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7855)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1MB 文档页数:14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种新颖的多孔晶体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结构可设计性强等优点,但是,MOFs的低电导率以及在电解液中的稳定性等问题限制了其作为电极材料的应用。近年来,如何结合MOFs的优势进行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通过自牺牲得到的多孔碳骨架和金属化合物等MOFs衍生复合电极材料,不仅解决了电导率低的问题,而且保留了MOFs的高比表面积和复杂多孔结构,为锂离子的插入/脱出、吸附/解吸等过程提供了丰富的活性位点;与此同时,从结构单元和化学组成方面增加了材料结构的复杂性,开放性的孔隙结构可以缓冲体积膨胀带来的机械应力,对外来离子存储和多离子传输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综述了MOFs及其衍生物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设计和研究中取得的最新进展,重点阐述了针对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的要求进行MOFs形貌控制和修饰的方法,以及具有多孔、中空或特殊结构的MOFs衍生电极材料的制备关键影响因素及其结构特性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最后,分析了MOFs衍生电极材料的研究挑战和发展方向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32.5KB 文档页数:27
机电系统计算机仿真是目前对复杂机电系统进行分析的重要手段与方法。在 进行机电系统分析综合与设计工作过程中,除了需要进行理论分析外,还要对系统 的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系统性能指标与参数是否达到预期的要求?它的经济性能如 何?这些都需要在系统设计中给出明确的结论。对于那些在实际调试过程中存在很 大风险或实验费用昂贵的系统,一般不允许对设计好的系统直接进行实验,然而没 有经过实验研究是不能将设计好的系统直接放到生产实际中去的,因此就必须对其 进行模拟实验研究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32.5KB 文档页数:27
机电系统计算机仿真是目前对复杂机电系统进行分析的重要手段与方法。在进 行机电系统分析综合与设计工作过程中,除了需要进行理论分析外,还要对系统的 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系统性能指标与参数是否达到预期的要求?它的经济性能如 何?这些都需要在系统设计中给出明确的结论。对于那些在实际调试过程中存在很 大风险或实验费用昂贵的系统,一般不允许对设计好的系统直接进行实验,然而没 有经过实验研究是不能将设计好的系统直接放到生产实际中去的,因此就必须对其 进行模拟实验研究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12MB 文档页数:255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第一节 人力资源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内涵 第三节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历史及趋势 第四节 人力资源管理者 第二章 人力资源规划 第一节 人力资源规划概述 第二节 人力资源规划的程序 第三节 人力资源需求的预测 第三章 工作分析 第一节 工作分析概述 第二节 工作分析的方法 第三节 职位说明书和任职规范 第四节 工作设计 第四章 员工招聘 第一节 员工招聘概述 第二节 员工招聘的过程管理 第三节 员工招聘渠道 第五章 雇员选拔与录用 第一节 简历筛选 第二节 笔试 第三节 面试 第四节 评价中心技术 第六章 员工的培训与开发 第一节 员工培训概述 第二节 员工培训需求分析 第三节 企业员工培训方案的实施 第四节 培训评估 第五节 岗前培训 第七章 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 第一节 职业与职业选择 第二节 职业生涯理论 第三节 员工职业生涯规划设计 第八章 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 第一节 绩效考核与绩效管理概述 第二节 绩效考核的方法 第三节 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的设计 第四节 绩效考核的实施与应用 第九章 薪酬管理 第一节 薪酬管理概述 第二节 薪酬水平策略 第三节 薪酬体系设计 第四节 技能薪资体系 第十章 员工关系管理 第一节 劳动合同管理 第二节 员工沟通与参与管理 第三节 员工安全与健康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9MB 文档页数:8
扭转调谐液柱阻尼器(torsional tuned liquid column damper,TTLCD)是一种有效的扭转振动控制装置.本文对该阻尼器在偏心框架结构中的设计方法进行研究,针对不同的倾斜管道投影点和倾斜角,建立了三种形式的扭转调谐液柱阻尼器在地震作用下的运动方程和控制力方程,给出TTLCD参数优化的具体公式,其方法为对比扭转调谐液柱阻尼器-偏心结构和扭转调频质量阻尼器(torsional tuned mass damper,TTMD)-偏心结构,将两控制系统转化,利用Den Hartog或Ikeda给出的调频质量阻尼器(tuned liquid mass damper,TMD)参数优化公式来实现TTLCD参数优化,最后给出TTLCD的设计流程.通过对一个四层偏心框架结构进行模拟,验证了理论设计方法的合理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32MB 文档页数:232
