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6967)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88MB 文档页数:8
采用实验室25 kg高频真空感应炉熔炼M2钢,并用水冷铜模和砂模均浇铸为横截面100 mm×50 mm的M2钢铸锭,研究冷却速度对M2钢二次枝晶间距、渗透率、碳化物和晶粒尺寸及分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2钢凝固过程中,快的冷却速度能有效减小二次枝晶间距、渗透率、晶粒和网状碳化物的尺寸,同时可以改善晶粒和网状碳化物的分布和均匀性;砂模和水冷铜模M2钢铸锭的平均二次枝晶间距分别为42.5μm和21.6μm,平均冷却速度为1.06 K·s-1和12.50 K·s-1,平均渗透率分别为0.13μm2和0.035μm2.快的冷却速度能有效减轻中心碳偏析程度,砂模和水冷铜模模铸的M2钢铸锭中心碳化物面积分数分别为0.46和0.30,且其较各自的平均值分别增大38.7%和2.2%;水冷铜模铸锭平均晶粒尺寸(43.1μm)较砂模铸锭的平均晶粒尺寸(72.6μm)减小约40.7%,铸锭中心晶粒尺寸减小43.2%,且水冷铜模铸锭的晶粒尺寸较砂模铸锭均匀.文中获得了M2钢凝固过程中晶粒尺寸与冷却速度的关系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04.6KB 文档页数:20
2 项目概况与工程分析 2.1 项目概况 2.1.1 项目基本情况 2.1.2 建设单位概况 2.1.3 建设规模 2.1.4 工程内容 2.1.5 作业方式 2.1.6 施工计划 2.1.7 施工生活区布局 2.1.8 发展规划 2.2 工程分析 2.2.1 主要原料 2.2.2 主要设备 2.2.3 施工流程 2.2.4 土方平衡 2.3 工程对环境与生态影响分析 2.3.1 施工期对环境与生态影响分析 2.3.2 运行期对环境与生态影响分析 2.4 关键问题识别和评价因子的筛选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02MB 文档页数:49
2-1 弹性杆的内力分析回顾 2-2 静定结构内力分析方法 2-3 桁架结构内力分析 2-4 三铰拱受力分析 2-5 受弯结构受力分析 Ⅰ/Ⅱ 2-6 组合结构(区分两类杆) 2-7 各类结构的受力特点 2-8 静定结构特性 2-9 结论与讨论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13.49KB 文档页数:5
以氧气高炉循环煤气加热工艺为背景,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CO和H2体积分数较高的煤气加热时的析碳行为。实验结果表明,温度和CO2体积分数是影响析碳反应的重要因素。在300-700℃范围内,当温度低于500℃时,析碳反应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当高于此温度时,反应速度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析碳反应包括CO分解析碳反应以及CO和H2的混合析碳反应。对比热力学理论与实验现象分析了析碳过程中以上两个反应可能起到的作用。采用扫描电镜,从微观结构上观察了500~700℃时加热过程中析出碳的形态并研究了析碳行为。另外,随着CO2体积分数的增加,析碳反应速率逐渐降低。在500℃和600℃时,CO2体积分数的增加对析碳行为有较大抑制作用,尤其在500℃时这种抑制作用更加明显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04MB 文档页数:18
1. 分析化学的发展及仪器分析的产生 2. 仪器分析的分类 3. 发展中的仪器分析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51.49KB 文档页数:6
为了精确表征轮胎与路面微观摩擦接触特性及分子作用力效应,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分析方法建立轮胎(聚异戊二烯)和集料(二氧化硅)三维单体模型和界面接触模型,在纳米尺度上研究轮胎和集料的微观构造和接触特性.模拟结果表明:链状聚异戊二烯分子链为螺旋状结构,分子间隙较大,易产生较大变形,而二氧化硅则为典型脆性材料,表面较为平整;界面接触模型以二氧化硅为固定基底,聚异戊二烯单链在其上匀速滑动,二者间距离为0.5 nm.接触界面摩擦特性模拟结果表明摩擦系数随着速度增加而变小,其变化趋势与实验结果相同,证明模拟结果有效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03KB 文档页数:21
第一节 分类的基本单位和分类阶元 第二节 种的命名法 第三节 鱼类分类的主要性状和术语 第四节 分类鉴定的基本方法 第五节 鱼类的分类系统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92.5KB 文档页数:49
第一节 相关与回归分析的基本问题 第二节 简单直线相关分析 第三节 简单直线回归分析 第四节 曲线相关与曲线回归分析 第五节 时间数列自相关与自回归分析 第六节 复相关与复回归分析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27.86KB 文档页数:7
测试了阴离子型低相对分子质量聚丙烯酰胺PAM A401作用对煤及高岭石絮体表观粒径分布、样品红外光谱以及表面润湿性的影响,并通过浮选速度实验验证PAM A401的作用效果.研究表明,12 mg·L-1PAM A401且循环搅拌11 min时,煤絮体累积粒度分布达到10%、50%和90%时对应的粒径分别是高岭石絮体的6.86、2.22和2.45倍,呈较好的絮凝选择性.吸附PAM A401后,煤的亲水性官能团特征峰增强,疏水性降低;高岭石的亲、疏水性官能团均有增加,疏水性略高.与常规浮选相比,选择性絮凝浮选实验的浮选速率较大,捕收剂用量降低30%.浮选3 min时,选择性絮凝浮选实验的可燃体回收率为81.57%,较常规浮选实验高3.64%,精煤灰分相当.PAM A401虽使煤颗粒的表面润湿性降低,但微细粒煤颗粒表观粒径增大的效应促进微细粒煤泥的分选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27KB 文档页数:43
第一节 统计整理的意义和程序 一、统计整理的意义 二、统计整理的程序 第二节 统计资料的审核 第三节 统计分组 一、统计分组的含义 二、统计分组的作用 三、统计分组的种类 四、分组标志的选择 五、组数、组距、组限、组中值 第四节 统计汇总 第五节 分布数列 第六节 统计资料的显示
首页上页248249250251252253254255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6967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