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296)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37.82KB 文档页数:113
本章主要内容: 4.1 线性定常系统的能控性 4.2 线性定常系统的能观性 4.3 线性时变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 4.4 离散时间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 4.5 能控性与能观性的对偶关系 4.6 能控标准型和能观标准型 4.7 线性系统的结构分解 本章小结: • 线性定常系统的能控性的概念和判据 • 线性定常系统的能观性的概念和判据 • 线性时变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的概念和特点 • 离散时间系统的能控性和能观性的特点和判据 • 系统的线性非奇异(等价)变换是一种基本的重要方法,在控制理论中有重要作用。 • 对偶系统和对偶原理有着多方面的重要应用 • 能控标准型和能观标准型的形式和变换方法 • 线性系统的结构分解的意义和分解方法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22.5KB 文档页数:51
接地电阻的测定: ❖ 一 实验目的: 1、掌握接地电阻测量仪的使用方法;2、掌握接地电阻测量的意义;3、了解常用的避雷和防静电危害的方法。 ❖ 二 实验内容: 使用接地电阻测量仪测定指定物品的接地电阻值。 着火性实验: ❖ 一 实验目的 ❖ 测定固体无机物对外部点火源的反应,推断其着火的危险性。 ❖ 二 实验内容 ❖ 采用简单易行的BAM着火性实验来判断固体无机物的危险性。 ❖ 三 实验原理 ❖ 本实验把一定质量的试样与不同的点火源接触,观察其是否着火,并依据样品着火的难易程度,来判断其危险性。 可燃固体的燃烧实验: ❖ 一 实验目的 ❖ (1)了解可燃固体的定义与分项; ❖ (2)了解可燃固体的着火与燃烧特性; ❖ (3)学习可燃固体燃烧性的试验方法。 ❖ 二 实验原理 ❖ 当堆放的可燃固体粉末与加热的金属丝接触时,如果金属丝的温度等于或高于该固体的燃点,固体粉体就会着火燃烧。 禁水性物质实验: ❖ 一 实验目的 ❖ 判断固体或液体物质与水接触是否会产生可燃性气体或发火而导致危险。 ❖ 二 实验原理 ❖ 将一定质量的被试物质与一定量的纯水混合,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发生危险。观察反应产物是否有气体,并依据所产生的气体量判断其危险性排序
文档格式:PPS 文档大小:4.37MB 文档页数:127
§2.1 自发过程的共同特征 §2.2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经典表述 §2.3 卡诺循环和卡诺定理 §2.4 熵的概念 1.可逆过程的热温商及熵的引出 2.不可逆过程的热温商 3.热力学第二定律的数学表达式——Clausius不等式 §2.5 熵变的计算及其应用 1.定温过程的熵变 2.定压或定容变温过程的熵变 3.相变化的熵变 §2.6 熵的物理意义及规定熵的计算 1.宏观状态和微观状态 2.熵是系统混乱度的度量 3.热力学第三定律及规定熵的计算 §2.7 Helmholtz函数和Gibbs函数 §2.8 热力学函数的一些重要关系式 1. 热力学函数之间的关系 2. 热力学基本公式 3. Maxwell关系式 §2.9 △G的计算 1. 简单状态变化的定温过程的△G 2. 物质发生相变过程的△G 3. 化学反应的△G 4. △G随温度T的变化——吉布斯-亥姆霍兹公式 §2.10 非平衡态热力学简介 1. 熵产生和熵流 2. 熵产生公式 3. 最小熵产生原理和耗散结构
文档格式:PPS 文档大小:6.14MB 文档页数:134
§1.1 热力学的研究对象 §1.2 几个基本概念 1. 系统和环境 2. 状态和状态函数 3. 过程与途径 4. 热力学平衡系统 §1.3 能量守恒——热力学第一定律 1.热力学能的概念 2.功和热的概念 3.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 §1.4 体积功 1.体积功 2.可逆过程 3.相变体积功 §1.5 定容及定压下的热 §1.6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与焓 1. Joule实验 2. 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 U = f(T) 3. 理想气体的焓: H = f(T) §1.7 热容 §1.8 理想气体的绝热过程 §1.9 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 Joule-Thomson实验 节流膨胀的热力学特点 实际气体经节流膨胀后的温度变化 §1.10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2.定容反应热与定压反应热 3.反应进度 4.热化学方程式的写法 5.反应热的测量 §1.11 生成焓与燃烧焓 §1.12 反应焓与温度的关系——基尔霍夫方程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MB 文档页数:92
