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506)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61.61KB 文档页数:10
本文讨论了用“平面压缩”试验法测定金属材料变形抗力时的一些影响因素,提出了简化的试验步骤,并用有限单元法对平面弹塑性压缩过程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可以通过简单拉伸试验取得必要的数据,用理论计算方法求得不同压下率时计料的变形抗力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3.5KB 文档页数:1
(三)用标准滴管测试相同容积的不同液体的滴数比较 1.方法步骤 (1)用滴管吸取纯化水,滴入10ml的量筒中每分钟约60~80滴,每次收集2ml,记录滴数,重复二次。将实验结果填入表1-2中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20.6KB 文档页数:7
报导了纯锰橄榄石的合成及鉴定。这种合成的纯锰榄橄石在室温时可以被盐酸,硫酸完全分解。由量热法测得此锰橄榄石和稀盐酸反应时放出(169±3.5)kJ.mol-1的热。这个由实验测得的反应热与按文献数据算出的H2180值相近。由测得的反应热值算出的Mn2SiO4的品格能是-8045kJ.mol-1,SiO44-g的水合焓是-4439.3kJ.mol-1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36MB 文档页数:52
掌握分布函数的概念和麦克斯维速率分布律,能理解三种特殊 的速率并理解其物理意义,理解分布函数的统计规律性,从而理解 力学规律和统计规律的区别,了解测定分子热运动统计规律的实验 方法和原理,掌握自由度的概念和能均分定理,掌握气体的内能的 含义,导出理想气体的内能公式,了解经典理论热容量表述的局限 性。 重点:分布函数的规律性及其特点,统计平均的一般方法,三个速 率,碰撞数,能均分定律,理想气体的内能包括两个热容量。 难点:分布函数的规律及其特性,统计平均的一般方法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49.4KB 文档页数:6
针对密度聚类算法对邻域参数设置敏感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密度的模糊自适应聚类算法.算法在无需预先设置聚类数以及邻域参数的情况下,可以自适应地根据样本间距离关系确定邻域半径得到样本密度,并根据样本密度逐渐增加聚类中心.为了保障聚类结果的正确性,同时提出一种新的模糊聚类有效性指标以判断最佳聚类数,消除了密度聚类算法对参数的敏感性.用UCI基准数据集进行实验,发现本文算法在对数据进行聚类时,聚类质量较原始密度聚类算法在准确性和自适应性方面均有显著提高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22.59KB 文档页数:9
由于时间序列数据具有高维度、动态性等特点,这就导致传统的数据挖掘技术很难有效的对其进行处理,为此,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维时间序列形态特征的相似性动态聚类算法(similarity dynamical clustering algorithm based on multidimensionalshape features for time series,SDCTS).首先,提取多维时间序列的特征点以实现降维,然后,根据多维时间序列的斜率、长度和幅值变化的形态特征定义了一种新的时间序列相似性度量标准,进而提出无需人为给定聚类个数的多维时间序列动态聚类算法.实验结果表明,与其他算法相比,此算法对时间序列具有良好的聚类效果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8.5KB 文档页数:11
(一)远程教育辅导教师基本条件(要求) 1.熟练掌握C语言及其调试开发环境; 2.具有用C语言编写调试中等规模以上(数百行源码)程序的经验; 3.掌握《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有关的知识,具有较好的算法设计和分析的能力;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82.32KB 文档页数:8
针对难处理的鲕状高磷铁矿,提出了首先采用高气化性生物质木炭制备含碳球团,然后通过直接还原-高温熔分的方法,成功实现了该铁矿的除磷提铁.直接还原实验采用管式炉.考察了还原温度、生物质木炭加入比例(碳氧摩尔比)和气氛等条件对样品还原行为的影响,并确定了适宜的还原条件为温度1373 K、配碳量0.9、时间15~25 min以及气氛PCO2/PCO=1:1.在此条件下,样品的金属化率和残碳质量分数分别在75%~80%和0.69%~0.11%的范围内.通过对该金属化球团的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发现:还原后样品中的主要物相为金属铁、磷灰石和硅酸三钙;磷没有被还原而仍以磷灰石的形式存在于脉石中.高温熔分实验采用Si-Mo棒高温箱式炉.实验结果得到磷质量分数为0.4%的铁样.在熔分体系中进一步添加相对质量为2%~4%的Na2CO3,可以得到磷质量分数在0.3%以下的铁样.基于以上分析,证明了采用生物质木炭用于高磷铁矿的除磷提铁是可行的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3MB 文档页数:9
应用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对高温条件下物体面内位移场进行快速、高精度测量.采用532 nm面阵激光作为照明光源配合532 nm窄带滤波与可调式衰减片组成的光学处理系统,很好地解决了高温情况下成像难题.介绍了人工散斑的制作方法,采用耐1000℃高温的高温墨作为散斑的制作原料,制作了可在1000℃高温情况下清晰的利于图像相关计算的散斑图.搭建了高温条件下物体面内位移的检测系统,分别做了常温下亮度不同的千分尺移动位移检测实验和喷灯对钢板持续局部加热到1000℃热变形场的测量实验.实验结果证明本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强、计算精度高以及便于实现的优点,可用于常温及高温条件下物体位移或变形场的测量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29MB 文档页数:50
本专题以上海市“青浦实验”的新世纪行动为例,采用课堂测评视角变迁、学生能力目标测试及因素分析等方法,探讨20年前后数学教学水平演变的现实,及其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继而通过若干课例研究,讨论课堂上学与教的不同方式,以及实现优质数学教学所需的教师专业化对策
首页上页138139140141142143144145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506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