一 专业基础课程 1《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 1》 2《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 2》 3《建筑数字技术 1》 4《基础素描》 5《建筑设计基础 1》 6《建筑设计基础 2》 7《模型制作基础》 8《基础色彩》 9《建筑材料》 10《建筑力学》 二 专业主干课程 1《建筑设计原理 1》 2《建筑设计原理 2》 3《建筑设计原理 3》 4《建筑设计原理 4》 5《建筑构造 1》 6《建筑结构》 7《外国建筑史》 8《中国建筑史》 9《建筑设计 1》 10《建筑设计 2》 11《建筑设计 3》 12《建筑设计 4》 13 《建筑设计 5》 14《建筑设计 6》 15 《城市设计》 三 个性化发展课程 1《建筑技法表现》 2《建筑写生》 3《建筑结构选型》 4《建筑物理 1》 5《建筑设备》 6《建筑物理 2》 7《建筑构造 2》 8《建筑经济》 9《城市规划原理》 10《建筑师业务》 11《建筑前沿信息导读》 12《建筑 BIM 技术》 13《景观设计》 14《场地设计》 15《建筑数字技术 2》 16《当代建筑评析》 17《室内设计原理》 18《建筑心理学》 19《生态建筑》 20《建筑施工图设计》 21《建筑外部空间评析》 22《园林植物学》 23《建筑施工》 24《建筑节能》 四 专业实践环节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16MB 文档页数:169
本书适合具有(X)HTML和CSS基本知识的任何人。无论你是刚刚接触CSS设计,还是已经开发纯CSS站点好几年了,本书中都有适合你的内容。如果你已经使用CSS一段时间了,但还不是专家,那么你能够从本书获得最大的收益。本书充满了实用的现实建议和示例,可以帮助你精通现代CSS设计。本书的前两章讨论基本的CSS概念和最佳实践,帮助你轻松地入门。你将学习如何建立代码结构和加注释、CSS定位模型的细节以及浮动和清理的工作原理。你可能已经掌握了其中的许多内容,但是可能会发现自己有遗漏或理解不充分的地方。因此,前两章是不错的CSS入门材料,也可以帮助你回顾已经知道的知识。介绍了基本知识之后,后面五章讨论核心CSS技术,比如图像、链接、列表操纵、表单设计、数据表格设计以及纯CSS布局。每一章都由浅入深,直到建立比较复杂的示例。在这些章节中,你将学习如何创建圆角框、带透明阴影的图像、标签页式导航条和flickr风格的翻转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54MB 文档页数:149
学习要求: 了解时序电路的基本结构、分类和常用的描述方法 熟悉各种触发器的功能和使用 熟练掌握同步时序电路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熟悉状态图的建立,状态简化和状态分配的各个重要 环节 时序逻辑电路模型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结构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描述 状态表和状态图 触发器 基本 R - S 触发器 时钟控制 R - S 触发器 D 触发器 J - K 触发器 T 触发器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分析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设计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设计举例 建立原始状态图 状态简化 状态编码 ( 状态分配 ) 确定激励函数和输出函数 画出逻辑电路图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31MB 文档页数:444
§1 数据库系统概述 §4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2 数据模型 §3 DBS的结构 §1 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 §2 RDBS的数据操纵语言:关系代数 §3 RDBS的数据操纵语言:关系演算语言 §1 SQL概述 §2 SQL数据定义功能 §3 SQL数据操纵功能 §4 视图 §5 SQL数据控制功能 §6 嵌入式SQL §1 关系系统 §2 关系系统的查询优化 §1 数据库设计概述 §2 需求分析 §3 概念结构设计 §4 逻辑结构设计 §5 物理结构设计 §6 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 §1 事务的基本概念 §2 故障的种类 §3 恢复的实现技术 §4 恢复策略 §1 并发控制概述 §2 封锁(Locking) §3 封锁协议 §5 并发调度的可串行性 §6 两段锁协议 §7 封锁的粒度 §1 数据库安全性控制 §2 统计数据库安全性 §1 完整性约束条件 §2 完整性控制 §3 SQL的完整性实现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6MB 文档页数:20
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阐述了不良岩层巷道维护问题。其要点是:①找出了1978年以前金川在不良岩层中采用多种支护型式都难以维护的根本原因是:把流变体围岩稳定问题视为单纯的传统支护结构问题;②确定了不良岩层的基本属性为易发展为松散体的流变体,从理论上阐明了不良岩层巷道必须分次支护的理由;③查明了不良岩层巷道地压类型,以流变体变形地压为主;④总结了地压活动基本规律,分析了在围岩纵深12米范围内,最终出现的二个压密区、一个松驰区、一个松动区,压密区实际上是承载环,在围岩稳定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从理论上解释了金川不良岩层巷道围岩稳定过程;⑤采用了信息化设计——现场监控设计法;⑥提出了金川不良岩层巷道支护原理和设计方法,即根据岩层不同属性,不同地压来源,从分析地压活动规律入手,运用信息化设计法,使支护特性和施工工艺过程不断适应围岩变形的活动状态,以达到抑制围岩变形、维护巷道稳定的目的
首页上页360361362363364365366367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7855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