第一节 概述 generalization 一、定义 二、分光光度法与比色法区别 三、特点 第二节 光的吸收 一、光的基本性质 二、物质的颜色和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三、吸收光谱曲线 四、紫外吸收光谱的产生 五、有机物吸收光谱与电子跃迁 第三节 光吸收的基本定律 一、朗伯——比耳定律 二、透光度、吸光度、吸光系数、摩尔吸光系数 三、偏离朗伯—比耳定律的因素 第四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ultraviolet -visible spectrometer 一、基本组成 general process 二、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types of spectrometer 三、分光光度计的校正 第五节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应用 applications of UV-VIS 一、 定性、定量分析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二、在农业和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三、有机物结构确定 structure determination of organic compounds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7MB 文档页数:308
全书共六章,可大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引言和第一章基本概念,它是全书的基础,在以后各章都要用到,应予以充分重视;第二部分,包括第二、三两章,介绍含一个代数运算的群的理论.其中第二章介绍群的最基本的知识;第三章则进一步介绍正规子群和群的同态与同构,以及和它们相关联的群论中最基本最重要的定理,如群的同态和同构定理,共轭、正规化子和中心化子,Sylow定理和有限交换群基本定理等等;第三部分,包括第四、五、六三章,介绍含有两个代数运算的环与域的理论.其中第四章介绍环的基本知识;第五章介绍环论中一个特殊问题———惟一分解整环内的因子分解理论,并由此介绍了两种特殊的环类,即主理想整环和欧氏环;第六章介绍域,一种加强条件的环,并且主要介绍代数扩域,特别是有限次扩域和有限域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47MB 文档页数:159
第一节 方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一、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概念 三、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性质 二、特征值与特征向量的求法 四、小节、思考题 第二节 相似矩阵 一、相似矩阵与相似变换的概念 二、相似矩阵与相似变换的性质 三、利用相似变换将方阵对角化 四、小结、思考题 第三节 实对称矩阵的对角化 一、实对称矩阵的性质 对角化的方法 二、利用正交矩阵将实对称矩阵 三、小结、思考题 第四节 二次型及其标准形 一、二次型及其标准形的概念 二、二次型的表示方法 三、二次型的矩阵及秩 四、化二次型为标准形的正交变换法 六、小结、思考题 五、化二次型为标准形的配方法 第五节 正定二次型与正定矩阵 一、惯性定理 二、正(负)定二次型的概念 三、正(负)定二次型的判别 四、小节、思考题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2MB 文档页数:114
分子扩散、菲克定律的定义及其应用,等分子反向扩散、单向扩散的速率方程;对流传质概念;气体在液体中溶解度概念,亨利定律及各种表达式和相互间的关系,相平衡的应用;双膜理论要点;总传质系数及总传质速率方程;吸收过程物料衡算;操作线方程推导及其物理意义;最小液气比概念及吸收剂用量的计算;填料层高度的计算;传质单元高度与传质单元数的定义及其物理意义;传质单元数的计算(平均推动力法和吸收因数法);吸收塔的设计型和操作型计算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17MB 文档页数:218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及特点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本课程是土建类各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课,是一 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其任务是运用马克思主义 再生产理论和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研究建筑产品生产成 果与生产消耗之间的定量关系,从完成一定量建筑产 品消耗数量的规律着手,正确的确定单位建筑产品的 消耗数量标准和计划价格,力求用最少的人力、物力 和财力消耗,生产出更好、更多的建筑产品,要求掌 握建筑工程定额与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基本概念与基本 理论,具有编制单位工程工程量清单的初步能力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91.5KB 文档页数:7
专指这样一类元件:它能够感受温度这个非电学量,并能把它按照一定的规律转换为电压、电流、电阻等电学量;或转换为电路的通断
首页上页204205206207208209210211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296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