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7359)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81.55KB 文档页数:5
为了解决高海拔地区的富氧安全问题,通过实验模拟高原低气压环境,研究了滤纸、棉布和涤卡在富氧环境下燃烧速度的变化情况.由实验可得,氧分压不变时,随着海拔的升高,材料的燃烧速度显著加快.结果表明,在高海拔地区,富氧到与一个标准大气压中氧分压一致,会产生火灾危险.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了高原低气压环境下室内富氧的安全氧浓度上限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75.76KB 文档页数:4
以一种特定成分的有机硅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在硅基片上制备出用于光波导器件的薄膜.通过折射率和厚度测试及XPS成分测试验证了此薄膜具有较好的均匀性、厚度和光学特性,满足光波导器件的要求.分析了溶胶-凝胶法中常见的龟裂现象的原因以及采预防方法.利用这种薄膜结合微电子加工工艺制备出光波导器件阵列波导光栅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69.61KB 文档页数:6
通过砂岩试件疲劳破坏的声发射实验,分析了砂岩疲劳破坏过程的声发射特性,研究了岩石的疲劳损伤演化规律.按岩石整个疲劳过程的声发射特征及损伤演化规律,并参考岩石不可逆变形发展的三阶段规律可以将其分为四个阶段.岩石疲劳损伤破坏具有突发性,在岩石失稳阶段损伤加速演化.如果以声发射监测和预测岩石疲劳破坏,在损伤量0.4左右即进入失稳阶段,在损伤量0.3左右即进入失效阶段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3MB 文档页数:4
利用一种特殊的机械热处理工艺技术,即在控轧终轧后经过一段控制时间与温度的弛豫,使得基体中出现应变诱导析出以及变形奥氏体中缺陷组态重组,在随后的直接淬火或加速冷却过程中,获得细化的板条贝氏体/马氏体组织.利用该弛豫-析出-控制相变(RPC)技术能得到屈服强度大于800 MPa级12mm厚超细贝氏体/马氏体复合组织微合金钢板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91.65KB 文档页数:5
对连续退火或罩式退火后的深冲钢板和超深冲钢板的组织以及织构进行了观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罩式退火后钢板表面晶粒比心部的细小,而连续退火后钢板表面晶粒比心部的粗.这种区别主要来源于热轧钢板原有组织和织构的不均匀性,退火加热过程也会对钢板表面和心部晶粒尺寸的不均匀性产生很大影响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50.39KB 文档页数:5
研究了以Ni-P为基质,SiC、WC为分散剂,镀液中加入混合稀土的两种耐磨复合镀层.结果表明:Ni-P-SiC和Ni-P-WC镀层的抗擦伤式磨损能力分别为Q235钢试件的5倍和4.5倍.还研究了颗粒浓度和镀时等因素对耐磨性能的影响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31.87KB 文档页数:5
采用离子注入和高压电镜原位观察的方法,研究了氢对国产ODS铁素体钢辐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室温注氢前后ODS铁素体钢的微观结构无明显变化;将其加热到500℃并电子辐照,未观察到辐照空洞,注氢与未注氢ODS铁素体钢室温电子辐照的结果表明:氢对点缺陷的迁移和聚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33.17KB 文档页数:5
设计了一种六杆柔顺机构,建立了该机构的伪刚体模型,伪刚体模型显示该机构由两个柔顺滑块机构串联而成.根据伪刚体模型对该六杆柔顺机构进行了变形分析,推导出六杆柔顺机构伪刚体模型的力-位移关系的一般理论计算公式,进而得到该机构实例的分析结果.用ANSYS软件对该设计实例进行了力-位移关系的有限元仿真分析,同时加工制造出该设计实例的实物模型并进行了实验测量.对理论计算结果、仿真分析结果和实际测量结果进行了比较,三种方法所得结果基本一致,表明了理论公式的推导与分析是正确的,仿真建模分析也是正确的,并且该实例的设计是可行的,达到了设计目的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92.71KB 文档页数:4
通过对X70管线钢生产过程中的钢水洁净度的研究与评价,对高级别管线钢生产中适宜洁净度的选取和控制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管线钢质量的提高与钢水洁净度的提高并不存在着线性关系,不应追求过高的钢水洁净度,注重在合理的钢水洁净度的情况下,寻求均匀、细小、弥散的夹杂物分布更加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管线钢的质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54MB 文档页数:6
对5.0 t H13铸锭进行了解剖,采用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对铸锭中夹杂物进行了形貌和组成分析,通过T[O]分析和金相显微镜统计分析对铸锭中夹杂物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铸锭中氧含量较高,平均值达到27.8×10-6,必须进一步精炼;铸锭中夹杂物主要为近球形的CaO-Al2O3-SiO2夹杂,块状TiN-VN夹杂,沿晶界分布的条状VC-CrC-MoC夹杂物和少量的CaS-MnS夹杂;尺寸较大的VC-CrC-MoC夹杂物对H13钢的韧性影响较大,必须在后续热处理及精炼中加以控制;T[O]和夹杂物在铸锭中分布不均匀,在铸锭头部中心附近,夹杂物及总氧呈负偏聚;而在铸锭中部及锭尾中心附近,夹杂物及总氧呈正偏聚;同时,铸锭中下部大尺寸夹杂物数量比较高.为了表征夹杂物的偏聚程度,本文提出了夹杂物偏聚指数的新概念.在5 t H13铸锭头部中心夹杂物偏聚指数达到0.75~0.85,而在中下部夹杂物偏聚指数达到1.2~1.3
首页上页469470471472473474475476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7359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