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2809)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49.5KB 文档页数:30
农东新 黄大鹏 蒋菲菲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校园陋室中诞生的“广西师范大学育才校区植物系统分类鉴赏”光盘, 催生了“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正和生态研发工作室”的冠名首度亮相。我们的工作室 早已存在,其承载的内涵已经格外丰富。然而一直没有一个响亮的名字,因而也未曾明确其 宗旨。一路走来,蓦然回首,似有登高望远之觉,自信她会走得更远。冠名呼之欲出。注目 前方:“桂林市园林花卉植物系统分类鉴赏”,“桂林漓江流域喀斯特石山植物系统分类鉴赏” 等光盘也上了日程。“创新杯”计划和作品将以某种形式构筑我们工作室的内涵积蓄。我们 将以更有力的组织,更知性的创意,营造学子成才的氛围,打造放飞理想的航空港。愿她走 的更远,更远……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95MB 文档页数:84
14.1 干扰的来源 14.2 供电系统干扰及其抗干扰措施 14.2.1 电源噪声来源、种类及危害 14.2.2 供电系统的抗干扰设计 14.3 过程通道干扰的抑制措施—隔离 14.3.1 光电隔离的基本配置 14.3.2 光电隔离的实现 14.4空间干扰及抗干扰措施 14.4.1 接地技术 14.4.2 屏蔽技术 14.5 反电势干扰的抑制 14.6 印刷电路板的抗干扰设计 14.6.1 地线及电源线设计 14.6.2 去耦电容的配置 14.6.3 印制板的布线的抗干扰设计 14.7软件抗干扰措施 14.7.1 软件抗干扰的一般方法 14.7.2 指令冗余和软件陷阱 14.7.3 软件滤波 14.7.4 开关量输入/输出软件抗干扰设计 14.8 看门狗定时器的使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39.24KB 文档页数:20
本书对数据库的讨论及前几章中提供的信息都说明,当前各种公共数据库中的序列信息的数 量正急剧增加。与我们已知的核酸序列一样,所有蛋白质序列,无论是直接测得还是由核酸 序列中的开放阅读框转换而来,都包含有决定其结构功能的内在信息。可惜用实验方法获取 这些信息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单纯序列数据产生的速度。象圆二色谱、旋光色散、X光晶体衍射 和核磁共振都是确定结构特征的强有力技术,但它们的实现需要大量时间,并对技术和技巧 都有很高要求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85MB 文档页数:343
第一节 概述 • 一、玉米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 • (一)玉米是高产的粮食作物 • (二)玉米营养价值高是食品加工的原料 • (三)玉米是高产优质的饲料 • (四)玉米是重要的工业和医药原料 • 二、玉米的起源、传播及分类 • (一)玉米的起源 • (二)玉米的传播 • (三)玉米的分类 • 三、玉米的分布及区划 • (一)世界玉米生产概况 • (二)中国玉米生产概况 • (三)内蒙古玉米生产概况 第二节 玉米栽培的生物学基础 • 一、玉米的生育进程 • (一)玉米的一生 • (二)玉米的生育期和生育时期 • (三)玉米的三个生育阶段 • 二、玉米器官的形态特征与功能 • (一)根 • (二)茎 • (三)叶 • (四)雄穗和雌穗的形态特征与分化过程 • (五)种子的构造与形成 • 三、玉米生长发育与光温条件 • (一)玉米对光照的要求 • (二) 玉米对温度的要求 • 四、玉米的物质生产与产量形成 • (一) 光能利用及其限制因素 • (二) 玉米光合特性与物质生产 • (三)源、库、流与产量形成 第三节 玉米栽培技术 • 一、玉米对土壤的要求与整地技术 • (一)高产玉米对土壤条件的要求 • (二)玉米整地技术 • 二、玉米种子准备与播种技术 • (一)种子准备 • (二)播种技术 • 三、玉米的群体结构与合理密植技术 • (一)玉米群体结构与光能利用 • (二)玉米群体结构与光分布 • (三)玉米种植密度与产量构成 • (四)合理密植的原则及种植方式 • 四、玉米的需肥特性与施肥技术 • (一)玉米必需的矿质元素 • (二)施肥量 • (三)玉米各生育时期对氮磷钾的吸收 • (四)玉米施肥技术 • 五、玉米的需水特性与灌水技术 • (一) 玉米的需水量 • (二) 玉米的需水规律 • (三) 玉米灌溉的指标 • (四) 玉米的灌溉技术 • 六、玉米的田间管理 • (一)苗期管理 • (二)穗期管理 • (三)花粒期管理 • 七、旱作玉米栽培技术 • (一)干旱对玉米的影响 • (二)提高旱作玉米田水分利用率的途径 • (三)旱作玉米抗旱耕作方法 • 八、玉米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 (一)地膜覆盖栽培的生态效应 • (二)地膜覆盖栽培的生物学效应 • (三)玉米地膜覆盖栽培的主要技术环节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29MB 文档页数:380
本书面向地理问题,基于Excel软件,讲述了大量数学方法的应用思路和过程。教学内容涉及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时(空)间序列分析、Markov链、R/S分析、线性规划、层次分析法、灰色系统GM(1,N)建模和预测方法,如此等等。通过模仿本书讲授的计算过程,读者可以加深对有关数学方法的认识和理解,并且掌握很多Excel的应用技巧。本书最初以北京大学研究生地理数学方法的辅助教材身份出现,但实际上是作者对Excel计算功能深度开发的一系列试验成果的集合。书中绝大多数计算过程设计为作者首创,在国内外其他教科书中不能见到。这本书的初稿和修改稿先后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专业研究生中试用七年,获得学生的广泛好评。书中内容曾经被其他高校和研究所的学生多次拷贝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9.94MB 文档页数:468
