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25)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20.5KB 文档页数:16
10.1 概述 烃化指的是在有机分子中的碳硅氮磷氧和硫等原子上引入烃基的总称。本章只讨论N-烃化、O-烃化和C-烃化。 10.2 N-烃化 有机分子中氨基上氢原子被烃基取代的反应叫N-烃化。 1)用醇类的N-烷化 醇类是弱烷化剂,芳胺的碱性也较弱,要求相当高的反应温度。 液相高压N-烷化一般用酸性催化剂如浓硫酸等。 气固相接触催化N-烷化的关键是催化剂的筛选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39MB 文档页数:60
第一节蒸煮液的制备 一、碱法蒸煮液的制备 烧碱法:NaOH 硫酸盐法:NaOH+NaS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41KB 文档页数:34
第一节化学法制浆的分类与基本概念 一、化学法制浆(Chemical Pulping)的分类 1.碱法(Alkaline Pulping): 烧碱法、硫酸盐法、(其它药剂为碱性的制浆方法) 2.亚硫酸盐法(Sulphite Pulping):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54KB 文档页数:35
第Ⅱ相生物转化又称轭合反应( Conjugation),是 在酶的催化下将内源性的极性小分子如葡萄糖醛 酸、硫酸、氨基酸、谷胱甘肽等结合到药物分子 中或第I相的药物代谢产物中。通过结合使药物 去活化以及产生水溶性的代谢物,有利于从尿和 胆汁中排泄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68MB 文档页数:74
第二章热力学第二定律 1.12自发变化的共同特征 自发变化某种变化有自动发生的趋势,一旦发生就无需借助外力,可以自动进行,这种变化称为自发变化。 自发变化的共同特征一不可逆性任何自发变化的逆 过程是不能自动进行的。例如: (1)焦耳热功当量中功自动转变成热; (2)气体向真空膨胀; (3)热量从高温物体传入低温物体; (4)浓度不等的溶液混合均匀; (5)锌片与硫酸铜的置换反应等, 它们的逆过程都不能自动进行。当借助外力,体系恢复原状后,会给环境留下不可磨灭的影响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21.5KB 文档页数:47
第十五章表面活性剂和日用化学品 一、面活性剂及其分类 二、表面活性剂的应用 三、日用化学品及其应用 四、表面活性剂和日用化学品发展概况 实验二十九十二醇硫酸钠的制备 实验三十月桂醇聚氧乙烯醚的制备 实验三十一雪花膏的制备 实验三十二餐具洗涤剂的制备 实验三十三洗发香波的制备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97KB 文档页数:52
消化道对比剂发展简史 1895年伦琴发现Ⅹ线 Strauss氧化铅、次硝酸铋胶囊 1896年BW- Canno—不透X线纽扣和小球 1903年—铋餐 1910年 Bachem等—硫酸钡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43.5KB 文档页数:34
圈的对流层顶部和平流层中形成的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有害于生命机体的紫外辐射, 从而可以保护地球上生命物质的生存和发展。但是,近年来,由于在平流层中飞行的超音速 飞机数量大大增加,飞机排出的硝酸盐和硫酸盐能同臭氧化合,消耗了大气中含量不多的臭 氧,从而减弱了臭氧层对地球上生物的保护作用。 (2)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对流层中二氧化碳,可以阻止地面是长 波辐射的散失,对大气起着增热和保温作用。目前,全世界燃烧存在物燃料的数量急剧增加, 使赶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随之激增。而大气圈的能量平衡比较脆弱,气温的微量变化,就有 可能造成全球性巨大变化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33.5KB 文档页数:10
第Ⅱ相生物转化又称轭合反应(Conjugation),是在酶的催化下将内源性的极性 小分子如葡萄糖醛酸、硫酸、氨基酸、谷胱甘肽等结合到药物分子中或第Ⅰ相的药 物代谢产物中。通过结合使药物去活化以及产生水溶性的代谢物,有利于从尿和胆 汁中排泄。 轭合反应一般分两步进行:首先是内源性的小分子物质被活化成活性形式,然 后经转移酶的催化与药物或药物在第相的代谢产物结合形成代谢结合物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15.01KB 文档页数:2
棉花细菌性角斑病 Cotton Angular Leaf Spot (英文资料连接) 棉花角斑病在世界各产棉国均有发生。我国棉区过去发生也比较普遍,长江流域棉区 个别年份发生较重,特别是新疆棉区,在20世纪50-60年代经常发生和流行,从20世纪 60年代推行硫酸脱绒后,目前己基本得到控制。但有些年份局部地区发病仍然较重
首页上页1617181920212223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25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