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3804)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18KB 文档页数:13
第一章电子效应和空间效应 1.取代基效应: 取代基不同而对分子性质产生的影响。取代 基效应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电子效应,包括 场效应和诱导效应、共轭效应。电子效应是通过 键的极性传递所表现的分子中原子或基团间的相 互影响,取代基通过影响分子中电子云的分布而 起作用。另一类是空间效应,是由于取代基的大 小和形状引起分子中特殊的张力或阻力的一种效 应,空间效应也对化合物分子的反应性产生一定 影响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45MB 文档页数:72
8.1 芳香烃分类与苯的结构 8.2.5 苯环侧链的α-H的 芳 烃 类与苯 8.1.1 芳香烃的分类 苯的结构 卤化反应 8.1.2 苯的结构 8 3 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 8.2 单环芳烃的化学性质 8.3 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 定位规律 8.2.1 苯环上亲电取代反应 822 苯环上的自由基取代 8.3.1 相对反应活性和定 8.2.2 苯环上的自由基取代 位效应的测定 反应 位效应的测定 8.3.2 苯环上亲电取代定 8.2.3 氧化反应 824 还原反应 位规律 8.2.4 还原反应 8 4 多环芳烃 2 8.4 多环芳烃 8.4.1 多苯代脂烃 8.5 芳香性及非苯芳烃 8.4.2 联苯型芳烃 稠 芳烃 8 5 芳香性及非苯芳烃 8.5.1 Hückel规则——芳 8.4.3 稠环芳烃 8.4.4 足球烯与碳纳米管 香性的判据 8.5.2 非苯芳烃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17MB 文档页数:65
1.掌握碳正四面体的概念、sp3杂化和σ键。 2.掌握烷烃的命名法、常见基的名称。 3.掌握烷烃的化学性质(稳定性、裂解、氧化及取代反应、各种氢的相对活泼性)。 4.掌握烷烃光卤代反应历程。 5.掌握过渡态理论。 6. 掌握烷烃的构象及锯架式、楔形式和纽曼式的写法。 7.理解烷烃的物理性质。 8.理解同系列、同分异构、构造异构反应机理等概念。 9.理解游离基的稳定性次序,计算:ΔH。 10.理解反应进程-位能曲线意义。 11 .理解烷烃的制备。 12.了解甲烷的来源及其化工利用。 13. 了解煤的液化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26MB 文档页数:111
1.掌握羧酸及其衍生物的系统命名法及某些俗名,注意不饱和酸中双键位次的表示法。 2.掌握羧酸及其衍生物的化学性质:酸性与原因;酯化及其历程;酰卤的生成;脱羧与结构的关系;α-H卤代发生的条件和应用;还原与常用的还原剂;羧酸衍生物的水 解、醇解和氨解。 3. 理解影响羧酸酸性的因素、诱导效应、共轭效应、比较各类化合物酸碱性强弱。 4.理解酰基碳上的亲核取代(加成—消除)反应机理。 5.理解甲酸和乙二酸的还原性。 6. 了解碳酸衍生物。 7.了解二元酸和羟基酸、羰基酸的主要反应。 8.了解饱和一元酸的常用制备方法。 9.了解油脂的组成和性质(氢化、碘值、皂化值酸败) 10.了解羧酸及其衍生物的的光谱性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47MB 文档页数:9
运用四种加速方法对聚氨酯有机涂层钢板进行老化,并通过涂层的表观性能和电化学特征对比研究了老化方式对涂层失效的影响.紫外老化对涂层光泽的影响最大,老化32 d失光度达85.7%.盐雾实验前期线性极化阻力Rp迅速下降,后期由于盐膜的生成使得Rp保持稳定;氙灯和盐雾混合老化的光泽度和Rp的变化规律都表现为实验前期与光老化相似,后期则与盐雾实验相类似.此外,拟合不同老化方式的电化学交流阻抗谱发现:混合老化前期主要受氙灯影响,与单一氙灯老化的等效电路一致,表现为两个时间常数;后期产生盐膜,出现三个时间常数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9MB 文档页数:8
微生物燃料电池(Microbial fuel cells, MFCs)是一种绿色能源技术,通过微生物的催化氧化代谢污水中的有机物同时产生电能,具有清洁环境和产电的双重优势,为可生物降解及可循环利用的废弃物转变成清洁能源提供了潜在的机会,在环境治理和能源利用方面表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然而,目前相对较低的产电效率限制了MFCs的实际应用,其中阳极电极是产电微生物富集和传递电子的重要场所,与电池极化、电子导电性、生物相容性密切相关,是影响电池性能和运行成本的关键因素。碳纳米材料具有导电性好、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成本低等特点,被认为是微生物燃料电池重要的阳极材料,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关注。本文主要从阳极电极种类、电极结构设计和电极材料改性等方面总结改善电极生物相容性、增加产电微生物附着量、提高反应活性位点的方法,并对提高产电性能的机理进行论述。最后对碳基电极材料进行展望,以期为制备高电化学活性的阳极材料提供理论指导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31.03KB 文档页数:7
