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380)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0.99MB 文档页数:6
为控制钢液中氮含量,实验了两种不同脱氧方式:(Ⅰ)出钢过程加Al进行强脱氧;(Ⅱ)出钢时不加Al,加入Si-Mn合金进行弱脱氧,在LF进站再喂入Al线进行强脱氧.借助气体分析仪和扫描电镜对不同脱氧方式下钢中氧氮含量和夹杂物进行了分析.两种不同脱氧方式得到最终产品的全氧含量几乎一致,但方式(Ⅱ)对控制氮含量更为有利,可以使氮的质量分数降低约5×10-6;两种不同脱氧方式对最终产品中夹杂物的类型和尺寸影响不大,均为球状的CaS和CaO-MgO-Al2O3夹杂物.文中还推断出了采用Si-Mn弱脱氧时钢中夹杂物的生成过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48.25KB 文档页数:8
对织金新华含稀土磷矿酸解过程动力学及稀土浸出机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REO转化率动力学曲线与P2O5转化率动力学曲线变化趋势相近,即随着温度和溶液酸度的升高,稀土的转化率提高;∑REO的酸解动力学可用德罗兹多夫方程来很好的描述,拟合曲线的相关系数在0.99以上.根据Arrhenius方程对磷矿酸解过程P2O5的反应表观活化能计算表明,织金新华磷矿酸解的主要反应为固态膜扩散控制过程,而稀土在磷矿中的类质同象存在形态也决定了其反应属于固态膜扩散控制过程.织金新华磷矿酸解过程稀土的浸出机理分析表明,稀土主要以RE2(SO4)3形式存在于溶液中,而磷石膏中的稀土以RE2(SO4)3和硫酸钙晶体包裹的形式存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68MB 文档页数:4
为了优化RH处理工艺、提高RH精炼后的IF钢水洁净度,通过分析T[O]含量的变化研究了RH纯循环时间、镇静时间、钢包顶渣氧化性对IF钢洁净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当延长纯循环时间有利于钢液洁净度的提高,加TiFe后保证纯循环时间6~8min以上可使RH真空处理结束后钢液T[O]降至30×10-6以下;随着RH真空处理结束后镇静时间的延长,中间包钢水T[O]含量总体呈下降趋势,镇静时间大于30 min的炉次,T[O]可控制在35×10-6以下;RH结束后渣中T.Fe每提高1%,平均Al、Ti总损失会增加1.05×10-6 min-1,其中Al损失率0.40×10-6 min-1,Ti损失率0.65×10-6 min-1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3MB 文档页数:5
38CrMoAl高铝钢由于Al含量较高([Al]=0.7%~1.1%,质量分数),在连铸过程中容易导致水口的堵塞,因此需要对钢中Al2O3夹杂物进行形态控制,保证钢水的可浇性.热力学计算和实验研究结果显示:钢中高含量的Al对渣中即使少量的SiO2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不采用传统的精炼喂钙线工艺,而进行转炉出钢过程渣洗操作,能将高熔点的Al2O3转变为低熔点的球状钙铝酸盐夹杂.同时,采用CaO-Al2O3基中间包覆盖剂,以避免钢渣反应导致钢中夹杂物含量增加.工业性试验结果表明,钢水洁净度较高,可浇性好,连续浇注5炉后,水口内壁基本无结瘤现象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MB 文档页数:12
电动汽车具有节能环保的优点,电池、乘员舱和电机驱动系统的热管理是提高其运行安全性和司乘人员舒适性的关键技术。针对电动汽车集成热管理系统构建过程中的关键问题,首先概述了电池、乘员舱和电机驱动系统的产热模型;其次系统地总结了现有的电池、乘员舱和电机驱动系统的热管理方法,重点分析了集成热管理系统的研究现状、运行控制和系统性能评价;最后总结了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并进行了研究展望,指出研究准确的产热计算模型,发展紧凑高效的集成热管理系统,在综合性能评价体系下优化集成热管理系统的运行控制是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0.01KB 文档页数:4
《发酵工程》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由于发酵工程是整个生物技术的核心, 是工业微生物实现实验室与工厂化生产的具体操作是生物技术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原理及 方法的一部分,是基因工程及酶工程等生物技术工业化的过程与方法。因此,通过对《发酵 工程》的学习,不仅掌握发酵工程原理及发酵优化控制过程,而且对系统了解生物技术及其 工业化应用都具有深远的意义。另外,通过《发酵工程》实验及发酵工程各论的了解,不仅 能够掌握发酵工艺操作从小试到放大的具体过程及反应过程控制方法,而且进一步了解了目 前发酵行业的具体产品生产工艺,从理论到方法学会发酵工程这一门技术,对发酵生产能够 进行指导与分析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9.61MB 文档页数:15
