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3)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46MB 文档页数:101
12.1 概述 12.2 喷射成型 12.3 树脂传递模塑(resin transfer moulding, RTM) 12.4 模压成型 12.5 树脂膜熔渗工艺(resin film infusion, RFI)层压成型 12.6 纤维缠绕成型 12.7 拉挤成型 12.8 离心法成型 12.9 注射成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97.11KB 文档页数:6
采用紫外光暴露+冷凝的紫外加速老化试验,结合表面形貌观察测试了纳米SiO2粉体复合聚脲涂层的光老化性能,采用3.5%NaCl溶液浸泡试验测试了涂层的耐海水浸泡腐蚀性能,通过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自腐蚀电位和交流阻抗图谱等分析了不同涂层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纳米SiO2粉体显著提高了芳香族聚脲涂层的耐蚀性能,自腐蚀电位由-40mV升高至60mV,电化学阻抗模值增加了约一个数量级,涂层进入迅速老化阶段的时间延长了约120h,在3.5%NaCl溶液中的浸泡寿命提高了约600h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MB 文档页数:7
为促进超声振动拉丝的实际应用,针对不同施振方式的作用效果,建立了一套正交复合超声振动拉丝实验系统,系统由超声波驱动器、超声振动系统、拉丝模和拉丝机等组成.利用有限元法对正交复合超声振动拉丝进行仿真模拟,分析超声振动拉丝的加工机理.通过对铜丝的一系列拉拔实验,考察了在实际拉丝加工过程中,纵向振动、横向振动和正交复合超声振动对拉拔力和丝表面质量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振幅达到一定值后,正交复合超声振动的作用效果最好,能使拉丝机的张力调节周期有效延长3倍以上,减少了丝材的不均匀变形,使拉丝更趋于稳定;当拉拔速度为980 mm·s-1时,可使拉拔力减小近10%,改善了丝材表面质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1MB 文档页数:6
针对转子不平衡故障和滚动轴承微弱损伤性故障的复合故障诊断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经验模式分解的故障诊断方法,进行复合故障的耦合特征分离和轴承损伤性故障信号特征提取研究.该方法首先通过经验模式分解将复合信号分解为若干个本征模函数(intrinsic mode function,IMF);然后通过计算各IMF与原始复合信号的相关系数确定包含故障特征信息的主要成分,除去虚假分量;最后针对主要成分中的低频成分进行频谱分析提出转子故障特征,针对主要成分中的高频成分进行Hilbert包络解调提取调制故障特征,即轴承损伤性故障特征.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97.71KB 文档页数:7
采用有限压缩层地基上中厚板等参元共同作用分析程序,对CFG桩复合地基分区不均匀布桩模型进行数值计算,并与均匀天然地基模型和CFG桩复合地基均匀布桩模型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发现,采用强化核心筒区布桩、相对弱化外框架柱区布桩的不均匀布桩优化模型,核心筒最大沉降和筏板相对挠曲均明显小于均匀布桩模型,对控制核心筒部位的绝对沉降量和筏板相对挠曲效果明显.不均匀布桩模型的基底反力分布与均匀布桩模型具有明显区别,和复合土层模量分布相关性明显:核心筒周边外扩1倍板厚范围内基底反力最高,分布较为均匀,基本呈线性分布;核心筒荷载有效传递范围为核心筒周边外扩2.5倍板厚区域,核心筒周边外扩1倍板厚至2.5倍板厚区域基底反力逐步衰减;核心筒周边外扩2.5倍板厚范围以外的外框柱区域基底反力最低,分布较为均匀,基本呈线性分布;基底反力总体呈盆形分布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38MB 文档页数:105
一 概述 二 拉深变形 三 拉深件的工艺性 四 拉深件毛坯尺寸计算 十一 拉深模凸、凹模工作部分结构参数确定 五 圆筒件拉伸工艺计算 十二 常用拉深模结构 六 圆筒件拉伸工艺尺寸计算 十三 落料拉深复合模 七 圆筒件以后各次拉深 十四 带凸缘圆筒件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 八 带凸缘圆筒件的拉伸 九 带凸缘圆筒拉深工序尺寸计算 十 压边力、拉深力的计算及压力机吨位的选择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4MB 文档页数:21
例题 仿形机床中半径为R 的半圆形靠模凸轮以等 速度v0沿水平轨道向右运 动,带动顶杆AB沿铅垂 方向运动,如图所示, 试求φ=60º时,顶杆AB的 速度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4MB 文档页数:21
仿形机床中半径为R的半圆形靠模凸轮以等速度v0沿水平轨道向右运动,带动顶杆AB沿铅垂方向运动,如图所示,试求φ=60º时,顶杆AB的速度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6MB 文档页数:10
针对薄壁板材零件小圆角特征成形制造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胀压复合成形工艺.其关键工艺参数为:预成形高度、预成形凹圆角大小和终成形胀形压力与背压凸模运行速度匹配关系.预成形高度决定了终成形小圆角的材料储备,预成形凹圆角的最佳值为充液拉深时凸模圆角可取的最小值,通过理论分析给出了预成形高度和预成形凹圆角的计算方法.建立了胀压复合成形过程力学模型,通过应力状态分析给出了不同胀形压力与背压凸模运行速度匹配关系下坯料圆角区变形状况.同时基于有限元模拟和工艺试验,研究了预成形高度和终成形胀形压力与背压匹配路径对试验件成形质量的影响,验证了理论分析的准确性,并证明了该新工艺的适用性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28MB 文档页数:26
在前面各章中我们讲解了在3 ds max中基础建模,通过修改器 对基本模型进行修改产生新的模型和复合建模的方法。然而这些 建模方式只能够制作一些简单的或者很粗糙的基本模型,要想表 现和制作一些更加精细的真实复杂的模型就要使用高级建模技巧 才能实现。通过本章学习我们应掌握“网格建模”,“面片建 模”,“多边形建模”和“NURBS建模四种高级建模的方法
上页123下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3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