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3932)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62.49KB 文档页数:6
根据中锰钢热轧组织结构确立两相区奥氏体化的几何模型和初始条件,利用DICTRA动力学分析软件对中锰钢马氏体基体奥氏体化过程进行计算分析.在奥氏体化初期的形核过程中,马氏体中过饱和的碳锰元素从铁素体迅速转移到奥氏体并在相界面奥氏体一侧聚集.后续的相变过程中,碳在奥氏体中快速均化,但锰在相界面奥氏体一侧的聚集加剧.相变初期奥氏体界面推移速度比中后期高出若干个数量级,但随时间推移迅速衰减.相变初期相界面推移是碳扩散主导,相变后期界面推移受到锰在奥氏体中扩散速度制约.温度升高可显著提高相界面推移速度.达到相同数量奥氏体的情况下,低温长时退火有利于锰从铁素体向奥氏体转移并提高其在奥氏体中的富集度,从而提高奥氏体的稳定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25.6KB 文档页数:6
针对轴承钢中钙铝酸盐大型夹杂物的控制问题,通过计算GCr15轴承钢中尖晶石MgO·Al2O3、钙的铝酸盐CaO·6Al2O3夹杂物生成热力学,分析精炼渣成分与夹杂物类型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当钢水中含有质量分数0.10×10-6的溶解钙[Ca]时,只要溶解镁[Mg]质量分数小于10×10-6,MgO·Al2O3就会被[Ca]还原成CaO·6Al2O3;当精炼渣碱度为7.04,(MgO)质量分数为1.38%时,钢水中溶解[Mg]质量分数比临界[Mg]质量分数低56%,夹杂物以尺寸大于10μm的CaO-Al2O3系复合夹杂为主;当精炼渣碱度为3.75,(MgO)质量分数3.14%时,钢水中溶解[Mg]质量分数比临界[Mg]质量分数低14%,夹杂物以尺寸小于8μm的MnS包裹MgO·Al2O3复合夹杂为主;当精炼渣钙铝比C/A为1.82.0时,控制精炼渣碱度R为4.55.5,(MgO)质量分数为3%~5%,即能使钢中MgO·Al2O3保持稳定而不转变为CaO·6Al2O3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17.19KB 文档页数:6
针对目前18脉冲自耦变压器输出电压难以调节的问题,在保持现有18脉冲自耦变压器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降压式18脉冲自耦变压器拓扑结构并对其进行优化.变压器通过每相原边延长绕组与副边移相绕组的连接实现对输出电压的宽范围降压调节.考虑到延长绕组与副边移相绕组连接抽头的位置变化对变压器性能的影响,以变压器降压比及延长绕组连接抽头的位置系数为变量,理论推导不同情况下变压器的通用设计公式,并进行仿真分析,得到相同降压比条件下降压式自耦变压器等效容量最小的最优连接抽头位置.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设计的合理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43.67KB 文档页数:6
在升温速率分别为10、15、20和25℃·min-1的条件下,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对红土镍矿非自由水脱除过程进行了测试.针对测试数据,分别采用Flynn-Wall-Ozawa(FWO)法、胡荣祖-高红旭-张海(Hu GZ)法、Boswell法、Starink法、Friedman-Reich-Levi(Friedman)法等不同的转化率法计算其活化能,利用Malek法计算指前因子(A)以及确定机理函数,最后利用所得的动力学公式推导出等温下反应进度与时间的关系并对不同温度下的能耗进行分析比较.红土镍矿非自由水脱除过程的平均活化能为181.50 k J·mol-1;指前因子ln A为21.95 min-1;机理函数符合Z-L-T方程,即脱除过程为三维扩散控制机制;干燥温度越高所需的平均功率越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03MB 文档页数:10
对蛋盒型结构的等效刚度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实现了蛋盒型结构参数的优化设计.首先以蛋盒型结构的单胞为研究对象,基于渐进变分法,得到了蛋盒型结构等效刚度特性的数值计算方法.随后用该方法计算蛋盒型结构不同参数情况下的等效刚度特性,并以结构参数为自变量,等效刚度特性为因变量进行拟合.最后应用拟合公式在限定泊松比或等效刚度的情况下,分别以最大化结构的屈曲载荷和最大化单位质量吸能能力的优化为例,对蛋盒型结构参数进行了量纲为一的优化设计.计算结果表明:蛋盒型结构拉伸刚度降低,弯曲刚度升高;蛋盒型结构的刚度特性与结构参数之间呈现非线性的特点,结构表现出负泊松比的特性;在给定优化目标和限定条件时应用拟合公式可以快速实现蛋盒型结构参数的主动优化设计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09MB 文档页数:87
