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40)
文档格式:PPS 文档大小:247.5KB 文档页数:43
概述 氧化还原平衡和反应速率 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氧化还原滴定中的指示剂 高锰酸钾法 碘量法 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84MB 文档页数:9
在青岛典型的工业海洋大气环境下,进行硼硫酸阳极氧化6061铝合金与不同表面状态的30CrMnSiNi2A结构钢偶接件的户外大气暴露试验,通过电化学测试、腐蚀产物分析、力学性能检测、断口分析等,研究了偶接件中阳极氧化6061铝合金的腐蚀规律与机理.结果表明:经1 a户外大气暴露试验后,与镀镉钛结构钢偶接的6061阳极氧化铝合金力学性能最优,其强度σb和延伸率δ分别比原始试样下降6.45%和4.39%,远优于与结构钢裸材偶接的阳极氧化6061铝合金试样(分别下降10%和62.28%),略优于未偶接试样(分别下降6.77%和10.74%).沿晶腐蚀和表面点蚀是导致阳极氧化6061铝合金力学性能下降的主要原因,最严重的沿晶腐蚀裂纹深度达150 μm.青岛大气中的硫化物不仅会侵蚀试样表面形成硫酸铝,还会浸入到晶界促进沿晶腐蚀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9.31MB 文档页数:69
7.1 基本概念 7.2 氧化还原方程式的配平 7.3 高温氧化还原反应的自发性及埃灵罕姆图 7.4 水溶液中氧化还原反应的自发性和电极电势 7.5 电势数据的图示法 7.6 影响氧化还原反应的动力学因素和氧化还原反应机理 The primary concepts of redox reactions Balancing redox equations Spontaneity of redox reactions at high temperature and the diagram of llingham Spontaneity of redox reactions in aqueous solution and electrode potential Diagrammatic representations of electrode potential Influence of dynamic factors on redox reactions and mechanism of redox reactions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2.96MB 文档页数:27
氧化-还原过程伴随着火法冶金的始终。例如硫化物的氧化,铁液中各种杂质的去除等 过程都是氧化反应。炼钢过程是典型的氧化反应,本章将以炼钢反应为例,分析氧化反应过 程的特点。现代的各种炼钢方法在加热方式上虽然不同,但是去除杂质的基本过程是一样的。 大多数炼钢过程中去除杂质的主要手段是向熔池吹入氧气(或加入矿石)并加入石灰等材料 造碱性熔渣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54.62KB 文档页数:6
对具有析氧抑氯选择电催化性能的海水电解制氢用绿色环保阳极材料进行了研究.采用阳极电沉积法在Ti/IrO2基体上获得γ-MnO2氧化物涂层钛电极,在镀液中掺杂其他元素进行阳极电沉积,获得了MnV、MnCr、MnMoFe和MnFeV混合氧化物涂层钛电极.模拟海水电解实验表明,掺杂元素显著提高锰氧化物涂层钛电极析氧抑氯选择电催化性能,MnFeV电极的析氧效率达到100%,可以满足析氧抑氯选择性电催化性的要求.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掺杂后的锰氧化物电极形成了具有掺杂V、Fe的γ-MnO2相结构的混合氧化物Mn(Fe,V)O2,Mn(Fe,V)O2中金属以Mn4+、V5+和Fe3+形式存在,与氧形成了非定比化合物(Mn,Fe,V)Ox.Fe和V等掺杂元素起到细化晶粒和提高晶格畸变能的作用,有效地提高了电极的析氧抑氯电催化性能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05MB 文档页数:42
第一节 氧化还原平衡 第二节 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第三节 氧化反应速度与影响因素 第四节 氧化还原滴定原理 第六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78MB 文档页数:54
第一节 氧化还原平衡 第二节 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第三节 氧化反应速度与影响因素 第四节 氧化还原滴定原理 滴定过程 滴定突跃影响因素 根据条件电位判断滴定突跃范围 第六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06MB 文档页数:57
7.1 氧化还原反应及平衡 7.2 氧化还原滴定基本原理 7.3 氧化还原滴定中的预处理 7.4 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7.5 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07MB 文档页数:41
第五章生物氧化 一、生物氧化概念 二、生物氧化的特点 三、生物氧化的本质及过程 四、NADH和FADH2的彻底氧化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0.03MB 文档页数:131
一. 生物氧化的概念及意义 二. 生物氧化的特点 三. 生物氧化的方式 四. 生物氧化体系—呼吸链 五. 能量的释放、转移、储存及利用 六. 非线粒体氧化体系
首页上页1314151617181920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40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