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469)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00.64KB 文档页数:7
采用Cu-CuSO4-16%H2SO4浸泡实验、双环电化学动电位再活化(DL-EPR)法和动电位交流阻抗(DEIS)研究了不同热处理状态00Cr12Ti在0.1 mol·L-1 H2SO4+0.0001 mol·L-1 KSCN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1000℃保温2 h的试样发生敏化,650℃保温2 h的试样不发生敏化.不同热处理状态主要影响合金的再活化过程,对合金的活化过程影响很小.在再活化过程中,对于1000℃保温2h试样,容抗弧显著减小而后逐渐增大,且低频区出现负阻抗,发生钝化膜的破裂和修复;而650℃保温2 h试样钝化膜相对稳定,没有发生钝化膜破裂和修复.发生晶间腐蚀后,1000℃保温2 h试样电荷转移电阻(Rct)明显小于650℃保温2 h试样的钝化膜电阻(Rp),这是由敏化试样发生局部腐蚀造成的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00.76KB 文档页数:5
Rh在紫外激发区间有着较强的表面增加拉曼散射(SERS).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RhCl3溶液中Rh3+在Au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行为,用恒电位阶跃法在Au基底上制备了Rh沉积层,并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及电化学方法对得到的沉积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所选择的电位下用电沉积方法能够在金表面得到均匀的Rh沉积层,该沉积层保持了金属Rh原有的电化学特性.采用电化学方法通过先粗糙Au电极再沉积Rh的策略,可以制备粗糙的Rh表面作为紫外SERS基底.拉曼光谱实验表明,以吡啶为探针分子,该基底具有很好紫外SERS活性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59KB 文档页数:56
第一节 绪论 第二节 氧化还原反应 一、电极电位 二、条件电位及影响因素 三、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四、氧化还原反应的速度 第三节 氧化还原滴定 一、滴定曲线 二、指示剂 三、氧化还原预处理 第三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用 一、碘量法 二、KMnO4法 三、K2Cr2O7法 四、其他氧化还原方法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18.06KB 文档页数:6
用X射线衍射和动电位扫描方法研究了热浸镀锌钢板镀层织构、相分布和耐蚀性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镀锌层中纯锌相的主要织构组分为{0002}基面织构,当镀锌层厚度增加时,纯锌相中{0002}基面织构密度水平增加,纯锌相自腐蚀电位升高、腐蚀电流密度减小以及耐蚀性增加.X射线衍射分析电化学剥离后的铁锌相,结果表明,镀锌层由纯锌相和合金相组成;电化学实验表明,镀锌层各相耐蚀性不同,合金相的耐蚀性高于纯锌相的耐蚀性,且Fe-Zn合金相的耐蚀性随铁含量的增加而增加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81.25KB 文档页数:6
研究在湿式磨矿条件下,十二胺和油酸钠作为捕收剂时,锆球和铁球作为磨矿介质对典型硅酸盐矿物浮选的影响。通过对矿物表面动电位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检测,分析磨矿介质对硅酸盐矿物浮选影响的机理。研究表明:十二胺作为捕收剂,低于最佳浮选pH值时,锆球湿磨锆英石、绿柱石、锂辉石和石英的浮选回收率均高于铁球湿磨,pH值继续升高,锆球湿磨和铁球湿磨这四种硅酸盐矿物的浮选回收率相近;在pH值2~12范围内,锆球湿磨和铁球湿磨长石的浮选回收率相近;油酸钠作为捕收剂,相同pH值条件下,锆球湿磨锆英石、绿柱石、锂辉石、长石和石英的浮选回收率大多低于铁球湿磨。检测结果表明:锆球湿磨时,低于最佳浮选pH值条件下,锆英石、绿柱石、锂辉石和石英表面电位低于铁球湿磨,因而十二胺作为捕收剂时这四种矿物的浮选回收率高于铁球湿磨;铁球湿磨时,油酸钠作为捕收剂,锆英石、绿柱石、锂辉石、长石和石英表面Fe含量明显增加,对这五种矿物起到活化作用,因而浮选回收率高于锆球湿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04.5KB 文档页数:19
(1)叠加法改善信号质量的统计学依据 (2)诱发脑电、希氏束电位和运动电位的叠加方法 (3)用自相关法检测外周神经放电中的周期性信号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38.41KB 文档页数:7
