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226)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76MB 文档页数:77
7.1氧化还原反应及平衡 7.2氧化还原滴定基本原理 7.3氧化还原滴定中的预处理 7.4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7.5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 本章重点: 1用Nernst公式处理氧化还原平衡; 2氧化还原滴定法基本原理; 3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20.81KB 文档页数:6
在高炉热风炉中用高炉煤气、垃圾制燃气、低热值煤气加热循环还原气,或用红焦、热DRI(直接还原铁)等热量加热循环还原气至1100℃,输入还原竖炉加热铁矿煤球团,生产DRI,从炉顶气中回收硫和CO2,炉顶气净化后作为还原气循环使用.球团内煤干馏形成的半焦、焦炭起到了与高炉内焦炭不同的骨架作用.利用还原反应后气体余热来预热和干馏球团,利用铁精矿粉和煤粉的高比表面积,利用煤的干馏气化促进低温下碳的一次气化反应和直接还原反应,使DRI煤耗进一步降低.设炉顶气温度降到150℃,配煤218kg,高炉煤气消耗约947m3时,工艺能耗约333kg/t煤.比高炉工艺节能约52%,减排CO2约83%.比MIDREX节能约84kg标准煤.该工艺简称为DRI-NHQ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3MB 文档页数:8
对镍铁矿原料及不同温度还原焙砂进行矿物学研究,探究镍铁矿选择性还原焙烧发生的相变.研究结果表明:镍铁矿主要金属矿物为褐铁矿,其次为赤铁矿;Ni在不含锰的铁矿物中分布较均匀,而在含Mn的铁矿物中分布相对集中,并与Mn伴生.镍铁矿在还原焙烧过程中Fe、Ni和Co随温度升高逐渐发生还原、相转化和迁移富集的过程.选择性还原焙烧必须严格控制焙烧温度,要达到Ni、Co和Fe的选择性还原并形成Ni高、Fe低的合金相和磁铁矿,焙烧温度采用750℃较合适,在该温度下形成的合金相组成为55.55% Ni、9.86% Co及33.99% Fe,Ni的金属转化率为88.49%,铁氧化物主要为磁铁矿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63.66KB 文档页数:4
采用原位反应近液相线铸造方法制备含有少量原位Al2O3颗粒的Al-Cu基复合材料,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复合材料的铸态组织,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复合材料中的原位Al2O3颗粒的分布与形貌,研究原位颗粒对近液相线铸造Al-Cu合金铸态组织形成机制的影响.结果发现:原位Al2O3颗粒比较均匀地分布于基体合金中,尺寸分布于1μm范围内,形貌呈多边形.随着原位Al2O3颗粒含量的增加,复合材料的铸态组织逐渐被细化和均匀化;当原位Al2O3颗粒的质量分数达到5.3%时,获得均匀细小的蔷薇状组织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06.88KB 文档页数:8
铁矿石的还原度是其冶炼性能重要指标。本文论述\还原度检测自动装置\的设计原理及调试方法。研制无刀口式电子天平(微感量测重传感器),在高温下自动检测铁矿石还原反应瞬时的重量变化,进行连续动态自动称量,在5公斤荷重下具有毫克级的灵敏度。装置内部研制有试样含氧量给定器及自动除法器电路,实现\参数输入\及\自动运算\的目的,对高温还原反应全过程作自动记录,在仪器终端记录绘画出\还原度-时间\函数曲线。曲线尺寸为200×180毫米,还原度测定误差为0.5%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12.5KB 文档页数:43
本章主要阐述保险经营的特有原则:保险利益原则、最大诚信原则、近因原则、损失补偿原则、代位求偿原则和分摊原则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0.99MB 文档页数:37
第一节 氧化还原平衡 第二节 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第三节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第四节 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指示剂 第五节 氧化还原滴定前的预处理 第六节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方法 第七节 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1.63MB 文档页数:62
环境艺术设计的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 2、系统和整体的原则 3、尊重环境自在的原则 4、科学、技术与艺术结合的原则 5、创建时空连续的原则 6、尊重民众、树立公共意识的原则 7、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44.5KB 文档页数:42
阐明管理主体的涵义、规定、系统、工作效率。 阐明管理客体的涵义、形式、属性、特殊性。 管理主体与管理客体的关系。 系统介绍管理理论的历史发展。 阐明系统原理、分工原理、弹性原理、效益原理、激励原理、动态原理、创新原理、可持续发展原理。 管理基本方法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69.91KB 文档页数:41
实验一 ICE调节器的整机特性调校原则 实验二 IRV记录仪的调校原则 实验三 SLPC调节器编程的调校原则(设计性) 实验四 YS170 调节器的结构认识和显示操作调校原则(综合性) 实验五 YS170 调节器编程的调校原则(设计性) 实验六 气动调节阀流量特性的调校原则(综合性) 实验七 CS3000 集散控制系统反馈控制功能组态的调校原则(设计性) 实验八 CS3000 集散控制系统顺序控制功能组态的调校原则(设计性)
首页上页117118119120121122123124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226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