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26)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15.25KB 文档页数:6
研究往Fe-C-O系熔体吹氮时吸氮反应动力学,测定了氮分压、氧和碳含量以及温度对吸氮反应速度的影响。通过实验数据处理,得出Fe-C-O系熔体吸氮反应在氧含量较低时是一级反应,较高时是二级反应,氧含量很高时吸氮速度达最低值。碳能显著地降低Fe-C-O系熔体吸氮反应的传质系数。一级反应和二级反应活化能各为131.67kJ/mol,122.89kJ/mol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23.01KB 文档页数:4
根据第3组元V对C的饱和溶解度的影响与温度无关规则,利用不同温度下C在FeV熔体中的饱和溶解度,得到C在Fe-V熔体中的饱和溶解度关系式.根据该关系式计算出适合不同温度的Fe-C-V熔体的活度相互作用系数,并用计算结果分析了含钒铁水的提钒保碳转化温度,预测的转化温度与生产实践比较接近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22.5KB 文档页数:55
许多高温冶金过程都是在熔融的反应介质中进行的 如炼钢、铝电解、粗铜的火法精炼等 在很多冶炼过程中,产物或中间产品为熔融状态物质 如高炉炼铁、硫化铜精矿的造锍熔炼铅烧结块的鼓风炉熔炼等 冶金熔体—在高温冶金过程中处于熔融状态的反应介质或反应产物 冶金熔体的分类根据组成熔体的主要成分的不同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74.67KB 文档页数:4
提出了采用可改变转速的高温粘度计,测试冶金熔体中熔渣和熔盐流变特性的方法.这种高温粘度计只对较为普启遍采用的高温粘度计进行少量的改进.提出利用这种高温粘度剂确定所测熔体的流变参数的方法,并给出修正后的本构方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49.89KB 文档页数:4
以液态合金的多相结构模型为基础,对电脉冲作用下高硅铝合金熔体结构变化进行了热力学分析,并研究了电脉冲作用下Al-22%Si合金凝固组织的显微硬度以及凝固相变点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电脉冲促进了呈\胶体\状态存在的Si粒子在Al-22%Si合金熔体中的分解,提高了熔体的均匀程度,部分消除了来自Si原料的遗传性;电脉冲孕育处理提高了Al-22%Si合金熔体的过冷能力,增加了Si粒子在基体组织中的过饱和度,提高了基体的显微硬度;Al-22%Si合金基体显微硬度值的变化显示熔体对于电脉冲频率的响应比较敏感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3MB 文档页数:9
采用不同的超声外场处理熔体工艺, 研究了其对铸锭质量的作用机理与改善效果. 针对保温(750℃)和空冷(从750℃空冷7 min 10 s至约650℃)两种不同温控状态下的ZL205A铝合金熔体, 分别进行相同参数的超声场处理, 研究超声场对凝固组织的影响规律, 并利用力学拉伸实验进行验证. 研究结果表明: 在保温状态下对熔体施加超声处理, 具有较好的除气与改善第二相组织分布的效果; 在空冷状态下施加超声处理则可以消除集中缩孔, 显著细化晶粒; 当在保温和空冷条件下全程采用超声处理, 铸锭内部质量的改善效果最佳. 力学性能的测试结果与铸锭凝固组织的变化规律具有一致性, 验证了上述结论. 综上, 对不同温控状态下的熔体施加超声处理, 对熔体凝固过程的影响不同, 对铸锭内部质量的改善效果也各有侧重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3.61MB 文档页数:60
4.1概介 4.2金属熔体 4.3熔渣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56MB 文档页数:5
以氢分压动态检测方法为基本原理,以西华特定律为含氢量计算公式的基本模型,研制了由真空变容单元、变容驱动单元和数据采集与处理单元构成的铝合金熔体含氢量快速检测系统.通过实时监测真空室实际压强和动态计算的理论压强以及二者的差值,快速获得熔体氢分压,利用经验公式计算熔体含氢量,不仅测试速度快、测试准确,而且具有操作简单和测试成本低的显著特点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43KB 文档页数:23
1、硅酸盐熔体中有多种负离子集团同时存在:如Na20Si2熔体中有:[S20-6(单体)、[Si310]-8(二聚体)[sin03n+1-(310n+12n+2 2、此外还有“三维晶格碎片”[Si2]n,其边缘有断键,内部有缺陷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81.32KB 文档页数:5
根据含化合物金属熔体的共存理论和Fe-Al系相图,用回归分析法确定了Fe-Al系金属熔体在1315℃和1600℃时的结构单元,进而推导了各组元的作用浓度模型。将计算的NFe,NAl和实测的活度值αFe,αAl相比较,得到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上页12345678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26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