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90)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0.98MB 文档页数:5
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手段,观察了X80管线钢中的夹杂物和MA岛,获得了它们的尺寸统计特征.应用不同颈缩程度的拉伸试验,探明了X80管线钢中微孔洞萌生的机理:第一阶段微孔洞的形核是围绕钙处理夹杂物,在颈缩初期已经开始;第二阶段属高应变量阶段,此时孔洞是通过MA岛/基体界面脱离形核.通过有限元法分析了拉伸过程,确定了试样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计算了钙处理夹杂物/基体界面强度和MA岛/基体界面强度
文档格式:PPS 文档大小:641.5KB 文档页数:59
1-1 材料力学与弹性力学 1-2 应力的概念 1-3 位移及应变,几何方程,刚体位移 1-4 应力应变关系,物理方程 1-5 虚功原理及虚功方程 1-6 两种平面问题
文档格式:PPS 文档大小:222KB 文档页数:57
第二节 电阻应变片 第三节 应变测量 第四节 常用的传感设备 第五节 试验记录方法 第六节 建筑结构现场测试技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数据整理和换算 第三节 数据误差分析 第四节 数据的表达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28.58KB 文档页数:6
在750℃下对近片层Ti-45Al-8Nb-0.2W-0.2B-0.1Y合金进行了静拉伸和循环变形,观察和分析变形后试样的微观组织.合金在750℃时的循环应力-应变曲线位于静拉伸应力-应变曲线之上,显示出明显的循环硬化特征;在循环变形过程中呈现先硬化后稳定.透射电镜观察显示,在750℃下循环变形和拉伸的合金试样中均发现有大量的位错钉扎、塞积及缠结存在,而形变孪晶仅在循环变形后的合金试样中存在.合金在750℃下的循环变形中孪生起重要作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31.57KB 文档页数:4
利用MARC/AutoForge3.1元件,使用三维弹塑性热力耦合有限元方法模拟采用新型油井管用钢33Mn2V热轧制管的双道次张力减径过程,并直观地显示了三维管件材料内部和表面不同方位的金属流动、应力、应变和温度演化情况.模拟结果表明:不论是工件表面还是内部,在张力减径过程中金属流动、应变、应力和温度分布都是不均匀的;分析成品管显微组织时应当考虑这些因素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41.19KB 文档页数:5
研究了硼钛复合纤维在拉伸过程中的行为。结果表明:复合纤维的变形是由纤维的弹性应变与基体的弹塑性应变复合迭加而成。并且在纤维与基体结合十分牢固,基体组元体积分数又较少的情况下,复合纤维表现为高强度、高弹性模量及低塑性。将试验结果同理论计算模型进行了比较,所得结果基本一致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15.22KB 文档页数:5
完成了冲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几种应变路径(单向拉伸、等双向拉伸、单拉-等双拉、等双拉-单拉路径)和不同应变量共14种状态的极图测定,分析了各种情况下织构的变化,讨论了材料取向的变化对于复杂路径成形极限的影响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70.39KB 文档页数:5
研究了不同应力比的二线热应力疲劳试验并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表明:热疲劳裂纹的形态决定于两个主应力的比和两个主塑性应变的比;直线型裂纹的方向垂直于最大主应力方向;两个主应力的值和两个主塑性应变值相近时出现网状龟裂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98.76KB 文档页数:6
通过电子背散射衍射实验分析方法,研究变形量和热老化因素对双相不锈钢的拉伸性能、相边界、局部应变分布、重位点阵特殊晶界和取向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热老化后,双相不锈钢的强度提高,韧性降低;在大变形条件下铁素体晶粒内小角度晶界的数量和密度略有增加;热老化材料的铁素体的塑性变形和局部应变能力下降,大变形破坏初始奥氏体和铁素体以及Σ3孪晶边界的分布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41.51KB 文档页数:5
采用多孔材料的几何模型,利用MARC有限元软件对弹簧钢60Si2Mn半固态轧制过程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模拟,分析了在平辊和孔型轧制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场.在孔型中轧制,轧件变形区横截面上应力、应变场分布均匀.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相吻合,说明半固态材料适合在孔型中轧制
首页上页89101112131415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90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