FLAC模拟了断层-围岩系统的形成过程及位移的分布规律.计算中采用了莫尔-库仑与拉破坏复合的破坏准则,峰后岩石本构关系为线性应变软化.两条断层带(或剪切带)汇交时系统形成,之后其承载能力下降.在断层带左侧,由于在系统承载能力降低的过程中,弹性应变的快速恢复,出现了快速回跳现象(系统失稳).在断层带之外,位移分布是均匀的.在断层带位置,存在较大的位移梯度.系统承载能力越低,位移梯度越大.远离加载端的区域先回跳,然后回跳区域逐渐扩大,向加载端传播,直到整个系统都回跳.上述过程持续的时间步数较少,说明了系统失稳的突发性.系统整体回跳发生于应变软化阶段.
首页上页4567891011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02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