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576)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44.5KB 文档页数:136
商品与劳务的供给者是企业(Firm)。 在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的企业,其行为是适应性的和可分析的。 简单的分析中,认定其行为目标是利润最大化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90.5KB 文档页数:86
按可能的运算为标致,可分为: (1)定类变量:=(是)或≠(不是); (2)定序变量:=(是)或≠(不是)>(偏好)或<(不偏好)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13.5KB 文档页数:15
解释消费者行为 1、消费者偏好 2、预算约束 3、消费者选择 简单地说,就是已知消费者偏好和收入,消费者如何选择商品组合使自己满足程度最大化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9.5KB 文档页数:2
下面这个故事摘自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社会学家茶座》2003 年第 4 期,作者是庄朝晖。这个故事蕴含着丰富的博弈论思想,也可 以从中看到一个社会是如何陷入“囚徒困境”的。 有几个朋友凑成一桌饭局,酒酣耳热之际,席间上来了一条鱼。 诸位朋友正互相谦让,一阵妖风吹来,灯灭了。在一片沉寂之中,突 然听得数声惨叫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7.5KB 文档页数:2
1.假定在无差异曲线上的斜率-200时,消费者达到消费者均衡。如果消费 dz z 者收入为60元,p2为6元,py为3元,那么对z和y的均衡需求量为多少?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7.51KB 文档页数:4
(五)我国课程改革的动向及趋势: 1、课程行政管理体制上开始打破“集权制”的绝对支配地位; 2、在课程目标、内容、组织、结构等方面大胆借鉴国际先进经验; 3、不足:理论知识薄弱;课程价值观有待与国际接轨;把课程改革视为教材改革趋势: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27.51KB 文档页数:4
实践模式 美国课程专家施瓦布(j.j.. Schwab)从1969年 发表《实践1:课程的语言》一文后,确立了课程 研究的“实践模式”。它主要针对传统的“理论的” 课程探究模式而提出的。基本思想: 指导学校教育改革的理论是“复数而非“单数”; 课程问题主要应解决“应该教什么”和“应该学 什么”的问题,因此,问题解决的方式应主要是实 践的推理,而非逻辑的推理;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93.01KB 文档页数:9
(二)经验的选择 泰勒选择学习经验的一般原则: 第一,学生必须具有使他有机会实践这个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的经验。 第二,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由于实践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而获得满足感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11.01KB 文档页数:9
主要教育观: 第一,人性可易论。杜威:“如果人性是不变 的,那么,就根本不要教育了,一切教育的努 力都注定要失败了。” 第二,儿童发展观。生长、发展和生活是相 通的。杜威:“所谓发展,就是将能力引导到 特别的渠道,如养成各种习惯,这些习惯含有 执行的技能、明确的兴趣、以及特定的观察和 思维的对象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2.51KB 文档页数:7
第五讲课程的定义 对课程涵义的不同认识实际上代表着不同的课程价值观。 1、课程即教学科目(传统的课程观)我国古代的:礼、乐、射、御、书、数西方的:文法、修辞、逻辑、几何、天文、音乐
首页上页120121122123124125126127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576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