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438)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2.66MB 文档页数:65
1.1 引言 1.2 热力学基础 1.3 能量守恒——热力学第一定律 1.4 热力学第二定律 1.5 化学平衡 1.6 溶液 1.7 表面现象及其热力学 1.8 电化学现象及其热力学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44.05KB 文档页数:17
 基本介绍  电催化CO2还原研究概况  电催化CO2在单晶铜表面还原合成二碳产物  其他的电还原催化剂  总结与展望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0.98MB 文档页数:58
空气是人类重要外环境,物理化学性状对健康、疾病有明显影响大气圈:地球表面包围的很厚的并随地球旋转的空气层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42MB 文档页数:302
本书以化学为中心系统地介绍涂料科学的基础理论,涂料的制备与应 用的原理,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内容包括成膜过程,与涂料有关的流变 学,表面化学,颜色学以及溶剂、颜料和成膜物的作用、性质与制备方法等 等除了介绍涂料中重要的品种外,还介绍了涂料的前沿课题及各种新型涂 料,如高固体份涂料,粉末涂料,光敏涂料及各种特种涂料. 本书可供从事涂料与高分子教学研究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2MB 文档页数:8
通过浮选试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分析和吸附量测试分析,研究了高锰酸钾和海藻酸钠对黄铜矿、方铅矿和闪锌矿三种硫化矿物浮选的影响,考察了高锰酸钾强化海藻酸钠抑制闪锌矿浮选的作用机理。浮选试验结果表明,单独使用高锰酸钾或海藻酸钠均无法实现对闪锌矿的选择性抑制。同时添加适量高锰酸钾和海藻酸钠对闪锌矿具有选择性的协同抑制作用,而对黄铜矿和方铅矿浮选的影响较小。XPS分析结果表明,海藻酸钠与闪锌矿表面氧化产生的氧化锌、氢氧化锌或硫酸锌等氧化物发生化学吸附,而不与未氧化的闪锌矿表面发生吸附。吸附量测试结果表明,高锰酸钾对闪锌矿的预先氧化作用显著增加了海藻酸钠在闪锌矿表面的吸附量,因此高锰酸钾可以强化海藻酸钠对闪锌矿的抑制作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12MB 文档页数:10
采用激光熔覆与微弧氧化技术相结合在海洋钢表面制备了复合膜层.运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和X射线衍射仪(XRD)表征复合膜层的微观结构,采用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腐蚀磨损实验和浸泡腐蚀实验等测试方法研究膜层在质量分数3.5%的NaCl水溶液中腐蚀行为,并与熔覆涂层和基体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复合膜层主要分为内致密层和外疏松层,疏松层主要由γ-Al2O3组成,致密层主要由α-Al2O3组成,与基底层结合较好,复合膜层表面硬度最大能达到HV0.2 1423.3,比熔覆涂层高47.6%,其硬度较S355海洋钢有显著提升.基体在腐蚀和磨损交互作用中主要以腐蚀加速磨损为主,涂层在交互作用中主要以磨损加速腐蚀为主,在经过微弧氧化处理后,膜层的自腐蚀电位负移,钝态电流密度上升,抗磨蚀性能明显提高.熔覆涂层的浸泡腐蚀方式以点蚀为主,复合膜层腐蚀较轻微,阻抗模值最大能达到105.3 Ω·cm2,比熔覆层提高两个数量级,这表明复合处理可进一步提高涂层的耐腐蚀性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4.16MB 文档页数:88
脂类是生物体内一大类微溶于水,能溶于有机溶剂(如氯仿、乙醚、丙 酮、苯等)的重要有机化合物。脂类主要有脂肪(三酰甘油)磷脂、糖脂、固 醇等,这些脂类不但化学结构有差异,而且具有不同的生物功能。三酰甘油占 动植物脂类的99%。根据在室温下的存在状态,习惯上将固体状态的三酰甘油 称为脂肪,液体状态称为油,它们是生物体内重要的贮存能量的形式。在机体 表面的脂类有防止机械损伤和防止热量散发的作用。磷脂、糖脂、固醇等是构 成生物膜的重要物质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91KB 文档页数:4
反相气相色谱(Inverse Gas Chromatography)是利用气相色谱技术,研究聚合 物聚集状态性质的一种方法。它是将聚合物样品涂布在色谱载体表面(或将聚合物 粉末与载体混合),装入色谱柱,选择一个与聚合物有适当作用的低分子物质(称 为“分子探针”)注入色谱柱中,测定其保留体积。聚合物的分子运动形式、分子 聚集状态不同,它和探针分子之间就具有不同的相互作用。相互作用不同,相应的 保留体积也不一样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71.5KB 文档页数:66
质谱法是通过将样品转化为运动的气态离子并按质 荷比(M/Z)大小进行分离并记录其信息的分析方法。所 得结果以图谱表达,即所谓的质谱图(亦称质谱,Mass Spectrum)。根据质谱图提供的信息可以进行多种有机 物及无机物的定性和定量分析、复杂化合物的结构分析、 样品中各种同位素比的测定及固体表面的结构和组成分 析等
文档格式:PPSX 文档大小:750.56KB 文档页数:20
2.4.5 钢的化学热处理 1、渗碳;2、氮化;3、碳氮共渗 2.4.6 其他热处理技术(自学) 2.4.7 计算机技术在热处理中的应用(自学) 2.4.8 热处理的工程应用 2.5 钢的合金化 2.5.1 合金元素与铁、碳的作用 2.5.2 合金元素对Fe-Fe3C相图的影响 2.5.3 合金元素对钢热处理的影响 2.5.4 合金元素对钢的工艺性能的影响 2.5.5 合金元素对钢的性能的影响 2.5.6 合金化的工程应用 2.6 表面技术(自学)
首页上页2526272829303132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438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