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1417)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88.5KB 文档页数:14
通过求解一个相应的泛函的 极小函数而得到偏微分方程边值问 题的解,这种理论和方法通常叫作 偏微分方程中的变分原理,简称变 分方法。本章通过求解一类边值问 题和特征值问题简单介绍该方法的 理论及其应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37KB 文档页数:53
调制解调器(MODEM)既调制器和解 调器的总称,功能是对信号进行调制和解 调,将发送端计算机的数字信号转换成模 拟信号称为“调制”,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 字信号,送入接受端计算机,称为“解调” 一、调制方法 调制解调器的方式有调幅、调频、调相 三种方法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83.91KB 文档页数:4
教学目的: 1. 掌握沉淀滴定法对反应的要求; 2. 掌握银量法确定理论终点的方法原理; 3. 理解分级沉淀及沉淀转化的概念; 4. 理解测定氯化物的条件。 教学重点: 1.掌握莫尔法测定 Cl-的原理,条件和方法 2.区别莫尔法、佛尔哈德法的测定方法 教学难点:莫尔法、佛尔哈德法的测定条件的选择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54.16KB 文档页数:11
教学目的: 1. 了解氧化还原平衡及反应进行的程度;明确氧化还原反应的实质,能运用能斯特方程计算电极电位,并据此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及进行的程度。理解对称电对、对称反应。 2. 理解标准电极电位与条件电极电位的意义和它们之间的区别,掌握影响条件电位的因素,会计算特定介质中的条件电位。 3. 了解影响氧化还原反应速度的各种因素。掌握平衡常数的计算。 4. 掌握氧化还原滴定过程中电极电位和离子浓度的变化规律及计算方法,影响突跃范围的因素,指示剂的选择。 5. 掌握 KMnO4 法、K2Cr2O7法及碘量法的原理、条件、步骤、应用及有关标准溶液的配制,掌握分析结果的计算。 6. 了解氧化还原预处理的重要性及预处理常用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教学重点: 1. 氧化还原平衡体系中有关电对的电极电位的计算, 2. 反应方向及进行程度的判断,平衡常数的计算,滴定过程中电极电位的计算, 3. 指示剂的选择和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应用。 教学难点:条件电极电势概念的理解;非对称型滴定反应的相关计算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18.15KB 文档页数:8
教学目的: 1. 掌握系统误差与随机误差的区别和减免;准确度与精密度的区别、联系与表示方法。 2. 熟练掌握有效数字的位数确定及运算规则,会用置信区间和置信概率处理分析数据。 3. 了解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了解t检验和 F 检验在具体分析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1. 有效数字及其运算,标准偏差和平均值置信区间的计算 2. t、F 检验法的方法与作用,可疑值的取舍, 3. 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教学难点: 1. 正态分布的概率范围; 2. 平均值的置信区间(如从σ求µ的置信区间,从 S 求 X 的置信区间,t 分布)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2MB 文档页数:55
第一节 生物毒性效应的毒理学方法 第二节 生态系统水平效应的测试方法 第三节 微生态系统模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70.97KB 文档页数:72
5.1 基本离散信号与LTI离散 系统的响应 一、基本离散信号 二、差分与差分方程 三、差分方程的经典解 三、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 5.2 卷积和 一、序列分解与卷积和 二、卷积的图解 三、不进位乘法 四、卷积和的性质 5.3 离散系统的算子方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25.99KB 文档页数:7
本课程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计算机及物理等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常用的半导体器件的结构、导电机制、伏安特性及其主要参数,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各种电子电路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使学生初步掌握电子电路的分析计算和设计方法,以便为学习数字电子技术、高频电路、通信电子线路和信号与系统等后续课程提供必要的基础理论知识。在学习本课程前学生需要具备工程数学、物理和电路分析等方面的知识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47KB 文档页数:2
【课程介绍】 C++是当今最流行的高级程序设计语言之一,应用十分广泛。它也 是一门复杂的语言,与C语言兼容,既支持结构化的程序设计方法, 也支持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本教学大纲面向非计算机专业 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编制,并不企图涵盖C++语言的所有内容, 而是介绍最基本的概念、语法规则和编程方法(引言、基本的数据 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流程控制语句、函数、数组与字符串、指 针与引用、结构与链表、类与对象、运算符重载和面向对象的程序 设计基础)。教学编程环境: Visual++6.0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242.5KB 文档页数:50
一、数据库管理程序 1.1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数据管理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三个发展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当时在硬件方面, 外存储器只有磁带、卡片和纸带,没有磁盘等可以随机访问、直接存取 的设备;在软件方面,没有专门管理数据的软件,没有操作系统,数据 处理的基本方式是批处理。该阶段数据处理的特点是:
首页上页403404405406407408409410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1417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