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7795)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56.5KB 文档页数:35
第一节单片机应用系统的设计过程 第二节单片机的选型 第三节单片机控制系统的仿真调试 第四节常用单片机开发系统简介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990.5KB 文档页数:8
一、选择题 1.蒸汽压缩制冷循环过程中,制冷剂蒸发吸收的热量一定制冷剂冷却和冷凝放出的热量 A大于B等于C小于 (C) 2.从制冷原理和生产应用方面说明制冷剂的选择原则。 答(1)潜热要大。因为潜热大,冷冻剂的循环量可以减小。氨在这方面具有显著的优点,它的潜热 比氟里昂约大10倍,常用于大型制冷设备。 (2)操作压力要合适。即冷凝压力(高压)不要过高,蒸发压力(低压)不要过低。因为冷凝压力 高将增加压缩机和冷凝器的设备费用,功率消耗也会增加;而蒸发压力低于大气压力,容易造成空气 漏入真空操作的蒸发系统,不利于操作稳定。在这方面氨和氟里昂也是比较理想的。 (3)冷冻剂应该具有化学稳定性冷冻剂对于设备不应该有显著的腐蚀作用。氨对铜有强烈的腐蚀 作用,对碳钢则腐蚀不强;氟里昂则无腐蚀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31.16KB 文档页数:7
柔性铰链是实现平面折展柔顺机构运动的关键部分.如何设计得到柔度好、精度高的柔性铰链一直是柔顺机构研究的关键问题.综合考虑影响平面折展机构铰链刚度和精度特性的等效弯扭及拉压刚度,以LET铰链为例,分析在不同载荷下各个参数对弯扭与拉压等效耦合刚度的影响趋势,从而提出弯扭与拉压等效耦合刚度的概念.通过大量的实例计算和分析,推导出LET铰链弯扭与拉压等效耦合刚度的经验公式.基于等效耦合刚度经验公式,对平面折展柔顺滑块机构进行分析.应用等效耦合刚度公式与不应用等效耦合刚度公式两种情况的分析结果和有限元仿真结果表明,应用等效耦合刚度经验公式的滑块位移计算精度得到很大的提高,验证了等效耦合刚度经验公式的适用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85.98KB 文档页数:7
本文旨在研究不同温度下氢气对褐铁矿还原度和还原速率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分析动力学相关问题.通过热重分析深入了解褐铁矿失水状况.使用粒度为8~12 mm褐铁矿焙烧后,分别在750~950℃五个不同温度下使用4 L·min-1 H2进行还原,并分析还原率和还原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研究发现:随着反应进行,试样还原率逐渐增大,五条还原率曲线在t>28 min后与还原温度排序一致.通过动力学研究计算得反应表观活化能E=15.323 kJ·mol-1,从而确定扩散为还原反应的限制环节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12.63KB 文档页数:7
提出了一种分数阶的对称性近似平移不变过完备小波的构造方法.首先,给出一种构造具有对称性且具有最小长度的低通滤波器方法.其次,通过拓普利兹矩阵分解法求出对应的具有近似平移不变性的高通滤波器,此方法比其他分解方法具有更低的计算复杂度.此外,利用此构造方法,也得到具有更高阶消失矩的分数阶过完备小波变换.最后,将构造出的分数阶对称平移不变过完备小波应用到轴承故障诊断中.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小波变换能有效地提取出轴承的故障特征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72.5KB 文档页数:10
离子交换反应动力学与沉淀分离相似,与萃取方法不同的是—反应速度比较慢,故反应速度对于分离效果影响比较大。 当溶液中的M与树脂内离子B发生交换反应时,其整个反应历程将经历五个阶段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97MB 文档页数:47
要求: ①地基变形:掌握力与地基变位的对应关系了解伏格特法的基本思路。 ②应力计算:掌握纯拱法和拱冠梁法。了解多拱梁法的基本原理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9.97MB 文档页数:15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教学目标:掌握灯光特效的制作方法,能够制作幻想场景。 教学重点:利用3 3DSMAX建立三维空间时,体积光、灯光特效的应用以及火焰的使用。 教学难点:灯光排除按钮的应用以及灯光的衰减调节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03MB 文档页数:7
研究了铸轧AZ31镁合金的高温拉伸性能和变形机制.在300~450℃条件下,分别以恒定拉伸速率10-3 s-1和10-2 s-1进行拉伸至失效试验,在真实应变率为2×10-4~2×10-2 s-1的范围内进行变应变率拉伸试验.当拉伸速率为10-2s-1时,试样在400℃和450℃的延伸率均超过100%;当拉伸速率为10-3 s-1时,试样在400℃和450℃的延伸率均超过200%,该条件下的应力指数n≈3,蠕变激活能Q=148.77 kJ·mol-1,变形机制为溶质牵制位错蠕变和晶界滑移的协调机制.通过光学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显示试样断口处存在由于发生动态再结晶和晶粒长大而形成的粗大晶粒,断裂形式为空洞长大并连接导致的韧性断裂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20.5KB 文档页数:77
本章主要讲解计算机的发展史、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以及数制和编码等最基础的知识。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应该掌握以下内容: ◼ 将计算机发展划分为四个阶段的标志 ◼ 计算机的主要特点及其理解 ◼ 冯·诺依曼原理和冯·诺依曼结构图 ◼ 计算机的主要技术指标 ◼ 进制及其相互转换方法 ◼ 计算机中数的表示方法 ◼ ASCII码和汉字编码 ◼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和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方向 1.1概述 1.2数制与编码 1.3计算机的应用 1.4计算机能力培养方向
首页上页192193194195196197198199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7795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