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500)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4MB 文档页数:9
微生物浸矿是提取低品位,难选次生硫化铜矿中有价元素的最有效方法之一.本研究利用嗜酸氧化亚铁硫杆菌(Acid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浸取福建某难选次生硫化铜矿,依次开展浸矿菌富集培养实验、驯化转代实验和不同粒径配比下柱浸试验,获得了不同阶段的细菌浓度、pH值、铜浸出率等演变规律;并结合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实现了柱内矿堆塌落、截面孔隙演化和浸矿机理研究.研究表明:细菌浓度和pH值均呈现缓慢增加后趋降低的趋势,浸柱中细菌增殖较慢,浸矿480 h后,细菌浓度仅为每毫升5×107个.浸矿过程中,细颗粒趋于向柱底迁移,矿堆出现塌落;柱顶孔隙率变大,增幅为6.65%,柱底孔隙率变小,降幅为8.29%;塌落程度与细粒含量成正比,最小塌落为1.7 mm,最大塌落为6.15 mm.入堆矿石粒径极大影响着柱浸体系的浸出效果.实验中柱浸B组(粒径r < 1 mm占28.41%)浸矿效果最佳,浸矿480 h后铜浸出率达47.23%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1MB 文档页数:55
在原有的实验条件的基础上,扩展科研场所面积以满足科研环境需要;以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为依托,整合、优化校内外的优势资源建设通信集成电路设计相关领域的科研、开发、人才培养相结合的集成创新平台,形成科技成果技术水平和可行性评估以及产业化的工程验证环境;探索适合工程中心发展的运行机制,培养和建立一支学科分布、梯队合理的科研队伍,促使工程中心健康、平稳的发展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5MB 文档页数:41
实训项目一 安全用电 实训项目二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测试 实训项目三 锡焊技术 实训项目四 常用电子仪器仪表使用 实训项目五 多路输出稳压电源及充电器的设计与焊接调试 实训项目六 放大器和积分器的设计仿真及安装调试 实训项目七 表面安装技术(SMT) 实训项目八 SMT 产品安装工艺 实训项目九 电子实训产品 实训项目十 PCB 印刷电路板的设计与制作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8MB 文档页数:44
实训项目一 安全用电 实训项目二 电子元器件的识别与测试 实训项目三 锡焊技术 实训项目四 常用电子仪器仪表使用 实训项目五 多路输出稳压电源及充电器的设计与焊接调试 实训项目六 表面安装技术(SMT) 实训项目七 SMT 产品安装工艺 实训项目八 电子实训产品 实训项目九 常用低压电器的识别 实训项目十 电动机单向转动控制电路 实训项目十一 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 实训项目十二 电动机星—三角降压起动控制电路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42MB 文档页数:49
学习要求:1培养独立学习一门新课程的能力,为今后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要求大家尽量少依赖 听课,多自学)。 2掌握基本的辨识理论和辨识技术 3能独立设计辨识实验,并编程计算 4学习一些现代建模技术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78.5KB 文档页数:15
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能够在比较短的时间从理论设想变为现实,主要是由于分子生物学 的理论及技术方法,特别是重组DNA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们可以在实验室构建各种载 体、克隆及分析目标基因。所以对疾病能够深入至分子水平的研究,并取得了重大的进 展。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末诞生了基因诊断(gene diagnosis):随后于1990年美国实施了第 一个基因治疗(gene therapy)的临床试验方案。可见,基因诊断和基因治疗是现代分子生物学 的理论和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范例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64MB 文档页数:63
一、焊接训练 二、数字电路设计与制作一般方法 三、三路抢答器的设计与制作 四、设计要求:1.电路仿真设计;2.在数字电子综合实验台上验证;3.焊接制作实际产品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938.5KB 文档页数:19
6.1原子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以测量气态基态原子外 层电子对共振线的吸收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共振线:电子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激发态时 ,要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它再跃迁回基态时, 发出同样频率的光(谱线),这种谱线称为共 振发射线,电子从基态跃迁至第激发态所产 生的吸收谱线称为共振吸收线。 对于大多数元素,共振线就是灵敏线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741KB 文档页数:15
6.1原子吸收光谱的基本原理 原子吸收光谱法是以测量气态基态原子外 层电子对共振线的吸收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共振线:电子从基态跃迁至第一激发态时 ,要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它再跃迁回基态时, 发出同样频率的光(谱线),这种谱线称为共 振发射线,电子从基态跃迁至第激发态所产 生的吸收谱线称为共振吸收线。 对于大多数元素,共振线就是灵敏线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03MB 文档页数:176
表面与界面化学虽是物理化学的传 统研究领域,但由于电子能谱、扫描隧 道显微镜等新的实验技术的出现,使得 表面、界面效应及粒子尺寸效应的知识 呈指数上升式的积累,提出了在分子水 平上进行基础研究的要求。当前涉及这 领域的研究已成为催化、电化学、胶 体化学的前沿课题,并与生命科学、材 料科学、环境科学、膜技术及医药学密 切相关,是这些相关学科要研究和解决 的核心课题之一
首页上页4142434445464748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500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