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3968)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61.27KB 文档页数:4
通过回归得到了氮容量CN与温度T和光学碱度Λ的关系公式,并解释了氮进入熔渣的两种机理.通过回归公式绘制了CaO-SiO2-Al2O3(wMgO=10%)渣系的等氮容量图.结果表明:相同氮容量渣系,随着钢液中[%Al]s增加,渣/钢间氮分配比LN增加;相同[%Al]s情况下,随着氮容量的增加,渣/钢间氮分配比显著增加.高氮容量渣在渣/钢界面上会有很高的脱氮能力,在冶炼超低氮钢(w[N]<3×10-5)时,熔渣是进行脱氮和防止增氮的重要环节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5MB 文档页数:6
采用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机,对第三代汽车钢(TG钢)在不同的变形温度下进行了热拉伸试验,研究其热塑性的变化运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了实验钢热变形的断口形貌及断裂机理.发现实验钢的强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热塑性曲线分为第Ⅰ脆性区、高温塑性区和第Ⅲ脆性区三个区域,其中第Ⅲ脆性区存在两个塑性极小值.在1300~800℃时实验钢的组织为奥氏体,断裂方式为连孔延性断裂,动态再结晶使韧窝分离前发生了较大的塑性变形,断口为大而深的韧窝;750℃时实验钢沿奥氏体晶界析出铁素体,断裂方式为界面断裂,断口既存在着铁素体内聚失效形成的小的孔洞,也存在由于裂纹沿奥氏体晶界扩展形成的石块状形貌;650℃由于出现了铁素体的准解理,实验钢的塑性下降,热塑性曲线再次出现极小值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95.84KB 文档页数:7
利用光镜、扫描电镜和能谱仪等显微组织分析方法研究了镍基耐蚀合金C-276经真空冶炼+电渣重溶后铸锭的枝晶特点和元素偏析情况,根据残余偏析指数模型计算结果选取了四种均匀化实验制度,并通过均匀化实验后的组织分析和Gleeble1500试验机热模拟锻造实验验证,最终确立了适合C-276合金的均匀化工艺.结果表明:合金中偏析程度最严重的元素为Mo;在选取的四种均匀化制度中,采用1170℃下加热20h的处理方式不仅可以较好地实现成分均匀化,还能保证晶粒尺寸不过度长大,从而确保合金的热加工塑性,是最为合理的均匀化制度.实验也证明利用残余偏析指数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在预测和评价C-276合金均匀化工艺上是可信的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81.37KB 文档页数:4
对钡和锶与二溴对甲偶氮羧的显色反应进行了比较研究。在磷酸介质中,Ba2+反应具有选择性,且允许6倍的Sr存在。而在硼酸-硼砂缓冲介质中,Ba2+和Sr2+显色配合物的吸光度具有加和性.据此,设计了联合测定钡和锶的新方法,该法用于合成样品中锶和钡的测定,结果满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63.04KB 文档页数:5
测定了国产原丝和进口原丝的力学性能,并用化学分析、凝胶渗透色谱仪、X衍射仪、热分析仪、扫描电镜和光学显微镜等手段,对原丝的化学成分、分子量、热性能、结晶度、取向度以及微观结构进行了研究,在此基础上,分析和讨论了原丝结构和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60.31KB 文档页数:4
分析了共焦法布里-珀罗干涉仪的反射光和透射光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激光超声的干涉仪共轭探测方法并给予实验验证。这种方法能将激光超声探测系统的探测灵敏度至少提高2倍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06.2KB 文档页数:4
通过Ti-6Al-4V合金750℃条件下的置氢实验,分析了置氢过程的动力学规律,利用光学金相显微镜和二次离子质谱仪研究了保温时间对氢分布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Ti-6Al-4V合金置氢动力学遵循二维扩散机制,满足Valensi方程g(α)=α+(1-α)ln(1-α),氢在试样径向方向的二维扩散是置氢反应的控制步骤.置氢保温时间大于60min时,氢压趋于稳定,氢在试样径向方向的二维扩散停止,试样中心的微观组织和氢离子强度与边缘的相一致,氢均匀分布于试样当中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9MB 文档页数:6
利用光学体视显微镜和高温热台对CO气体还原Fe2O3过程进行原位观察,并结合扫描电镜、能谱和红外光谱分析,研究掺入CaO对还原过程中铁晶须生成和生长机理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铁晶须是在实现FeO→Fe转变时形成和不断生长的;CaO对氧化铁的还原有抑制作用,当掺入CaO质量分数 ≥ 8%时,没有铁晶须生成和生长.因此,可以通过控制CaO掺入量的方式抑制铁晶须的生成和生长,进而减少矿粉颗粒团聚的发生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09.94KB 文档页数:4
对赋存于南秦岭泥盆系浅变质碎屑岩中的陕西凤县八卦庙金矿主成矿阶段的石英中流体包裹体进行研究,发现八卦庙金矿成矿流体盐度变化较大,从中等偏低盐度到富含子矿物的高盐度流体包裹体均有分布,通过光学显微镜、EPMA、SEM/EDS观察发现子矿物主要为黄铁矿、石盐及一些成分复杂的子矿物.LRM分析流体包裹体成分以富含CO2为特征,除此之外还检出了CO,SO2,CH4,H2S,C2H2,C2H4等,表明矿床成矿流体具相对还原的复杂物理化学条件,不同于一般的热液金矿床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65.5KB 文档页数:6
测试了熔点~700℃温度区间含铌钛钢X-52连铸坯的高温延塑性.根据断口形貌、组织以及钢中析出物等的变化情况分析了该钢的脆化机理.结果表明:在熔点~700℃温度区间,X-52钢存在2个脆性区,熔点~138℃的第Ⅰ脆性区,925~825℃的第Ⅲ脆性区.细小的NbCN沿奥氏体晶界的动态析出是造成第Ⅲ区脆化的主要原因.可通过向钢中添加少量的钛,以降低晶界处细小的NbCN的析出量,防止光共析铁素体在奥氏体晶界呈网状析出而改善钢的热塑性.
首页上页281282283284285286287288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3968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