采用\热旋锻-拉拔\方法制备了直径为φ65 μm、包覆铜层厚度较均匀、表面质量高和界面结合质量良好的铜包铝复合微丝,研究了合理热旋制度、热旋复合成形铜包铝线材的组织和界面结合状态以及中间退火和拉拔对线材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旋锻制度为旋锻温度350℃,单道次变形量40%,旋锻后形成了动态再结晶组织和厚度为0.7 μm的界面扩散层.复合线材的合理退火工艺参数为350℃/30 min (退火温度350℃、退火时间30 min),该条件下退火后线材延伸率达到最高值35.7%,界面扩散层厚度约为2.1 μm,退火后铜层和铝芯发生再结晶,组织内部形成等轴晶组织.当退火温度超过350℃时,铜层和铝芯晶粒长大,界面扩散层厚度增加,从而导致线材的延伸率下降.将单道次变形量控制在15%~20%,经过粗拉,制备了φ0.96 mm的丝材;粗拉后不进行退火处理,将单道次变形量控制在8%~15%,经过细拉,制备了表面光洁、直径为φ65 μm的复合微丝.在拉拔过程中,铜层和铝芯均出现〈111〉丝织构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11MB 文档页数:49
第八章 地下建筑物的施工测量 §8-1 概述 §8-2 隧道贯通误 §8-3 隧道控制测量误对横向贯通精度影响 §8-4 进洞关系数据的推算 §8-5 地下控制测量 §8-6 隧道施工中的测量工作 §8-7 隧道贯通误差的测定 第九章 竖井联系量与陀螺经纬仪测量 §9-1 竖井联系测量的任务和内容 §9-1 一井定向 §9-3 两井定向 §9-4 通过竖井传递高程的方法 §9-5 陀螺仪指北的原理 §9-7 用陀螺经纬仪观测陀螺北方向的方法 §9-8 仪器常数测定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33MB 文档页数:1042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 《道德与法律》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大学基础英语》 《大学综合英语》 《通用学术英语》 《计算思维(电气)》 《军事理论》 《形势政策与社会实践》 《体育》 学科基础平台课程 《高等数学》 《线性代数》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专业基础课程 《电机学》 《电力电子技术》 《电气工程基础》 专业必修课程 《复变、场论、拉氏变换变换》 《运筹学》 《大学物理》 《大学物理实验》 《新生研讨课》 《电气工程导论》 《工程制图》 《工程力学》 《电路》 《电路实验》实践 《电磁场》 《单片机原理与应用》 《自动控制理论》 《信号与系统(双语)》 《现代通信原理》 《计算机网络与应用》 实践环节课程 《单片机原理课程设计》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 《认识实习》 《生产实习》 《电力系统动模实验》 《综合实验》 《专业设计(A 方向)》 《专业设计(B 方向)》 《专业设计(C 方向)》 《专业设计(D 方向)》 《专业设计(E 方向)》 《专业设计(F 方向)》 《毕业论文(设计)》 专业方向限选课程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 《电机设计》 《现代变流技术及应用》 《电力电子装置及应用》 《电力系统分析》 《电力电子自动控制系统》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电力系统故障分析》 《电力系统自动控制技术》 《微机型继电保护原理》 《高电压绝缘技术》 《电力系统过电压》 《高电压试验技术》 《新能源发电技术》 《发电系统的组网与并网技术》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 《经济学原理》 《工程经济学概论》 《电力市场原理(双语)》 《电力企业管理》 《线路运行与检修》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74.9KB 文档页数:5
为了分析真空热还原制取金属锂的还原效率和还原率,综合考虑罐内球团传热和化学反应,建立了传热与反应动力学耦合模型.利用该模型对单球团和还原罐内球团还原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球团温度及还原率的时间分布,并分析了罐外换热系数对球团还原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球团低导热率和反应等效热汇是影响还原过程的主要因素,罐中心区域和罐壁处的温度和反应速率存在较大差值;还原初期传热为还原过程的主要控制因素,而反应后期化学反应为主要控制因素;罐外换热系数对还原过程影响不大,增强罐内传热是提高还原效率的有效途径
首页上页220221222223224225226227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380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