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635)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7KB 文档页数:9
中国传统文化在一个半封闭的北温带大陆得以滋生发展,其物质生产方式的 主体是农业自然经济,社会组织以宗法制度和专制政体为基本形态,而周边则为 后进民族所环绕。这样一种特定的生态环境,使中国文化形成富于特色的性格 对中国文化特征进行探讨的学者,较早者当属现代思想家、现代新儒家著名 代表人物梁漱溟先生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78KB 文档页数:94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社会经济制度与经济运行的一般原理 第三章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及其发展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10KB 文档页数:31
环境问题是指由于自然或人类活动使环境质量发生变化,从而带来不利于人类生产、生活和 健康的结果,其重要特点就是从局部地区的环境污染向全球性环境问题发展。当前人类面临的环 境问题很多,很难区分哪些是最重要的。本章把主要的环境问题划分为全球(大气)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问题及社会环境问题三部分分别进行介绍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07KB 文档页数:55
隋代至盛唐时期,道教的发展进入一个相当重要阶段。在这个历史时期,老子崇拜成为 道教思想发展的主流;该时期的封建统治者出于稳固社会之需要,在思想上采取儒、道、释 “三教并用”的政策,从而推动了各自的学术探索。在这个时期中,道经大量增加,著名道教学者辈出,他们所提出的一些思想观念在哲学史上也具有一定影响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06.5KB 文档页数:36
韩愈、李翱是中唐时代提出儒家道统问题 的重要人物。他们奉儒家为“正统”力斥“异 端”。中唐之际,随着社会时世的变化,儒家 的“道统论”为一时的思想潮流。在韩、李的 时代,儒家重新崛起是农业型社会在当时的条 件下进一步向前发展的必然。韩愈较为注重剖 析社会时弊和探究人生哲理,而李翱则从《中 庸》等先儒的形上之学典籍里面汲取思想资源 以回应佛学的挑战,为宋明儒者的理路启迪其 端。韩、李二人在哲学上的共同特点是,围绕 人性之辩展现他们对儒学的理解与阐释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27KB 文档页数:35
中国哲学发展到宋代,进入了一个综合的 时期,使得儒、释、道三家的融合成为主要趋 势。于是,中国古代哲学进入了融儒、释、道 为一体的理学时代。然而,封建社会逐步迈入 衰落时期,理学被僵化成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 工具。明朝中后期对理学的反叛自然包括对封 建专制统治的批判,这一过程始于明代的王守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33KB 文档页数:61
在宋明理学的发展过程中,与朱熹理学对 立的心学,始于南宋时的陆九渊,形成于明代 的王守仁。虽然王守仁的学说与陆九渊有着一 定的差异,但他们都以“心”为本体,学术界 统称为陆王心学,该学派的形成不仅有社会思 想的大气候,而且与程朱理学也存在某种相互 刺激的关系。因此,我们探讨陆王心学不能孤 立地进行,而应该联系程朱理学一起加以考察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33.5KB 文档页数:10
1、本篇讲述共五章 分别是 第一章 人类与管理 第二章 管理思想的发展 第三章 管理的基本原理 第四章 管理的基本方法 第五章 道德与社会责任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67KB 文档页数:84
一、了解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及主要的信息系统; 二、掌握数据分析技术的发展过程及主要手段; 三、认识信息系统对组织结构与社会的影响; 四、掌握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及内容; 五、认识和理解信息道德概念及主要内容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3.5KB 文档页数:9
现行的《化学课程标准》规定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技能,能力、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个方面,随着教育的发展,对此三项目标的意义的认识也逐步地深入,从仅仅注重知识和技能的教 学转变到注重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的培养。同时,社会的发展和创造型人才的培养也需要课堂教学 目标注重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设计
首页上页148149150151152153154155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635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