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校园空间
教师库
在线阅读
知识问答
大学课件
高等教育资讯网
大学课件分类
:
基础课件
工程课件
经管课件
农业课件
医药课件
人文课件
其他课件
课件(包)
文库资源
点击切换搜索课件
文库搜索结果(4223)
《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十一章 微生物和基因工程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637KB 文档页数:16
自从分子生物学家发现所有生物的遗传信息都是由DNA分子携带并发现了基因的密码 后,人们就一直致力于将分子生物学的这一划时代成果用于微生物细胞的改造,使得微生 物细胞能够结累更多的目标产物、合成新的代谢产物及转化原本不能转化的底物或有毒物 质。通过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基因工程已经成了工业微生物菌种选育的重要手段,正在 发酵工业中发挥愈来愈大的作用。可以说工业微生物遗传育种取得的重要进展是基因工程 发展的基础之一,现在又为工业微生物的育种提供了新的、有力的工具。两者始终存在着 十分密切的依赖关系
CO2分压对N80油管钢在CO2驱注井环空环境中应力腐蚀行为的影响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4MB 文档页数:9
使用恒应变试样浸泡试验、表面分析技术和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CO2分压对N80钢在模拟CO2驱注井环空环境中应力腐蚀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CO2分压对腐蚀速率的影响存在一个拐点,环境温度为25 ℃时拐点约为1 MPa。当CO2分压小于1 MPa时,由于腐蚀产物膜(FeCO3)成形较慢,覆盖率低,随CO2分压的增高,N80钢的自腐蚀电流密度快速增大;当CO2分压大于1 MPa时,腐蚀产物膜能以较快的速率成形,覆盖率高,CO2分压的进一步增高反会使得N80钢的腐蚀电流密度降低。CO2溶于模拟环空溶液中会使溶液pH持续下降,促使N80油管钢在环空环境下发生应力腐蚀开裂。N80钢在CO2注入井环空环境中的应力腐蚀开裂机制是阳极溶解和氢脆共同作用的混合机制。应力腐蚀裂纹在萌生阶段局部阳极溶解作用(点蚀)为主导,该作用下CO2分压为1 MPa时应力腐蚀裂纹最易萌生;在应力腐蚀裂纹生长阶段氢脆作用更强,这种作用导致CO2分压更高时应力腐蚀裂纹更容易生长,应力腐蚀敏感性进一步提高
《材料力学》第五章 弯曲应力 Stresses in Bending 5.1 引言 5.2 纯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5.3 梁的正应力强度条件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53KB 文档页数:21
由上一章我们知弯曲变形的内力为Q和M。因内 力是截面上分布内力的合力。而截面上一般存在两 种分布内力的集度—剪应力τ(面内应力)和正应 力σ(法向应力)。由理力知识我们知: dF=odA.n1,故正应力的合力不可能产生Q向 分量。(即o不能在面内合成)。同理,因为τ在截 面内恒通过截面形心(面内水平轴)。故不能产生 绕此面内水平轴的合力矩M。因此,odA→M;tdA→ 若梁在某段内各横截面上的剪力为零,弯矩为 常量,则该段梁的弯曲就称为纯弯曲(Pure Bending) 平面纯弯曲是弯曲理论中最基本的情况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第七章 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和设计(7.5)系统文档编制和实现、测试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11KB 文档页数:3
在面向对象软件设计中,各个阶段的成果都有需要及时地以文档形式记录出来,以方便 下一阶段的使用及为客户、用户或经销商服务。 如果一个文档是面向客户的,最关心的问题就是系统的功能如何。因此文档编制应从描 述系统用途开始,紧接着描述一系列的用户场景或事件一响应模型。文档应当说明目标系统 的范围以及系统所接收和产生的信息,并让读者遍历每一个场景或事件,一步一步地验证事 件是如何被识别的,相关联的响应是如何产生的
复旦大学哲学系:《新编现代西方哲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六章 新黑格尔主义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1.5KB 文档页数:10
本章概述 产生于19世纪末的新黑格尔主义,既继承了黑格尔主义的传统 ,又吸取了经验主义和现代非理性主义的一些思想,在“复兴黑格 尔”的旗号下重新硏究、解释或改造黑格尔哲学,它在批判旧形而 上学的机械论和理性的片面性的同时,不回避对关于世界的基础 、本质等问题的探讨,认为可以通过直觉达到实在,强调联系和 整体性,在国家、民族至上观点与强调个人自由和民主权利的观 点之间寻求调和,曾一度在英、美和意大利等国流行并产生了很 大影响。本章主要介绍新黑格尔主义的概况、以及格林、布拉德 雷、鲍桑葵、克罗齐、罗伊斯等新黑格尔主义者的重要思想
复旦大学哲学系:《新编现代西方哲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九章 分析哲学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84.5KB 文档页数:18
