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046)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20.14KB 文档页数:8
在识别动态模型基础上,计算机仿真结果与实验吻合,证明了采用机械差速器的,交直流主副双电机联合拖动的调速连轧机主传动系统具有优良的速度品质,完全满足连轧工艺要求。这是一项我国开发的,性能好且经济适用的新技术,应推广应用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3KB 文档页数:2
设计可控的计数器、寄存器、译码及显示驱动电路。 设计系统顶层电路 进行功能仿真和时序仿真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47.03KB 文档页数:8
对实际过程中的量测噪声和系统噪声进行了分析,并做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了解到它们的差别,这对利用系统辨识的方法来建模和参数估计是有益的,还提出一种交替矩阵方法,它不仅可用来进行参数估计还可用来求解病态矩阵问题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59.5KB 文档页数:49
模拟,也称仿真 计算机模拟:利用计算机,主要是利用计算 机生成随机数对管理问题、系统进行仿真, 模拟出若对管理系统进行不同的设计(如不 同数量的收银通道)、若对库存系统制订不 同的策略(如不同的库存量、订货量),其 可能之经济后果,从而帮助在各种不同系统 中或不同策略中筛选出较优的管理方案来 重点:掌握模拟技术的想法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87KB 文档页数:37
兰州理工大学:《系统仿真技术》PPT讲义课件_第4章 频域仿真建模方法学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40.5KB 文档页数:44
兰州理工大学:《系统仿真技术》PPT讲义课件_第8章 SIMULINK仿真基础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03.92KB 文档页数:16
本文根据实际数据对热连轧机组自动厚度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研究了反馈及前馈功能的控制效果。分析了反馈控制对四种外扰的控制效果,文中给出了四种外扰下7个机架出口厚度的变化曲线,结果表明,除了变化较陡的局部温降外其他扰动经反馈控制后都得到很好效果。对局部温降应用了复合控制(反馈+前馈),其中采用了只考虑厚度偏差和考虑厚度温度偏差二种前馈方案,第二种方案效果较好一些。分析了不同前馈提前量对复合控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前量过大或过小效果都不佳,存在着一个最佳提前量,在本文条件下最佳提前量为250毫秒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87KB 文档页数:17
兰州理工大学:《系统仿真技术》PPT讲义课件_第7章 间断特性的仿真建模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67.5KB 文档页数:54
兰州理工大学:《系统仿真技术》PPT讲义课件_第6章 病态系统仿真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83MB 文档页数:12
为了提高永磁同步电机的转速控制性能,克服扰动对伺服控制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趋近律和扰动观测器的滑模控制方法.设计了一种新型趋近律,以解决传统趋近律滑模面趋近时间和系统抖振之间的矛盾,提高系统响应快速性.综合考虑系统存在内部参数摄动和外部负载扰动,设计了滑模扰动观测器,并将观测值前馈补偿到速度控制器输出端;将观测器切换增益设计为扰动观测误差的函数,以削弱滑模观测值抖振.仿真结果显示,与传统趋近律相比,采用新型趋近律可有效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快速准确的跟踪速度阶跃信号;滑模观测器可准确的观测系统扰动的变化;当系统加入负载扰动时,PI控制最大转速波动值为75 r·min-1,而基于新型趋近律和扰动观测器的滑模控制最大转速波动值较小为30 r·min-1,鲁棒性更好.实验结果显示,采用基于新型趋近律和扰动观测器的滑模控制方法可以快速跟踪400 r·min-1的速度指令,调节时间为0.12 s,稳态跟踪误差为±4 r·min-1,且转速无超调;滑模观测器可准确无超调的估计系统扰动值,进一步提高系统的抗扰动性能;当电机以400 r·min-1稳速运行时,加入0.6 N·m的负载扰动,基于新型趋近律和扰动观测器的滑模控制方法最大转速波动为23 r·min-1,与PI控制相比,转速波动减小了8%.上述仿真和实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基于新型趋近律和扰动观测器的滑模控制方法可以有效抑制滑模控制系统的抖振,提高转速控制系统的鲁棒性和动态响应性能
首页上页1516171819202122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046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