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20)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763KB 文档页数:4
一、 营养元素的危害 氨氮会消耗水体中的溶解氧;氨氮会与氯反应生成氯胺或氮气,增加氯的用量;含氮化合物对人和其它生物有毒害作 用:①氨氮对鱼类有毒害作用;②NO3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33.16KB 文档页数:11
通过观测钙处理前后夹杂物形貌和成分的变化,对钙处理效果、中间产物的形成及不同中间产物对氧化铝夹杂的改性路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钙处理可将钢液中不规则固态夹杂改性为球形液态夹杂,并且各炉次夹杂物的改性程度不同.热力学分析表明,Als和S含量越高,氧化铝夹杂改性为液态的难度越大.钙处理后的短时间内,Ca S和CaO作为中间产物存在.通过建立中间产物生成的动力学模型,确定了生成不同中间产物的临界硫质量分数为11.1×10-6(钢液中溶解氧质量分数为4×10-6).由该模型结合结果分析,推断出不同中间产物对氧化铝的改性路径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98.19KB 文档页数:5
针对企业冶炼超低碳铝镇静钢过程中增氮量高、波动大及控制不稳定的问题,采用工艺数据统计和现场取样的手段,系统梳理了冶炼过程钢液脱氮和增氮的主要环节和影响因素.转炉脱碳期和真空处理是脱氮的主要环节,碳氧期的总脱碳量高则终点氮含量低;转炉底吹N2/Ar切换点在吹炼70%以前对终点氮含量影响不大;VD在无氧条件下脱氮有利,RH则在有氧条件下脱氮有利.控制钢中溶解氧>200×10-6则出钢过程增氮可控制在5×10-6以下;炉料的氮带入是真空精炼环节增氮的重要因素,最高达11×10-6;采用密封垫+吹Ar的保护方式,增氮量最低为1×10-6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5MB 文档页数:8
《工程科学学报》:静水压与溶解氧耦合作用对低合金高强钢腐蚀电化学行为的影响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2.43KB 文档页数:4
. COD 化学需氧量:水样在一定条件下,氧化 1L 水样中还原性物质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以 mg 氧/L 表示。 2. BOD 生化需氧量表示在有氧条件下,好氧微生物氧化分解单位体积水中有机物所消耗的溶解氧的数量,通常单位为 Mg/L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79MB 文档页数:83
第十六章 鱼类的生活与环境 第一节 鱼类与非生物环境的关系 ➢ 温度、盐度、酸碱度 ➢ 溶解氧、二氧化碳、硫化氢、氨 ➢ 光、声、电 ➢ 底质、悬浮物 ➢ 水流、水压 ➢ 污染物 第二节 鱼类与生物环境的关系 鱼类与其他水生生物之间的关系甚为密切。有些生物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作为鱼类的饵料,有些可以使鱼类患有各种疾病,有些直接吞食鱼类。 鱼与生物环境的关系,主要包括: ➢鱼类的种内关系 ➢种间关系 ➢与其它生物间的关系。 第十七章 鱼类的年龄和生长 第一节 研究鱼类的年龄和生长的意义 第二节 鱼类的年龄鉴定 第三节 鱼类的生长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62.5KB 文档页数:89
一、影响发酵工艺的主要参数 1 温度 2 氧气(溶解氧) 3 pH 4 二氧化碳 5 基质浓度 6 泡沫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08KB 文档页数:73
有机物质直接进入水体后,通过微生物的生 物化学作用而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质二氧化碳和 水,同时在分解过程中需要消耗水中的溶解氧; 在缺氧条件下,该类污染物就发生腐败分解,恶 化水质,所以称之为需氧有机污染物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340KB 文档页数:25
实验一 水的物理性质检验 实验二 水中碱度的测定 实验三 水中总硬度的测定一 EDTA 滴定法 实验四 水中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 实验五 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 实验六 化学需氧量的测定 实验七 五日生化需氧量测定 实验八 水中氨氮的测定—— 滴定法 实验九 混凝 实验十 自由沉淀 实验十一 吸附 实验十二 水中充氧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45MB 文档页数:25
1、了解水体中有机化合物的影响,例如对水生生 物的影响、化学毒性、对溶解氧等水质指标的影响等; 2、重点学习有机污染物的两类测定方式:对某种、 某类有机物如挥发酚类、矿物油的直接测定以及通过生化需氧量(BOD)、化学需氧量(COD)总 有机碳(TOC)、总需氧量(TOD)等指标的对水 体中有机物的间接测定
上页12345678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20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