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631)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73.7KB 文档页数:5
采用低氧压高温快速熔结技术在Ti-6Al-4V合金表面成功地制备出具有抗高温氧化能力的Al-Si熔结涂层.与其他工艺相比,这种工艺相对简单,且不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加热处理就能在合金的表面形成一层足够厚度的Al-Si熔结涂层,不仅省时节能,且涂层中的抗氧化元素铝、硅的浓度可通过调整涂层粉末的混合比例来进行控制.XRD检测表明涂层主要由Al、Si、Ti5Si3和TiAl3相组成.在1073K空气中循环氧化105h的实验结果表明:未经过处理的钛合金试样的氧化增重一直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率;而对带有低氧压熔结Al-Si涂层的试样来说,其氧化增重近似呈抛物线规律,显著地提高了钛合金的抗氧化能力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06MB 文档页数:26
一、生物氧化的概念和特点 物质在生物体内进行的脱氢,加氧等氧化反应,并有ATP的生成的过程 称为生物氧化(biological oxidation) 按照生理意义不同,生物氧化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主要是将代谢物或药 物和毒物等通过氧化反应进行生物转化,这类反应不伴;另一类(主要)是 糖、脂肪和蛋白质等营养物质通过氧化反应进行分解,生成H2O和CO2,同 时伴有ATP生物能的生成,供生命活动之需,其余能量主要以热能形式释 放,可用于维持体温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98MB 文档页数:8
通过共沉淀和原位煅烧转化方法, 将Pd掺杂δ-MnO2前驱体煅烧后制备得到Pd掺杂α-MnO2纳米棒催化材料.通过氮气物理吸附、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热重分析、X射线光电子能谱等技术对催化材料进行了表征.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结果显示, α-MnO2纳米棒表面没有明显的Pd纳米颗粒, 表明Pd可能掺杂到α-MnO2晶格中.纯α-MnO2的还原温度在390℃左右, 但Pd掺杂可以极大地促进α-MnO2还原, 还原温度可低至约200℃左右.研究了所制备催化剂在无溶剂条件下对于以分子氧为氧化剂选择性催化氧化苯甲醇为苯甲醛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 在无溶剂及用纯氧气为氧化剂条件下, Pd掺杂α-MnO2纳米棒对苯甲醇氧化显示出增强的催化活性; 所掺杂的氧化态Pd物质可增强催化材料中的氧迁移率; 在这些Pd掺杂α-MnO2催化材料中, 当以Pd (3%, 质量分数) -MnO2为催化剂时, 在110℃反应4 h后, 苯甲醇的转化率为39%, 远高于同条件下以纯α-MnO2为催化剂时18. 3%的苯甲醇转化率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07MB 文档页数:41
第五章生物氧化 一、生物氧化概念 二、生物氧化的特点 三、生物氧化的本质及过程 四、NADH和FADH2的彻底氧化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83KB 文档页数:12
一、条件电位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或还原剂的氧化还原能力大小,可用该氧化还原电对的电极电位(简称电位)表示。根据电位的大小,也可判断反应进行的程度和方向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84.29KB 文档页数:6
通过热重分析法,研究了在固定稀土残留量条件下,不同稀土添加剂对Ni80Cr20电热合金高温抗氧化动力学的影响。在1050至1200℃范围内,计算了氧化反应的表现反应速度常数和表观活化能,讨论了反应机理。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金相观察等手段,对氧化膜结构、氧化膜与基体的粘附性等进行了探讨,还研究了稀土添加剂提高Ni80Cr20电热合金高温抗氧化性的机制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08.57KB 文档页数:7
含钒石煤是我国一种新型钒矿资源,从石煤中提取精钒(V2O5>98%)的生产关键是钠盐氧化焙烧,本文着重于石煤中钒的价态研究,探讨钒的氧化和转化规律。崇阳石煤中钒分配率:V(Ⅲ)占98.77%V(Ⅳ)占1.23%。阐述了焙烧过程中钒的氧化状态,经历了还原区、氧化还原区,氧化区和平衡区等不同分布状况。在提钒过程中氯化钠起加速钒的氧化和生成可溶钒的双重作用。在此基础上结合矿物晶体结构的分析,确定了钠化焙烧的转化条件:775℃,焙烧15min,矿:盐=100:10;η焙达81.2%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1MB 文档页数:6
将工业纯铝分别用硫酸和磷酸进行阳极氯化,再交流电解着色镍制作光/热转换薄膜.绪果用砒酸阳极氧化,在所采用的工艺参数范围内着色困难,而磷酸阳极氧化着色容易。用超薄切片技术及透射电镜观察膜的形貌,发现上述结果与用两种酸阳极氧化后得到的多孔性氧化膜的孔的底部直径大小有关,而与膜上部孔径关系不大。用磷酸进行阳极氧化,寻找到一种交流电解着深黑色的方法,并获得太阳光谱范围吸收率α=0.93,远红外热幅射率ε=0.26的光热转换薄膜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7MB 文档页数:12
为探究不同埋藏深度裂隙煤体氧化‒自燃过程在单轴应力作用下的影响规律,本文通过荷载加压煤自燃特性实验平 台,采用新疆硫磺沟矿区烟煤煤样,开展了施加单轴应力在 0~8 MPa 下的贫氧环境程序升温试验. 根据加压试验中烟煤产 生气体随温度的变化关系,计算了烟煤在单轴应力下升温过程表观活化能和耗氧速率. 结合煤自燃氧化动力学和热解参数, 阐述了单轴应力下煤体由缓慢氧化到快速氧化的非线性发展过程,并基于突变理论解算出试验条件下烟煤氧化‒燃烧过程的 突变温度和临界温度,确定出 4 个特征参数:突变温度 (CO 表征)和 (耗氧速率表征),临界温度 (CO 表征)和 (耗氧速率表征),并分析了不同特征参数随单轴应力的变化规律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22.5KB 文档页数:48
第十三章氧化还原 13.1氧化剂 13.2高级氧化 13.3高锰酸钾及其复合盐的氧化 13.4其它氧化方法
首页上页3637383940414243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631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