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936)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09MB 文档页数:116
课程的重要性:1.古老而不可替代,因为有自身的特点。2.通过(植物)生理学的知识,才能对生命的整体有一个更好的理解。3.近年来从分子水平探讨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研究,正像当年生物化学对植物生理学一样产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影响,但因为不同学科有不同的研究具体对象和方法、有不同的研究层次,所以,分子生物学对本学科有大量渗透和帮助。但不会代替植物生理学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6MB 文档页数:7
以人造石墨为原料制备了低氧化程度的氧化石墨(MOG),并研究了具有不同极性基团和不同碳链长度的表面活性剂对氧化石墨的插层机理。通过X射线衍射(XRD)、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拉曼光谱(Raman)和Zeta电位仪对插层前后的氧化石墨进行表征,探讨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对其插层能力的影响以及表面活性剂的插层机理。结果表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主要通过其极性端与氧化石墨的羧基、羟基之间的静电吸引作用进入氧化石墨层间进行插层,其插层效果优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更容易增大氧化石墨的层间距。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则通过与氧化石墨之间形成氢键和疏水作用力来进行插层。研究表明:表面活性剂极性基团的分子大小越大,非极性端的碳链越长,其插层能力越强。上述研究成果有助于深入认识表面活性在氧化石墨层间的插层机理,同时也对氧化石墨插层改性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00.76KB 文档页数:5
Rh在紫外激发区间有着较强的表面增加拉曼散射(SERS).用循环伏安法研究了RhCl3溶液中Rh3+在Au电极上的电化学还原行为,用恒电位阶跃法在Au基底上制备了Rh沉积层,并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及电化学方法对得到的沉积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所选择的电位下用电沉积方法能够在金表面得到均匀的Rh沉积层,该沉积层保持了金属Rh原有的电化学特性.采用电化学方法通过先粗糙Au电极再沉积Rh的策略,可以制备粗糙的Rh表面作为紫外SERS基底.拉曼光谱实验表明,以吡啶为探针分子,该基底具有很好紫外SERS活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7MB 文档页数:290
(一)理论课程 1《医用化学基础》 2《医学细胞生物学》 3《系统解剖学 A》 4《组织学与胚胎学》 5《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6《医学遗传学》 7《医学免疫学》 8《生理学 A》 9《生物医学进展》 10《病原生物学》 11《病理学》 12《病理生理学》 13《局部解剖学》 14《药理学》 15《PBL 课程》 16《医学伦理学》 17《医学文献检索》 18《临床营养学》 19《中医学》 (二)实验课程 20《医用化学基础》 21《系统解剖学 A》 22《显微形态学实验 I》 23《生物分子基础实验》 24《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 25《机能实验》 26《局部解剖学》 27《显微形态学实验Ⅱ》 28《病理学》 29《医学文献检索》 30《基础医学研究方法与训练》 31《中医学》 32《医学遗传学》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1KB 文档页数:2
我们已经学习了许多内容,了解了 21 世纪临床研究面临的机会和挑战。我们现在总结 一下作为本次课程的结束。 首先,我们强调一下机会,因为我们确实可以这样说,从来也没有象今天这样,临床研 究充满了机会。理由很清楚。临床研究的全球化,部分是由国际协调计划来启动和协调,将 在全球范围内为临床研究提供大量的机会。 第二,我们有大量的分子有潜在的治疗益处。 第三,我们将拥有新的能力来检测它们的效应。新一代的检测技术可以使我们对病人和干预 方法进行评价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3KB 文档页数:3
科学领域正经历一次根本性变革,即将来临的生命科学革命的影响将远远胜 过信息学科。当代化学的一个特点就是化学研究越来越与生命现象挂钩,化学与 生命科学的交叉和互相渗透是化学发展的大趋势。本课程为化学专业本科生的必 修基础课。本课程将以蛋白质、酶、核酸、生物膜和糖的结构与功能以及代谢和 调控为主线介绍生物化学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同时介绍生命科学 中的一些最新发展,为学生今后进行与生命科学有关的研究和进一步学习打下基 础。使学生了解到生命运动的基础是生物体内物质分子的化学运动,生命科学的 发展需要更多的化学家的参与,化学的发展与生命科学紧密相关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9.87MB 文档页数:17
(1)化学反应的实质:a分子轨道在化学反应过程中进行改组,并且 涉及分子轨道的对称性;b.电荷分布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改变, 电子发生转移,在此过程中削弱原有的化学键,同时加强新的化学 键,而电子由电负性小的原子向电负性大的原子转移比较容易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89KB 文档页数:11
1. 掌握原子核外电子分布的一般规律(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四个量子数的物理意义和可能取值,核外电子排布原理,电子排布式和轨道表示式)及其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2. 了解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基本特征,s,p,d 轨道波函数与电子云的空间分布情况; 3. 了解化学键的本质及共价键键长、键角等概念; 4. 熟悉杂化轨道理论,能用该理论判定某些分子的空间构型; 5. 了解分子间力和晶体结构及对物理性质的影响; 6. 了解原子光谱和分子振动光谱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情况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8MB 文档页数:56
3.4杆系结构单元分析子程序 3.4.1单元刚度总体设计 3.4.2说明部分设计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63MB 文档页数:71
5.1 价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 5.2 杂化轨道理论 5.3 离域分子轨道理论 5.4 HMO法 5.5 离域π 键和共轭效应 5.6 分子轨道的对称性和反应机理 5.7 共价键的键长和键能 5.8 分子间作用力和分子的大小与形状
首页上页181182183184185186187188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936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