本书以最新LabVIEW7Express版本为对象,系统介绍了LabVIEW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关键技术和实际应用的专门知识。本书内容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介绍虚拟仪器的基本概念、图形化编程语言基本原理与特点、LabVIEW编程环境;第二部分系统介绍LabVIEW程序设计的语法规则、程序结构和基本编程技巧;第三部分介绍LabVIEW在数据采集、仪器控制和通信等方面的应用。本书结构编排合理,运用大量实例阐述基本概念与编程难点,突出内容的系统性与实用性。为方便读者学习查阅,本书附带光盘技章节编排,提供了本书所有编程例子,并且列出了LabVIEW程序错误代码表,供读者参考。本书可作为大、中专院校相关专业教材或教学参考书,也可供有关工程技术人员和软件工程师参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方式复制或抄袭本书之部分或全部内容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7MB 文档页数:58
第一节 灰色系统的概念与基本原理 一、灰色系统理论产生和发展动态 二、几种不确定方法的比较 三、灰色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 四、灰色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 五、灰色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六、灰数 第二节 序列算子与灰色序列生成 一、冲击扰动系统与序列算子 二、缓冲算子公理 三、实用缓冲算子的构造 四、均值生成算子 五、序列的光滑性 六、级比生成算子 七、累计生成算子与累减生成算子 八、灰指数律 第三节 灰色关联分析 一、灰色关联因素和关联算子集 二、灰色关联公理与灰色关联度 三、灰色关联分析的应用举例 四、广义灰色关联度 五、灰色相对关联度 六、灰色综合关联度 第四节 灰色系统模型 一、GM(1,1)模型 二、残差 GM(1,1)模型 三、灰色系统模型的检验 四、应用举例 第五节 灰色系统预测 一、灰色预测概述 二、数列预测 三、古树屋边坡变形预测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18.5KB 文档页数:28
爱国主义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深入进行民族精神教育,要引导大学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做到以热爱祖国、贡献全部力量建设社会主义祖国为最大光荣,以损害社会主义祖国利益、尊严和荣誉为最大耻辱。这是我们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认识基础。新时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尤应让学生在自己的耳闻目睹和亲身经历中去感悟,让学生在交流与讨论以及老师的讲解中更加深入对新时期爱国主义的认识,培养坚定的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主要是要解决大学生如何看待和处理自己与国家之间的关系问题。对当代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建设事业需要的职业劳动者出发,使学生能够明确爱国主义的科学内涵,并且从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时代价值以及新时期的爱国主义两个方面,加深对爱国主义的认识与理解,自觉养成真挚的爱国主义情感,坚信可以通过自己的劳动贡献报效祖国和人民,从而成为令人尊敬的坚定的爱国者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16MB 文档页数:7
通过在Na2SiO3-KOH基础电解液中加入石墨烯添加剂,在镁锂合金表面制备出一层自润滑的含碳陶瓷层. 利用扫描电镜、原子力显微镜以及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陶瓷层的表面形貌、粗糙度以及物相组成,利用摩擦磨损试验仪对陶瓷层在室温下的摩擦学性能进行研究. 其结果表明,加入石墨烯后制备出的含碳陶瓷层表面放电微孔分布均匀,且其微孔尺寸和表面粗糙度均明显降低. 相比于镁锂合金,陶瓷层的表面硬度也得到明显的提高. 此外,含碳陶瓷层主要由SiO2、Mg2SiO4以及MgO物相组成,而石墨烯则以机械形式弥散分布于陶瓷层中并起到减摩作用. 当石墨烯体积分数为1%时,陶瓷层表面显微硬度为1317.6 HV0.1 kg,其摩擦系数仅为0.09,其耐磨性明显提高. 同时,陶瓷层磨痕的深度和宽度均明显小于镁锂合金,而且较为光滑,表明陶瓷层表面没有发生严重的黏着磨损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8MB 文档页数:9
以经典工艺矿物学研究方法为基础,结合化学物相分析、矿物解离分析(MLA)、X射线衍射、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能谱仪(SEM-EDS)等手段对印尼典型海砂矿的矿物学及其固态还原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印尼海砂矿的矿物组成主要为钛磁铁矿、次为少量假象赤铁矿、赤铁矿、钛铁矿以及辉石等。绝大部分钛磁铁矿呈致密单体或铁的富连生体产出,偶有由固熔体分离析出形成的微细钛铁矿片晶。赋存于钛磁铁矿中的铁占总铁的89.79%、钛为85.42%、钒则高达97.97%。海砂矿在C/Fe摩尔比1.2、温度1300 ℃条件下还原60 min可较好实现金属化。其还原历程遵循:Fe2.75Ti0.25O4 → FeTiO3, (Fe, Mg)Ti2O5 → (Fe, Mg)Ti2O5 → Fe,稳定的黑钛石相是影响金属化程度的主要因素。经固态还原处理Fe元素最终富集于金属相,V、Ti则赋存于渣中富钛相,为后续的分离提取创造了有利条件
首页上页274275276277278279280281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2809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