以十二胺为捕收剂,木薯原淀粉、取代度为0.026和0.21的羧甲基淀粉和取代度为0.0065和0.055的磷酸酯淀粉作为抑制剂,考察了赤铁矿与石英的可浮性,重点研究了基团取代度对变性淀粉抑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原淀粉、取代度0.026的羧甲基淀粉和取代度0.0065的磷酸酯淀粉对赤铁矿有良好的抑制作用,而取代度0.21的羧甲基淀粉和取代度0.055的磷酸酯淀粉对赤铁矿的抑制能力较弱;原淀粉和取代度0.026的羧甲基淀粉对石英有较强抑制作用,其他3种淀粉对石英抑制能力较弱.可见,低取代度的磷酸酯淀粉,在赤铁矿阳离子反浮选脱硅中可作为较高选择性的抑制剂.Zeta电位测定结果表明,特征基团取代度相对较高的变性淀粉,与赤铁矿和石英作用后,矿物Zeta电位负值较大.变性淀粉的取代度越高,其伸展向溶液中荷负电的基团越多,使阳离子捕收剂通过静电作用吸附于矿物表面,减弱了变性淀粉的抑制能力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14MB 文档页数:227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功能学科实验概述 第二节 实验室守则 第三节 实验报告 第二章 常用实验动物简介 第一节 常用实验动物的生物学特性 第二节 常用实验动物的品系 第三节 实验动物保护 第三章 动物实验基本技术 第一节 选择动物的一般方法 第二节 实验动物编号的标记方法 第三节 实验动物的捕捉和固定 第四节 实验动物的麻醉方法 第五节 实验动物常用手术方法 第六节 实验动物的采血方法 第七节 实验动物的给药途径和方法 第八节 实验动物的处死方法 第四章 实验室常用仪器、设备及手术器械 第一节 生物信号处理系统 第二节 生物信号传感器 第三节 功能学科实验常用仪器和设备 第四节 常用手术和实验器械 第五章 功能学科实验 第一节 神经、肌肉、感官系统实验 实验11 神经干动作电位电生理实验 实验12 骨骼肌的单收缩与复合收缩、神经肌接头兴奋的传递 实验13 诱发脑电实验 实验14 耳蜗微音器电位 实验15 有机磷中毒机理、症状及药物治疗 实验16 用热板法观察哌替啶等药物对小鼠的镇痛作用 第二节 心血管系统实验 实验21 心血管活动调节及药物的影响 实验22 某些因素和药物对离体蛙心活动的影响 实验23 心肌兴奋性的变化及蛙心起搏点的确定 实验24 药物对哇巴因诱发豚鼠心律失常的保护作用 实验25 在位兔心脏生理性调节及离子、药物的作用 实验26 家兔失血性休克 实验27 家兔高钾血症 实验28 家兔实验性缺血-再灌注损伤 实验29 左心室内压分析 实验210 急性右心衰竭 第三节 呼吸系统实验 实验31 呼吸调节及药物影响 实验32 缺氧 实验33 家兔急性呼吸衰竭 第四节 血液系统实验 实验41 血液凝固 实验42 红细胞渗透脆性 实验43 家兔实验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第五节 消化系统实验 实验51 胆汁分泌的调节 实验52 消化道平滑肌生理特性及药物对离体肠段的作用 第六节 泌尿系统实验 实验61 神经、体液和药物等因素对尿生成的影响 实验62 急性肾功能衰竭 第七节 人体功能实验 实验71 感觉器官生理实验 实验72 人体血压、心脏和肺功能测定 实验73 人体心率变异性分析 第八节 其它实验 实验81 药物半致死量(LD50)测定 实验82 水杨酸钠半衰期的测定 实验83 纳洛酮的催促戒断反应及药物的预防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83.4KB 文档页数:5
利用直流四电极法测量了不同含水量条件下的大港土电阻率,其电阻率随含水量增加而降低.在测量中发现当外加电位梯度比较小时,所计算的电阻率ρ值相对较大;随着外加电位梯度增加,其电阻率逐渐减小,并最终趋于一个稳定的数值,特别是在含水量比较低的情况下,这种变化更为明显.提出了一个土壤导电模型,利用等效电路的方法对土壤的导电性进行了讨论:在含水量较低时,主要是孔隙水液相和固/液界面上的交换性离子导电;在高含水量条件下,土壤主要是通过孔隙水液相导电,固/液界面上的交换性离子导电可以忽略不计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17.84KB 文档页数:4
采用动电位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研究了癸二酸二异辛酯在模拟混凝土孔隙液中对钢筋的保护作用.癸二酸二异辛酯的加入导致混凝土钢筋的腐蚀电位正移,对钢筋的阳极电化学过程有抑制作用.其缓蚀效果随癸二酸二异辛酯浓度增加而增加,当癸二酸二异辛酯的浓度为2%时,对含有400mg/L Cl-的混凝土模拟液中钢筋电极的缓蚀效率为78.5%.氯离子含量是影响钢筋腐蚀性能和癸二酸二异辛酯阻锈剂作用的重要因素.癸二酸二异辛酯能够在钢筋表面形成沉淀性保护膜
首页上页1213141516171819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469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