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30)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1KB 文档页数:1
1.掌握药物跨膜转运主要方式,影响药物跨膜转运的因素;首关消除的概念;药物血浆蛋白结合率的意义;肝药酶的特性;肝肠循环的概念。 2.熟悉药物的体内过程的主要特点及影响因素。 3.了解药物生物转化的类型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12KB 文档页数:37
一、药理学的性质与任务 药物:是指通过影响机体的某种生理 和/生化过程,用于防治和诊断疾病 的各种化学物质。 药理学:是研究药物与机体相互作用 规律的一门科学。其研究内容主要 包括药物效应动力学(简称药效学) 和药物代谢动力学(简称药动学)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33.5KB 文档页数:10
第Ⅱ相生物转化又称轭合反应(Conjugation),是在酶的催化下将内源性的极性 小分子如葡萄糖醛酸、硫酸、氨基酸、谷胱甘肽等结合到药物分子中或第Ⅰ相的药 物代谢产物中。通过结合使药物去活化以及产生水溶性的代谢物,有利于从尿和胆 汁中排泄。 轭合反应一般分两步进行:首先是内源性的小分子物质被活化成活性形式,然 后经转移酶的催化与药物或药物在第相的代谢产物结合形成代谢结合物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4.5KB 文档页数:2
一、目的要求 1.学习二苯羟乙酸重排反应机理。 2.掌握用三氯化铁氧化的实验方法。 二、实验原理 苯妥英锌可作为抗癫痫药,用于治疗癫痫大发作,也可用于三叉神经痛。苯妥英锌化学名为5,5-二苯基乙内酰脲锌,化学结构式为: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59KB 文档页数:39
一、什么是制剂生物等效性? 二、什么是生物利用度? 三、生物利用度评价的主要药动学参数是哪些? 四、生物利用度用于制剂生物等效性评价的条件是什么? 五、生物利用度的试验设计方法是什么? 六、生物利用度试验有哪些基本要求? 七、生物等效性评价的统计方法是什么? 八、生物利用度研究原始记录与保存文件有哪些要求?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02KB 文档页数:18
国中药种已达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 物151药用矿物80种、中草药在保 面起着重要作用需求量大 市场的需求目分中草依赖人 国药材种植面积超过580万亩,药材生产基地 栽培的药材达200余种、为了保障种植药产里频繁地使用各种农药、农药残留不影响群响我国名贵药材的出口创汇、00年代 本的三七大量退货,目前我国参在海外 市场日益受国参的排挤等,都有农留超标的原因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36MB 文档页数:33
糖尿病 一、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上升趋势,成为全世界发 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二、病因与免疫功能紊乱、遗传、环境等因素的改变 有关; 三、分类 1、I型(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IDDM 自身免疫性疾病-β细胞破坏,胰岛素分泌缺乏 2、Ⅱ型(non--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 NIDDM β细胞功能低下,胰岛素相对缺乏、胰岛素抵抗(INR)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14MB 文档页数:26
甲状腺激素 1、维持机体正常代谢、促进生长发育所必需 的激素 2、1891年 Murray用绵羊甲状腺提取物治疗粘 液性水肿(myxedema,甲减) 3、甲状腺激素包括 甲状腺素T4 Thyroxine 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3 triodothyroxine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3MB 文档页数:247
一、专业课程 《人体解剖学》 《生理学》 《医学统计学》 《医学免疫学》 《医学微生物学》 《药理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药用植物学》 《中医学基础》 《临床中药学》 《方剂学》 《中药鉴定学》 《中药化学》 《中药药剂学》 《中药炮制学》 《药事管理学》 《中药药理学》 《中药分析》 《中药学科整合课程》 《中药综合实验》 二、个性化发展课程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本草文献导读》 《医学人文》 《医学信息技术基础》 《有机波谱解析》 《实验动物学》 《药学专业英语》 《海洋药物学》 《中药资源学》 《中药生物技术》 《中药调剂学》 《中药商品学》 《中医疾病概要》 《中成药学》 《药代动力学》 《分子生物学技术》 《药品市场营销学》 《医学科研方法》 《中药新药开发》 《药学生的就业与创业》 三、实践环节 《毕业论文》 《药用植物野外实习》 《中药饮片认知实习》 《毕业实习》 《“本草采风”中药知识与技能综合实习》 《制药虚拟仿真实训》 《药用植物虚拟仿真实训》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94.83KB 文档页数:90
第一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的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在特殊病理、生理状况患者中应用的基本原则 附录1 抗菌药物在预防非手术患者某些特定感染中的应用 附录2 抗菌药物在围手术期预防应用的品种选择 附录3 特殊诊疗操作抗菌药物预防应用的建议 第二部分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 一、医疗机构建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体系 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 三、病原微生物检测 四、注重综合措施 预防医院感染 五、培训、评估和督查 第三部分 各类抗菌药物的适应证和注意事项 青霉素类 头孢菌素类 头霉素类 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 碳青霉烯类 青霉烯类 单环β-内酰胺类 氧头孢烯类 氨基糖苷类 四环素类 甘氨酰环素类 氯霉素 大环内酯类 林可酰胺类 利福霉素类 糖肽类 多黏菌素类 环脂肽类 噁唑烷酮类 磷霉素 喹诺酮类 磺胺类 呋喃类 硝基咪唑类 抗分枝杆菌药 抗真菌药 第四部分 各类细菌性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 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 尿路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 细菌性前列腺炎 急性感染性腹泻 细菌性脑膜炎及脑脓肿 血流感染及感染性心内膜炎 腹腔感染 骨、关节感染 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口腔、颌面部感染 眼部感染 阴道感染 宫颈炎 盆腔炎 性传播疾病 侵袭性真菌病 分枝杆菌感染 白喉 百日咳 猩红热 鼠疫 炭疽 破伤风 气性坏疽 伤寒和副伤寒等沙门菌感染 布鲁菌病 钩端螺旋体病 回归热 莱姆病 立克次体病 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
首页上页678910111213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30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