研究了丙烯酸聚氨酯清漆涂层在荧光紫外UVA辐照/凝露和氙灯辐照/雨淋两种加速实验程序下的物理、化学性能和防护屏障性与暴露时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氙灯辐照/雨淋对涂层的膜厚损失、失光率的影响程度略大于同周期UVA加速的效果;而黄色指数及不同暴露周期的完整涂层的低频阻抗模值与暴露时间的关系则与FTIR反映的羰基指数的变化规律较为一致,显示UVA加速涂层老化的效果大于同周期氙灯加速效果.且在两种加速条件下,完整涂层的低频阻抗模值均与暴露时间呈指数规律衰减,表现出较好的时间函数关系;说明EIS的低频阻抗模值与UV光辐射产生的涂层性能的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并很好地反映其防护屏障性,可作为有效的监测参量用于建立室内外老化实验的相关性,预测光老化涂层的防护寿命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5MB 文档页数:44
一、分析实验室规则 二、实验室安全规则 三、分析实验室用水的规格和制备 四、常用玻璃器皿的洗涤 五、化学试剂 六、分析试样的准备和分解 七、一般性定性及定量分析实验 实验一、电导法测定水的电导率 实验二、电导滴定法测定醋酸的解离常数Ka 实验三、自来水中钙和镁的测定 实验四、利用内标法定量分析正己烷中的环己烷 实验五、极谱法测定扩散系数和半波电位 实验六、荧光法测定乙酰水杨酸和水杨酸 实验七、荧光分析法测定邻—羟基苯甲酸和间—羟基苯甲酸 实验八、质谱法测定化合物的结构 八、综合性实验 实验九、电感耦合高频等离子发射光谱法测定人发中微量铜、铅、锌 实验十、豆乳粉中铁、铜、钙的测定 实验十一、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维生素C和维生素E 实验十二、固相萃取水样中的多核芳烃并以内标法测定其含量 实验十三、果汁(苹果汁)中有机酸的分析 实验十四、可乐、咖啡、茶叶中咖啡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实验十五、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环境样品中的多环芳烃 九、设计性实验 实验十六、设计性实验-光度法测定双组分混合物 实验十七、设计性实验-利用GC-MS技术测定可乐中咖啡因 实验十八、设计性实验-利用电导滴定法测定HCl和HAc混合酸中各组分的浓度 实验十九、设计性实验-利用电位滴定仪,进行混合碱组成确定及各组分含量的测定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63MB 文档页数:287
专业必修课程 《植物生产类专业导论》 《微生物学》 《农业实验室安全教育》 《植物学 B》 《农业气象学 B》 《生物化学 B》 《遗传学 B》 《植物生理学 A》 《生物统计》 《农业生态学 B》 《土壤肥料学》 《农学实践基础》 《分子生物学基础》 《农业信息技术》 《农业生物技术 B》 《作物表型研究法》 《植物保护学 B》 《作物栽培学》 《作物种子学》 《作物育种学 B》 《耕作学》 专业综合实践 《植物学教学实习 B》 《农业气象学教学实习 B》 《农学专业生产实习 A(创新型)》 《农学专业生产实习 B(创业型)》 《农学专业毕业论文》 专业选修课程 《生物进化论》 《科技文献阅读与写作》 《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 B》 《节水灌溉理论与技术》 《绿洲农业学》 《农业信息技术研究法 B》 《基因组学概论》 《农业生物技术研究法》 《农业遥感理论与实践 B》 《地理信息系统基础 B》 《农业大数据原理与应用 B》 《作物栽培学专题》 《农业政策与法规》 《绿洲生态工程》 《有机农业概论》 《作物种子生产 B》 《农业推广学》 《农业经营管理》 《电子商务 B》 《特种经济作物栽培学》 《互联网+现代农业》 《无土栽培原理与技术》 《园艺通论》 《双碳概论》 《农业生产机械化》 《农产品营销学》 《智慧农业理论与实践》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3MB 文档页数:247
一、专业课程 《人体解剖学》 《生理学》 《医学统计学》 《医学免疫学》 《医学微生物学》 《药理学》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 《药用植物学》 《中医学基础》 《临床中药学》 《方剂学》 《中药鉴定学》 《中药化学》 《中药药剂学》 《中药炮制学》 《药事管理学》 《中药药理学》 《中药分析》 《中药学科整合课程》 《中药综合实验》 二、个性化发展课程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本草文献导读》 《医学人文》 《医学信息技术基础》 《有机波谱解析》 《实验动物学》 《药学专业英语》 《海洋药物学》 《中药资源学》 《中药生物技术》 《中药调剂学》 《中药商品学》 《中医疾病概要》 《中成药学》 《药代动力学》 《分子生物学技术》 《药品市场营销学》 《医学科研方法》 《中药新药开发》 《药学生的就业与创业》 三、实践环节 《毕业论文》 《药用植物野外实习》 《中药饮片认知实习》 《毕业实习》 《“本草采风”中药知识与技能综合实习》 《制药虚拟仿真实训》 《药用植物虚拟仿真实训》
首页上页374375376377378379380381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3804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