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308)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5MB 文档页数:10
介绍了模拟结晶器内渣膜形成的实验方法, 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在保护渣传热方面所做的研究工作, 包括固态渣膜的界面热阻、保护渣的导热系数、辐射传热以及渣膜的光学性质, 并提出了今后在渣膜形成及传热研究中有待进一步完善的内容和方向.现有的研究结果表明利用热丝法可以对渣膜的形成过程进行原位观察, 采用水冷铜探头法可以获取用于研究渣膜微观组织的固态渣膜样品.渣膜的界面热阻在0.0002~0.002 m2·K·W-1之间.在800℃以下, 保护渣的导热系数在1.0~2.0 W·m-1·K-1范围内, 且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渣膜中的晶体一方面可以增加渣膜的界面热阻, 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固态渣膜的反射率, 起到降低辐射热流的作用.此外, 过渡族金属氧化物的加入以及固态渣膜中弥散分布的微小颗粒也能改变渣膜的光学性质, 从而影响通过渣膜的辐射传热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91.71KB 文档页数:7
介绍了基于直流电压降法测量蒸汽发生器传热管690合金轴向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销加载拉伸方法.该方法与其他方法相比较,可以直接采用原始管状材料,在线连续测量管状试样在不同应力强度因子下的疲劳裂纹扩展.通过对标准紧凑拉伸试样的类比分析,建立传热管试样的销加载拉伸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电学和力学有限元模拟分析,确定直流电压降数据采集方法.验证试验采用核电蒸汽发生器用690合金传热管,分别研究了室温和高温325℃空气中载荷和温度对材料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的影响,试验结果采用Paris-Erdogan公式进行拟合,吻合度较好.扫描电镜下观察端口形貌,疲劳裂纹的扩展为穿晶形式,在穿晶断口上观察到明显的疲劳辉纹和微塑性区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946.5KB 文档页数:19
利用热能将湿物料中湿分(水分或其它溶剂)去除,以获得固体成品的操作。 概述:染料中 RNS 干燥;制药中药品干燥;生物制品中溶菌酶干燥;感光胶片干燥;石油化工 中催化剂干燥;化肥厂中尿素干燥;食品厂中糖、奶粉干燥;造纸厂的纸张干燥等等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12.5KB 文档页数:5
7.2.1单效蒸发的计算 对于单效蒸发,在给定的生产任务和确定了操作条件以后,通常需要计算以下的这些内容: ①分的蒸发量 ②热蒸汽消耗量 ③发器的传热面积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99MB 文档页数:31
第三章颗粒与流体之间的相对运动 前言:(本章:本质上讲:属于流体流动过程,从方法或手段上讲:属于非均相分离过程,下册讲的 蒸馏、吸收、萃取等单元操作都是均相分离过程) 1、相:体系中具有相同组成,相同物理性质和相同化学性质的均匀物质。相与相之间有明确的界面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9MB 文档页数:42
绪论 本门课程的产生及内容 化学工业是对原料进行化学加工以获得有用的产品。显然,其核心是化学反应过程及其设备, 为使化学反应经济有效的进行,反应器内必须保持某些最佳反应条件,如适宜的压强、温度和物料 的纯度。这些过程统称为前处理。反应后,产物与反应物必须分开,产物必须精制,这些过程称为 后处理。前后处理中,绝大多数过程是纯物理过程 从诸多化学工业生产中如何找出规律性的东西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27MB 文档页数:119
实验一 内压薄壁容器应力测定 实验二 振动与隔振实验 实验三 超声波探伤 实验四 空气压缩机性能测定实验 实验五 外压薄壁容器稳定性实验 实验六 恒压力控制实验 实验七 液位对象特征测定实验 实验八 换热器管程和壳程压力降测定实验 实验九 换热器换热性能实验 实验十 流体传热系数测定实验 实验一 闪点和燃点的测定 实验二 接地电阻的测定 实验三 着火性实验 实验四 可燃固体的燃烧实验 实验五 禁水性物质实验 实验六 超声波测厚 实验七 可燃固体氧指数的测定 实验八 气体爆炸实验 实验九 内压薄壁容器应力测定 实验十 振动与隔振实验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85.5KB 文档页数:10
第四章蒸馏和吸收塔设备 蒸馏和吸收塔的类型:板式塔与填料塔(处理量大用板式塔,处理量小多采用填料塔)本章重 点:介绍板式塔的塔板类型、分析操作特点并讨论浮阀塔的设计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0.32MB 文档页数:152
第一节食品干燥基础 一、食品中水分的状态和水分活度 二、干燥介质的特性 三、食品物料与干燥介质间的平衡关系 四、干燥特性曲线 五、干燥过程中的传热与传质 第二节 干燥过程中食品主要变化 第三节 干燥方法 食品物料干燥方法分类: ■按干燥方式分 间歇式,连续式 ■按操作压力不同 常压干燥,真空干燥 ■按工作原理 对流干燥,接触干燥,冷冻干燥,辐射干燥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35.66KB 文档页数:37
对流传热是在流体流动过程中发生的热量传递现象,它是依靠流体质点的宏观移动进行热量传递的,故与流体的流动情况密切相关。对流分为自然对流和强制对流
首页上页2425262728293031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308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