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52)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762.5KB 文档页数:278
第一章 政治与政治学 第二章 国家与阶级 第三章 国家的历史类型与变革 第四章 资本主义国家 第六章 国家形式 第五章 社会主义国家 第七章 国家机构 第八章 国家政权与民族问题 第九章 政党和政党制度 第十章 政治团体 第十一章 政治文化 第十二章 政治发展 第十三章 中国的政治文明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7.56MB 文档页数:33
1、中国明、清时期城市的时代特征 2、商业资本对城市的改造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1MB 文档页数:105
• 第一节 伤痕文学、反思文学、改革文学和知青小说 • 第二节 改革文学和乡土叙述 • 第三节 风俗文化小说与寻根文学 • 第四节 文学探索与先锋小说 • 第五节 都市生态与新写实小说 • 第六节 女性主义写作 • 第七节 通俗小说-王朔的小说创作 • 第八节 历史小说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44KB 文档页数:35
一、教学目的: 1、了解有关茶的历史,茶人,茶事; 2、了解日本茶道、陆羽和其《茶经》、名人与茶; 3、了解目前流行的茶事活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42MB 文档页数:49
一、古村落的概念 古村落指的是至今已有五六百年历史的村寨, 他们大多由一个庞大的家族组成,有创业始祖的 记载和传说,有家族兴衰的记载,有古老祖传的 遗训族规,一脉相承的大一统的文化形成强大的 家族凝聚力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2.02MB 文档页数:249
第一章设计美学概念论 第一节设计美学的命名问题 第二节设计美学的撰写历史 第三节设计美学应如何讲述 第二章设计审美现象论/25 第一节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 第二节设计审美形象化现象 第三节景观社会与设计认同 第三章设计审美要素论 第一节最本质的审美要素:功能美 第二节最基础的审美要素:材料美 第三节最直观的审美要素:形式美 第四章设计审美表现论 第一节设计审美表现的基本范式 第二节设计审美表现的形式问题 第三节设计审美表现的变通法则 第五章设计审美心理论 第一节设计审美心理要素 第二节视觉审美感知要素 第三节设计审美接受心理 第六章设计审美历史论 第一节设计审美历史的特色彰显 第二节设计审美历史的制约因素 第三节设计审美历史的发展规律 第七章设计审美文化论/178 第一节设计艺术的文化生成 第二节设计艺术的西方模式 第三节设计艺术的中国模式 第四节设计艺术的印度模式 第五节设计艺术的伊斯兰模式 第八章设计审美趋势论 第一节全球化语境中设计艺术的美学取向 第二节当代中国城市景观设计的美学取向 第三节消费社会语境包装设计的美学取向 第四节新媒体语境中动漫艺术的美学取向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38MB 文档页数:254
公正论 起点平等如何可能 公正、价值理性与反腐败 公正为道德之基 拒绝“原始积累” 我们不能“超越”什么?——关于“夹攻中的诺齐克” 关于“抑兼并”与“不抑兼并” 评“寻租理论”与“倒U模型”——关于转型期政治经济学的若千札记 “叶启明现象”辨析——国有资产产权政革中的“自购自”问题 价值替代还是物质替代?——关于桑巴特-哈林顿之争的断想 不要民粹主义,但不能不要“人民” 少些“精神贵族”,多些“贵族精神” 公正、社区和谐与乡村发展 “好望”降临好望角——南非种族和解进程评述之一 圣雄人格与和解进程——南非种族和解进程评述之二 世说新语补 文化决定论的贫困 “范式危机”还是前范式危机? 自由主义与民族主义的契合点在哪里? 关于“新蛮族征服论”与拯救文明之 “中国人不是神,也不是猴子”——评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 什么是“农民”?——“农民”定义古今中外谈 宗族文化与个性解放——农村改革中的“宗族复兴”与历史上的“宗族之谜” 城乡壁垒话沧桑 农民流动:良性循环还是恶性循环? 中国城乡关系中存在着所谓“二元结构”吗? 农民学,回答什么问题? 合作制与“传统集体主义”的二律背反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21MB 文档页数:159
第一章 五四文学的兴起与发展 第一节 文学革命的兴起与发展 第二节 外来文艺思潮的影响 第三节 新文学社团与流派 第四节 20年代文学论争 第五节 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 第二章 文化巨人——鲁迅 ❖ 大视野下概述对鲁迅的评价 ❖ 鲁迅的创作道路及《呐喊》、《彷徨》 ❖ 说不尽的阿Q ❖ 故事新编 ❖ 《野草》与《朝花夕拾》 第三章 20年代的小说(二) 第一节 20年代小说概述 第二节 “问题小说”作家 第三节 主观抒情小说家—郁达夫 第四章 20年代新诗 第一节 概述 • 新诗的诞生—“五四”新诗运动 • “尝试”中的新诗—早期白话诗 • 胡适《尝试集》及早期诗人 • 闻一多、徐志摩为代表的前期新月派 • 象征派诗歌 第二节 徐志摩 闻一多 第六章 20年代的戏剧 第七章 20年代丰富绚烂的散文 第八章 30年代文学思潮 ◼ 革命文学运动与思潮 ◼ 文学论争 ◼ 人文主义文学思潮 第九章 三十年代小说 第十章 茅盾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4MB 文档页数:402
本书力图从学术研究的角度出发,对中国古代政治权术进行一次初步的剖析批判和清理总结,以剔除封建性的糟粕,达到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所说过的“了解了历来的德意志的唯心主义是完全错误的以后,就必然归趋于唯物主义”的目的,即帮助青年更好地继承和弘扬古代优秀文化遗产,进一步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 第一章 政治实践与道德观念的冲突——权术界说 第二章 历史上的权术与权术的历史——权术发展的历程 第三章 皇袍加身与王冠落地——论政变之术 第四章 独夫与朋党——论驭臣之术 第五章 “王道”与“霸道”——论愚民之术 第六章 “吮痈”与“乐谀”——论谄媚之术 第七章 图强与示弱——论韬晦之术 第八章 “明枪”与“暗箭”——论谗毁诬陷之术 第九章 派别的争斗与争斗中的派别——论阿附结党之术 第十章 “舌战”中的政治与政治中的“舌战”——论游说狡辩之术 第十一章 “流血的政治”与“不流血的战争”——兵家权谋对政治权术的影响 第十二章 “奇货可居”与“金钱政治”——经商之道对政治权术的渗透 第十三章 狡黠的智慧与智慧的堕落——理论思维对政治权术的作用 第十四章 人生舞台上的悲剧与喜剧——权术争斗中的人物心态及其命运 第十五章 “奇葩”与“沃土”——封建专制与政治权术的关系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54MB 文档页数:491
中国史学的更新,既需要改造传统史学,也需要以科学 的眼光与求真的精神,重新审视并借鉴域外史学的一切优秀 的遗产。从新时期域外史学的引入及其对我国史学的实际影 响来看,这里的“域外”主要指的是西方史学。 在世界史学发展的长河中,西方史学与中国史学一样,也 以其丰富的遗产与源远流长的传统而独树一帜,对后世的世 界史学文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此说来,西方史学之引进, 不仅为更新中国的传统史学增添了一种活力,而且也有可供 我们吸取有价值的学术成果,这于我们进一步加深对历史学 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对建设中的我国马克思主义新史 学都是不无裨益的
首页上页910111213141516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52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