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674)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78MB 文档页数:9
设计了不同相构成的超高强DH钢,抗拉强度均大于1300 MPa,组织由铁素体、马氏体、残留奥氏体和极少量碳化物构成。对比了不同相构成对超高强DH钢力学性能和应变硬化行为等的影响,并深入研究了残留奥氏体在超高强度DH钢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随着马氏体和残留奥氏体体积分数的增大,铁素体体积分数的减小,实验钢屈服和抗拉强度同时升高,而延伸率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软韧相铁素体体积分数的减小和硬相马氏体体积分数的增大导致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增加。相对于回火马氏体,淬火马氏体对强度的提升更显著,在拉伸过程中转变的残留奥氏体的量是引起延伸率变化的主要原因,组织中显著的带状组织会造成颈缩后延伸率的明显降低。通过对应变硬化行为的分析表明,随着真应变的增大,应变硬化率呈减小的趋势,在真应变大于2%后的大范围内,对于应变硬化率,DH1>DH2>DH3,主要与铁素体体积分数有关;在真应变大于5.73%后,DH2钢的应变硬化率高于DH1钢和DH3钢,主要与DH2钢中更显著的TRIP效应有关。除了残留奥氏体体积分数,残留奥氏体中的碳含量对TRIP效应同样有显著的影响。较高比例的硬相马氏体组织结合适当比例的软韧相铁素体和残留奥氏体有助于DH2钢获得最良好的强塑积13.17 GPa·%,其中屈服强度达880 MPa,抗拉强度达1497 MPa,均匀延伸率为6.71%,总伸长率为8.8%,颈缩后延伸率为2.09%,屈强比0.59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63.5KB 文档页数:48
在工程实际中,控制系统的结构往往很复杂,如果不借助专 用的系统建模软件,则很难准确地把一个控制系统的复杂模 型输入计算机,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与仿真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95MB 文档页数:11
针对平整轧制过程不同用途带钢对表面微观形貌的特殊要求,在批量跟踪电火花毛化轧辊、磨削轧辊和冷轧后带钢表面微观形貌的基础上,建立工作辊与带钢都可考虑真实表面粗糙峰的带钢表面微观形貌轧制转印生成模型,采用工业实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准确性,并据此模型分析轧制前带钢已经具有表面粗糙度分别大于、等于、小于轧辊表面粗糙度时,带钢表面微观形貌的轧制转印行为与遗传演变规律。提出了负转印和转印饱和的概念,定义了两种极限轧制转印状态的描述指标— —负转印最大和转印饱和,研究发现当带钢表面粗糙度小于或等于轧辊表面粗糙度时,存在负转印最大点和转印饱和点;当带钢表面粗糙度大于轧辊表面粗糙度时,负转印最大点和转印饱和点重合。在此基础上,采用负转印最大点与转印饱和点对应的临界板宽轧制力,描述带钢表面微观形貌的遗传及演变规律,并系统仿真分析带钢屈服强度、带钢轧前表面粗糙度、轧辊表面粗糙度等工艺条件参数对于负转印最大点与转印饱和点对应的临界单位板宽轧制力的影响规律,发现随着带钢屈服强度增大和轧辊表面粗糙度增加,该临界单位板宽轧制力均增大;随着带钢表面粗糙度增大,负转印最大点对应的临界单位板宽轧制力增大,但转印饱和点对应的临界单位板宽轧制力却减小
文档格式:PPS 文档大小:284.5KB 文档页数:25
一、系统仿真概述 二、系统动力学结构模型化原理 三、基本反馈回路的 DYNAMO仿真分析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9.28MB 文档页数:109
本章要求学生掌握蕨类植物的一般特征; 了解蕨类各主要类群的特征及蕨类植物的起源和演化;认识常见的代表植物。 重点: 1、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生活史。 2、蕨类植物的分纲(亚门)及各纲(亚门)的主要特征。 3、真蕨纲(亚门)的主要特征及代表植物。 难点: 1、维管植物的概念及维管柱的演化。 2、真蕨纲(亚门)纲的主要特征。 3、卷柏属的生活史。 4、真蕨纲(亚门)孢子囊的发育方式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51MB 文档页数:40
• 6.1 工作原理 • 6.2 零件造型 • 6.3 装配 • 6.4 仿真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49MB 文档页数:50
本章建立了汽车转向机构及汽车行驶模型,并模拟了汽车转向机构的工作过程及汽车在给定驱动和转向关系时的行驶过程。通过给汽车方向盘加上分段的转向函数,经过梯形机构转化为前轮的转动,可用于汽车转向模拟和转向梯形机构转向性能的研究。通过本仿真模型,可以设置不同的转向函数,观察汽车的运行路径,以便避开障碍物,还可以进一步建立不同的路面模型,观察车身的碰撞振动情况等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6.9MB 文档页数:184
1. 软件介绍 2. 软件基础知识 3. ADAMS软件操作初步 4. 虚拟样机几何建模 5. 约束机构 6. 施加载荷 7. ADAMS/View建模的相关技术 8. 样机仿真分析及调试 9. 仿真结果后处理 10. 参数化建模与设计 11. 样机的参数化分析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07.8KB 文档页数:2
1.(每题2分,共10分)判断题(若正确,则在题前的括号中打√;否则,打): (a)()若合式公式A是永真式当且仅当合式公式B是永真式,则AB是永真式。 (b)()若合式公式A是可满足的,则~A是不可满足的。 (c)()v((,x)y~(,y)是可满足的 (d)()设P是一个由P系统增加单个合式公式pq作为公理所得到的系统,则P是协调的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7.73MB 文档页数:67
3.1机电系统的数学模型及其转换方法 机电系统计算机仿真与辅助设计是建立在机电系统数学模型基础之上的。对于 各类机电系统,利用仿真手段对其进行分析与设计,首先就需要建立相应的系统数 学模型,此后,就需要研究如何将系统的数学模型转变为适合于计算机进行分析计 算的仿真模型,即数值算法模型。在此基础上,即可通过对数学模型的求解分析, 实现对系统动静态特性的分析与设计
首页上页4243444546474849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674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