第一篇 单片机设计与控制实验 . 1 实验一 基于单片机的自动换挡电阻测试仪常. 1 实验二 简易数字频率计. 2 实验三 移相器设计. 3 实验四 光电摄像在塞曼效应实验中的应用. 4 实验五 光电门测试在转动惯量实验中的应用. 5 实验六 牛顿环图像处理. 6 第二篇 光信息技术研究创新实验 . 7 实验七 基于光速测量的激光测距研究实验. 7 实验八 晶体电光效应. 10 实验九 声光效应研究实验 . 18 实验十 空间滤波. 32 实验十一 光学图像相减. 38 第三篇 光全息技术研究创新实验 . 43 实验十二 计算全息编码及重现研究实验. 43 实验十三 全息干涉法测量金属材料的杨氏模量. 48 实验十四 数字全息与光学再现实验. 53 实验十五 激光线扫描测量. 71 实验十六 光栅传感三维面性测量实验. 79 实验十六(一) 三维测量系统的标定实验. 79 实验十六(二) 单视场三维测量实验. 84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817KB 文档页数:55
实验室一些常用知识介绍 3 实验一:离子交换法分离氨基酸 7 实验二: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蛋白质 9 实验三:马铃薯多酚氧化酶制备及性质实验13 实验四:碱性蛋白酶活力的测定 16 实验五: 植物组织中 DNA 和 RNA 的提取和鉴定 19 实验六:糖酵解中间产物的鉴定22 实验七:综合设计实验—蛋白质的制备及其含量测定24 实验八:还原糖和总糖的测定(3,5-二硝基水杨酸法) 35 实验九:发酵过程中无机磷的利用37 实验十:氨基酸的分离鉴定—纸层析法39 实验十一:细菌血栓溶解酶活性测定41 实验十二:可溶性糖的硅胶 G 薄层层析43 实验十三:植物材料中总黄酮的提纯与鉴定44 实验十四 : IEF/SDS-PAGE双向电泳分离鉴定蛋白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6.33MB 文档页数:192
第一节多元函数的基本概念 一、平面点集 二、多元函数概念 三、多元函数的极限 四、多元函数的连续性 第二节偏导数 一、偏导数的定义及其计算法 二、高阶偏导数 第三节全微分 一、全微分的定义 二、全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 第四节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一、多元复合函数求导的链式法则 二、多元复合函数的全微分 第五节隐函数的求导公式 一、一个方程的情形 二、方程组的情形 第五节多元函数微分学的几何应用 一、一元向量值函数及其导数 二、空间曲线的切线与法平面 三、曲面的切平面与法线 第七节方向导数与梯度 一、方向导数 二、梯度 三、物理意义 第七节 一、多元函数的极值 二、最值应用问题 三、条件极值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5.73MB 文档页数:149
1.1概述 1.1.1流体流动的考察方法 1.1.2流体流动中的作用力 1.1.3流体流动中的机械能 1.2 流体静力学 1.2.1 静压强在空间的分布 1.2.2 压强能与位能 1.2.3 压强的表示方法 1.2.4压强的静力学测量方法 1.3 流体流动中的守恒原理 1.3.1 质量守恒 1.3.2 机械能守恒 1.3.3 动量守恒 1.4 流体流动的内部结构 1.4.1流体的形态 1.4.2湍流的基本特征 1.4.3边界层及边界层脱体(分离) 1.4.4圆管内流体运动的数学描述 1.5 阻力损失 1.5.1 两种阻力损失 1.5.2 湍流时直管阻力损失的试验研究方法——因次分析法 1.6 流体输送管路的计算 1.6.1 简单管路计算 1.6.2 复杂管路计算 1.7 流速和流量的测定 1.7.1 毕托管 1.7.2 孔板流量计 1.7.3转子流量计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22MB 文档页数:92
第一节滴定分析法概述 一、滴定分析法的术语和特点 二、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三、滴定方式 四、标准溶液的配制方法 五、滴定分析的计算 第二节酸碱滴定法 一、酸碱指示剂 二、酸碱滴定曲线与指示剂的选择 三、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四、酸碱滴定法应用实例 第三节沉淀滴定法 一、莫尔法 二、佛尔哈德法 三、法扬司法 四、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五、沉淀滴定法应用示例 第四节氧化还原滴定法 一、高锰酸钾法 二、碘量法 三、重铬酸钾法 第五节配位滴定法 一、配位滴定法概述 二、酸度对配位滴定的影响 三、其他配位剂对配位滴定的影响 四、金属指示剂 五、EDTA 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六、EDTA 滴定法的应用
首页上页371372373374375376377378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3932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