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86)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8MB 文档页数:188
• 什么是细胞工厂 • 微生物细胞工厂 • 基因工程 • 基因工程改造后的微生物细胞工厂 • 高等生物细胞工厂 • 细胞工厂的升级版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6.14MB 文档页数:176
• 什么是细胞工厂 • 微生物细胞工厂 • 基因工程 • 基因工程改造后的微生物细胞工厂 • 高等生物细胞工厂 • 细胞工厂的升级版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72KB 文档页数:33
菌种是从事微生物学及生命科学研究的基本 材料,在医学领域中,诊断制品的制备,菌苗的 生产、微生物致病性研究,药物的抑菌试验及药 品微生物检验等都有一套完整的菌种.微生物具 有生命活力,在传代过程中易发生变异甚至死亡, 因此菌种保藏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微生物 学基础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药品微生物工 作中的一项常用技术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84MB 文档页数:112
第一部分 微生物学基本实验技术 实验一 普通光学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 实验二 细菌的简单染色 实验三 细菌的革兰氏染色 实验四 细菌的芽孢染色 实验五 细菌的荚膜染色 实验六 细菌的鞭毛染色 实验七 细菌的运动性观察 实验八 霉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九 酵母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十 放线菌的形态观察 实验十一 四大类微生物菌落形态的比较和识别 实验十二 微生物大小的测定 实验十三 微生物细胞总数的测定 实验十四 培养基的配制 实验十五 培养基的灭菌 实验十六 微生物的接种及分离技术 实验十七 水分活性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十八 温度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十九 化学药品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二十 紫外线照射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 实验二一 微生物的耐盐性试验 实验二二 微生物的耐糖性试验 第二部分 食品微生物的检验技术 实验一 食品中菌落总数测定 实验二 食品中霉菌和酵母菌的测定 实验三 食品中大肠菌群的测定 实验四 沙门氏菌属检验 实验五 志贺氏菌检验 实验六 病原性大肠艾希氏菌检验 实验七 肉毒梭菌及肉毒毒素检验 第三部分 专业综合设计实验 实验一 酒曲中酵母菌的分离 实验二 酸泡菜中乳酸菌的分离 实验三 醋醪中醋酸菌的分离 实验四 红曲的制备及红方腐乳的制作 实验五 动物食品中蛋白质分解菌的检查与计数 实验六 鲜肉中微生物的分离与计数 实验七 蔬菜上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 实验八 牛奶中微生物的检查 实验九 甜酒酿的制做 附录一 试剂、药品使用常识 附录二 实验用试剂的配制 附录三 常用染色液 附录四 常用培养基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81.39KB 文档页数:4
微生物学实验是生物学重要的基础课之一,特别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与拓宽,微生 物学方法与技术显得尤为重要。此外,医学农学、林学等学科,甚至地质学、太空学等也 需微生物的方法与技术。因此,熟悉掌握微生物学方法与技术,对其它很多学科的发展有直 接的影响。无菌操作技能和无菌概念的建立是微生物学实验中最重要的内容,并且可以培养 学生的动手能力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2KB 文档页数:2
一、前言 微生物学实验是生物科学重要的基础课之一,特别是随着分子生物学 的发展与拓宽,微生物学方法与技术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熟悉掌握微生 物学方法与技术,对其它很多学科的发展有直接的影响。无菌操作技能和 无菌概念的建立是微生物学实验中最重要的内容,由于微生物学实验结果 的观察有的需几天后再观察,这样学生徐长到实验室来,或非时间较多。 实验课程教学大纲包括实验目的与要求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89.35KB 文档页数:94
第一节引起食品腐败的微生物 第二节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的基本条件 第三节食品腐败变质的机理 第四节微生物引起食品腐败变质的鉴评 第五节各类食品的腐败变质 第六节食品保藏技术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57KB 文档页数:18
通过本课程的讲授与学习,使学生掌握医学微生物学基本理论、基本 知识和基本技术,为学习其他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相关学科打下基础。 本课程的内容分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两部分。医学微生物学理论教学内容又可分细菌总论、细菌各论、其 他微生物和病毒四个篇幅。分别阐述了多种微生物的生物学特性、致病性、免疫性以及所致病的诊断和防 治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7KB 文档页数:7
兽医微生物学是兽医公共卫生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研究微生物的主要生物特性基本 实验技术的科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与兽医公共卫生及畜禽传染病有关的重要病 原微生物的检验要领,为进一步学习动物性食品微生物检验学、兽医生物制品学等课程打下必要的基础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9.95MB 文档页数:100
本课程为中药专业限选课程,突出了常见和危害严重的病原微生物,微生物在中药学中的应用,微生物在中药学中的应用和中药制剂的抗菌、抗病毒实验方法,并适当反映学科发展的新动向和新技术。在教学手段与方法上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及课堂讨论等形式,力求教学过程生动形象,并着眼于学生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 第二节、微生物学发展简史: 一、微生物学经验时期: 二、实验微生物学时期: 三、现代微生物学时期: 第三节、微生物学与中医药学的关系 1、中医中药可防治病原微生物所致的疾病 2、微生物与中药材生产关系密切 3、微生物与中药材及其制剂品质关系密切
上页12345678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86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