本章概述 产生于20世纪初的分析哲学,继承实证主义传统,运用现代 数理逻辑和语言分析,拒斥形而上学,认为哲学的主要任务是对 语言表达式的描述和解释,或把复杂的概念分析为简单的概念, 阐明后者之间的关系;或通过对语言的逻辑分析而解决哲学问题 。它注重分析的方法,强调语言分析的重要性,反心理主义,否 认纯理智能获得关于实在的知识。它是20世纪西方哲学中的主要 思潮之一,在英语国家长期居于主导地位,除了在哲学领域的巨 大影响之外,还对文学、社会学、政治学等学科都产生了深刻的 影响
温度对不同尺寸砂岩巴西劈裂特性影响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77MB 文档页数:14
为研究高温与尺寸效应耦合作用下的砂岩巴西劈裂特性,分别对经过25、200、400、600、800和1000 ℃高温处理后的标准砂岩试件进行巴西劈裂室内试验,并基于颗粒流软件开展不同尺寸高温砂岩巴西劈裂数值模拟,研究砂岩巴西劈裂强度及其劣化规律、孔隙率增加相对于裂纹扩展贯通的滞后性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在25~1000 ℃的温度范围和50~100 mm的直径范围内,温度与尺寸效应对砂岩巴西劈裂强度均有显著影响,且尺寸效应影响程度更大。在加热过程中,由于岩石内部首先发生热膨胀,然后在热应力作用下产生损伤,因此砂岩劈裂强度先有所增大,在400 ℃之后持续降低,劈裂强度下降约34.66%~35.10%;随着尺寸增大,岩石内部积聚的能量释放产生大量微裂隙,导致砂岩试样劈裂强度降低,下降约55.61%~56.99%。(2)砂岩巴西劈裂强度劣化幅值与其直径之间满足负指数函数关系,可用于预测不同尺寸高温砂岩的巴西劈裂强度。(3)砂岩在巴西劈裂过程中的孔隙率增加相对于裂隙扩展贯通滞后的荷载差值随温度升高以及尺寸增大而增大;考虑两因素的耦合作用,尺寸效应对荷载差值的影响程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温度对荷载差值的影响程度随砂岩尺寸的增大而降低。研究成果对火灾后顶板维护,初步预测顶板强度具有一定参考意义,也可为核废料处理、地热资源开发和深井工程等涉及高温和尺寸变化的岩体工程设计提供有益参考
基于平面弹性复变方法的冷轧带钢分布位错-残余应力模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36.21KB 文档页数:7
为揭示冷轧带钢可见浪形的形成机理,通过实测残余应力值计算分布位错,提出分布位错-残余应力模型.利用平面弹性复变方法计算弹性平板中一条带有典型分布位错的直线粘接边界所产生的应力场,分析该应力场的特点及多条互相平行的带有分布位错的直线粘接边界所产生应力场间的相互影响.同时结合实测数据,给出实际分布位错的计算结果,其对应的残余应力近似值与残余应力实测值误差较小,且这一方法具有一般性.进一步分析分布位错,给出带钢屈曲挠度函数的形式,与现场实际起浪形式相吻合
《国际贸易理论研究》课程教学资源(案例研究)第一讲 丰田公司应对欧美贸易保护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1.5KB 文档页数:4
丰田公司如何面对欧美 日渐兴起的贸易保护主义压力? 从很多方面讲,丰田公司是自我成功的受害者。 60年代以前,丰田公司在人们的心目中只不过是日本 的一家不起眼的汽车制造公司。1950年,它只生产了 11700辆车;1970年,其产量为160万辆;而到了 1990年,其产量已增加到412万辆。此时,丰田已成 为世界第三大汽车公司和最大的汽车出口商。丰田的 迅速崛起归因于其世界级的制造和设计能力,这不仅 使丰田成为世界上生产能力最强的公司,也是能不断 生产出质量最高、设计最佳的汽车的公司。 在大多数时间里,丰田出口的汽车都是在日本的 工厂生产的
吉林大学:《专门水文地质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十三章 地下水资源开发环境负效应及预防措施(13.2)岩溶塌陷的灾情评估及防治措施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79KB 文档页数:7
一、岩溶塌陷的概念及产生原因 岩溶地面塌陷是指覆盖在溶蚀洞穴之上的松散土体,在外动力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 的突发性地面变形破坏,其结果多形成圆锥形塌陷坑。 岩溶地面塌陷是地面变形破坏的主要类型多发生于碳酸盐岩、钙质碎屑岩和盐岩等 可溶性岩石分布地区。激发塌陷活动的直接诱因除降雨、洪水、干旱、地震等自然因素 外,往往与抽水、排水、蓄水和其他工程活动等人为因素密切相关,而后者往往规模大、 突发性强、危害也就大
首页
上页
403
404
405
406
407
408
409
410
下页
末页
热门关键字
半导体电子
法律方法
系统性
产品一
专业写作
旅游信息化
城市设计2
ppt
旅游景区开发与管理
矩阵与数值分析
居住空间
景观设计学
经济模型分析与应用
讲座]
建筑施工与管理
极值问题
环境工程毕业论文
国贸和经济学
管理经济学
工业地理
工程制图与CAD
个体
个人
辐射成像原理
分子细胞
二阶电路
儿科护理
电子商务网络概论
电工及电子技术
点火
波谱分析法
标签设计
编码
包装
包
半导体器件物理学
P-方法
《测试》
《排球》
《形象设计》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4223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