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436)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03.59KB 文档页数:7
开发了一种水平轮式连铸机,用以高速浇铸52~85mm小方坯。新铸机的结晶轮轴心与垂直线成3°~5°倾角。从中间包流出的钢水,通过密闭的水口进入结晶槽,避免了钢水被氧化,又省去了钢液面检测及控制装置。在直径3m的试验铸机上,以18~22m/min的速度浇出了50mm×63/67mm的小方坯,其表面及内部质量都令人满意。在此基础上,设计了用以浇铸70~85mm小方坯的水平轮式连铸机,其预期的最高出坯速度为28m/min,并能与高速线材轧机相配合,直接轧制成材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74.42KB 文档页数:6
高炉喷吹煤粉和熔融还原铁浴粉煤气化等高速加热条件下,快速热分解是第一步。为研究1160-1750℃温度条件的这一过程,作者用等离子体加热的实验装置,加热速度可达4.3×103-2.4×104K/s。实验表明增加温度可明显改善烟煤的快速热分解过程,而旦效果比无烟煤明显得多;但气氛对快速热分解过程的影响不太明显。进而说明了铁浴气化粉煤和氧化介质可分开吹入,有利于控制喷嘴前端过热并减少金属蒸发后进入产品气体之中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57.07KB 文档页数:7
探索了以二次铝灰为原料,通过低温碱性熔炼-浸出-晶种分解制备α-Al2O3工艺.研究了碱灰比、盐灰比、熔炼温度、熔炼时间、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和固液比等因素对铝及硅浸出率的影响.探讨了使用晶种分解法处理浸出液制取氧化铝的工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优化制备条件为碱灰比1.3,盐灰比0.7,熔炼温度500℃,熔炼时间60 min,浸出温度60℃,浸出时间30 min,固液比1:4;铝浸出率最高可达92.71%;晶种分解法处理浸出液的后续工艺可行有效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91.25KB 文档页数:6
本文用热力学原理分析了Si-Mn氧化物还原的热力学条件,并根据其热力学分析结果,对水雾化Si-Mn钢粉采用热塑性树脂涂层,在高纯氮气氛中进行脱氧的新工艺研究。使水雾文Si-Mn钢粉在1280℃,1330℃温度下保温120分钟后,其含氧量由3060P.P.M左右降至300P.P.M以下。同时测定了在还原脱氧过程中,不同的树脂用量与还原后钢粉中含氧量之间的关系。解决了含Si Mn等难还原元素水雾化钢粉非真空脱氧问题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3MB 文档页数:8
本文系统研究铬铁矿球团的焙烧固结特性.结果表明:预热时间对于预热球强度影响不大,在预热时间为10 min时,随着预热温度的提高,预热球强度和氧化率呈直线型增加,适宜温度为1050℃,此时预热球强度可达每个400 N以上;与传统铁矿球团相比,铬铁矿球团焙烧所需的温度高,焙烧时间为10 min时,焙烧温度从1250℃提高到1350℃,球团强度从每个1078 N提高到1973 N.在铬铁矿球团预热和焙烧过程中,铬尖晶石(Fe,Mg)(Cr,Fe,Al)2O4氧化生成富镁的(Fe,Mg)(Cr,Fe,Al)2O4和铬铁铝复合氧化物(Cr,Fe,Al)2O3,当温度高于1000℃时,(Cr,Fe,Al)2O3新相生成,其主要以环状分布在颗粒外层,颗粒内部为针状与(Fe,Mg)(Cr,Fe,Al)2O4形成交织结构,降低Cr/Fe比或升高焙烧温度均有助于(Cr,Fe,Al)2O3向颗粒外层富集和再结晶长大,有利于球团的固结,提高球团强度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51.85KB 文档页数:6
提出了一种以Na2CO3为添加剂、以煤为还原剂的还原分离方法,将原矿中铁的氧化物还原为铁单质粉末通过磁选分离回收,将水铝石矿物转化为铝酸钠溶出分离回收.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还原温度、还原时间、Na2CO3用量和还原剂用量对粉末铁品位、铁回收率和氧化铝溶出率的影响,并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观察和能谱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反应的过程和机理.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实验参数,获得的最优条件为还原温度1150℃,还原时间45 min,Na2CO3用量40.47%,还原剂用量11.9%;在最优条件下,粉末铁品位为95.88%,铁回收率为89.92%,氧化铝溶出率为75.92%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46.65KB 文档页数:14
根據我國某礦含氟的特點,我們在轉動粘度計上進行了含高氟爐渣的粘度和熔化性的研究,我們在含氟化鈣量30~50%範圍內做了18個配渣的粘度側定結果發現在一般堿度範圍內粘度和熔化性很低而且在堿度CaO/SiO2=1.8~3.0範圍內有一熔化性低區,因此含氟渣應采用高堿度進行操作。在本研究中還初步測了一下MgO及稀土氧化物的影響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7.62KB 文档页数:4
1范围 1.1本方法适用于饮用水、地面水及工业废水pH值的测定。 1.2水的颜色、浊度、胶体物质、氧化剂还原剂及较高含盐量均不干扰测定;但在pH小 于1的强酸性溶液中,会有所谓酸误差,可按酸度测定;在pH大于1;的碱性溶液中,因有 大量钠离子存在,产生误差,使读数偏低通常称为钠差。消除钠差的方法,除了使用特制 的低钠差电极外,还可以选用与被测溶液的pH值相近似的标准缓冲溶液对仪器进行校正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12.5KB 文档页数:33
实训一 花生中黄曲霉毒素B1的检测 实训二 食品中N-亚硝胺化合物的检测 实训三 稻米中久效磷残留量的检测(气相色谱法) 实训四 香肠中亚硝酸盐的测定(盐酸萘乙二胺法) 实训五 蘑菇罐头中亚硫酸盐的测定(盐酸副玫瑰苯胺法) 实训六 小麦粉中过氧化苯甲酰的测定(气相色谱法) 实训七 饮料中苯甲酸钠、糖精钠含量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实训八 食品中铅含量的测定 实训九 食品中总砷含量的测定 实训十 常见食品掺假鉴别和检验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6.03KB 文档页数:6
水质一挥发酚的测定蒸馏后4氨基安替比林分光光度法 本方法与ISO64391984(E)标准在技术上主要差异为:试分体积及相应的试剂用量。 1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饮用水、地面水、地下水和工业废水中挥发酚的测定。其测定范围为0.002 6mg/L浓度低于0.5mg/L时,采用氯仿萃取法,浓度高于0.5mg/L时,采用直接分光光度法。 氧化剂、油类、硫化物、有机或无机还原性物质和芳香胺类干扰酚的测定
首页上页3334353637383940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436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