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365)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18.42KB 文档页数:7
通过分析生物质合成气气氛下,不同组分复合球团(添加和未添加生物质)的还原速率、还原度、表面微观结构和失重变化规律.对球团中添加生物质的作用机理以及含生物质球团还原过程的限制性环节展开研究.添加生物质的复合球团表面结构比无生物质球团疏松,孔隙率高,有利于后续还原的热质传递,增加产物还原度,降低反应活化能;复合球团的还原以收缩核方式进行,在1123~1323K温度范围内,界面化学反应是两种球团还原反应的主要控速环节;添加生物质后,有利于界面化学反应的进行.使得球团的还原表观活化能由95.448kJ·mol-1降低到68.131kJ·mol-1.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3MB 文档页数:8
对生物质松木锯末和烟煤还原焙烧高铁拜耳法赤泥进行对比试验研究,包括还原温度、还原时间、还原剂用量对还原效果的影响.生物质松木锯末还原高铁拜耳法赤泥所需还原温度低而且还原时间短最终还原效果较好.试验通过热分析和X射线衍射、动力学研究结果揭示出生物质松木锯末中低温还原高铁拜耳法赤泥机理.同时确定了生物质松木锯末中低温还原的最佳还原条件.研究表明生物质松木锯末为赤泥质量分数的20%,还原温度为650℃,还原时间为30 min可将赤泥完全磁化.生物质松木锯末热重试验分析表明250~375℃温度区间为锯末热解的主要阶段,350℃左右热解速率达到最大,450℃后热解反应趋于平缓;烟煤热重试验表明300~700℃温度区间为烟煤热解的主要阶段,450℃左右热解速率达到最大,650℃后热解反应趋于平缓.动力学研究表明锯末在300~400℃区间热解表观活化能比烟煤热解表观活化能要低很多,说明在此温度范围内锯末比烟煤更加容易发生热解反应.生物质能够中低温还原高铁拜耳法赤泥,还原温度比煤基还原的还原温度低200℃左右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55.73KB 文档页数:12
探究了菌渣的水热液化转换成生物油燃料的过程。结果表明,抗生素菌渣在260 ℃、保留时间是135 min时,获得最大的生物油产率(28.01%)。通过6种不同的催化剂进行催化,加入催化剂后,生物油产率最大的是Na2CO3(36.06%)和NaOH(36.31%)。碱催化的生物油的含氮化合物的质量分数在41.16%~49.74%之间,而酸催化产生的生物油含氮化合物的量在57.62%~59.32%之间。通过调节催化剂Na2CO3、NaOH的添加量发现,在投加量为8%时,生物油含氮量均最低,Na2CO3和NaOH催化产生的生物油组分的含氮化合物质量分数分别为29.12%和35.67%。在催化剂投加量为10%时,对氧的脱除效果都最好,分别为32.12%和29.02%,此时产生的生物油的热值达到最大(达到33.3220和34.7320 MJ?kg?1)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96KB 文档页数:25
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根据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可以将生物分为 非细胞生物:包括病毒、噬菌体(细菌病毒),具有前细胞 形态的构成单位; 细胞生物:以细胞为基本单位的生物;根据细胞核和遗传 物质的存在方式不同又可以分为 o真核生物( eukaryote):(真核细胞)原生动物、单细胞藻 类、真菌、高等植物、动物、人类 o原核生物( prokaryote):(原核细胞)细菌、蓝藻(蓝细菌)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8.5KB 文档页数:10
第一节园艺植物生物学调查的意义 园艺植物生物学是栽培和育种的理论基础。生物学调 查是指调查园艺植物在年周期和生命周期中,生长与发育 及形态结构,各器官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和功能,与环 境条件和栽培技术的关系以及产量形成等等。 园艺植物生物学调查法是研究园艺植物生物学及各类 试验研究的基础,是探讨园艺作物生物学的方法,无论是 园艺植物资源搜集、遗传育种、品种或砧木区域试验、丰 产试验等,都离不开园艺植物的生物学调查。因此,它是 园艺植物科学试验的基本方法之一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14MB 文档页数:49
第一节 环境与生态因子 一、环境与生态因子的概念 二、生态因子的分类 三、生态因子作用的几个特点 第二节 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基本原理 一、生物对生态因子的耐受限度 二、生物对多种生态因子耐受性之间的相互关系 三、大环境和小环境对生物的不同影响 四、生物对生态因子耐受限度的调整 五、内稳态和非内稳态生物 六、生物保持内稳态的行为机制 七、适应组合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62.5KB 文档页数:182
绪论 昆虫纲在生物(动物界)中的地位 在地球表面的生物圈内,已知大约生活着200多万种形形色色 的生物,这些生物按照现代生物科学的意见可划分为六大类群 病毒界 原核生物界 原生生物界 植物界 真菌界 动物界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55.5KB 文档页数:16
1.1 生物传感器概述 生物传感器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研究和工程技术领域,它与生物信息学、生物芯片、生 物控制论、仿生学、生物计算机等学科一起,处在生命科学和信息科学的交叉区域。它们 的共同特征是:探索和揭示出生命系统中信息的产生、存储、传输、加工、转换和控制等 基本规律,探讨应用于人类经济活动的基本方法。生物传感器技术的研究重点是: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9KB 文档页数:14
一、生物化学的的概念: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是利用化学的原理与方法去探讨生命的一门科学,它是介于化学、生物学及物理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 二、生物化学的发展: 1.叙述生物化学阶段:是生物化学发展的萌芽阶段,其主要的工作是分析和研究生物体的组成成分以及生物体的分泌物和排泄物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24MB 文档页数:152
一、学科专业基础课 1有机化学 2有机化学实验 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二、专业核心课程 1生物化学 2生物化学实验 3细胞生物学 4分子生物学 5生化分离与分析技术 6生物制药 7生物信息学 三、专业方向课程 1食品营养工程 2细胞工程 3酶工程 四、专业选修课程 1课题设计与论文写作 2生物专业英语 3绿色工程概论 4生物医学工程概论 5生物工程设备 五、实践性教学环节 1毕业论文(设计) 2毕业实习
首页上页1314151617181920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365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