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5010)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50.87KB 文档页数:7
采用中心复合试验研究采场温度、灰砂质量比和固相质量分数对高寒矿山充填料浆的强度特性和流动特性影响规律.利用多项式近似隐式极限状态方程,建立充填体强度、充填料浆坍落度和充填材料成本响应面回归模型.以回归模型响应值的满意度为输入,使用加权几何平均算法求得料浆充填性能整体满意度,采用基于整体满意度准则的非线性多目标优化技术对充填配比参数进行优化,得到高寒矿山不同采场温度范围下最佳灰砂质量比及充填料浆输送浓度.结果表明:采场温度低于5℃时,固相质量分数70%、灰砂质量比1:6的料浆整体满意度可达0.4~0.5,满足低温充填要求,且整体满意度随温度变化较小;当采场温度增至5℃之上时,温度提高充填性能整体满意度迅速增大,固相质量分数65%、灰砂质量比1:6的料浆满意度增大最快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6MB 文档页数:6
用U形弯试样浸泡和慢应变速率拉伸实验研究了3Cr17Ni7Mo2SiN和00Cr22Ni5Mo3N(2205)不锈钢在硫化氢介质中的应力腐蚀开裂(SCC)行为.2205不锈钢的SCC萌生孕育期较长,在pH较低的饱和H2S溶液中具有明显的SCC敏感性,其SCC敏感性随溶液pH值的升高或H2S含量的降低而迅速降低.3Cr17Ni7Mo2SiN的SCC孕育期均低于2205不锈钢,在pH ≤ 4.5、H2S的质量浓度 ≥ 103mg·L-1的H2S介质中均具有明显的SCC敏感性,其SCC敏感性受pH值和H2S含量变化影响较小.3Cr17Ni7Mo2SiN的SCC以沿晶裂纹萌生,扩展后转变为穿晶应力腐蚀开裂;2205不锈钢近表面处首先发生奥氏体-铁素体相间氢致开裂,并促进SCC萌生,其SCC为穿晶应力腐蚀开裂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10.55KB 文档页数:6
利用Gleeble热模拟机对含硼低合金高强度钢板进行不同焊接工艺下的热模拟实验,研究了焊接热影响区(HAZ)的过热区显微组织、韧度及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钢板过热区冲击韧度随冷却时间t8/3的增大而显著降低;当t8/3小于67s时,过热区冲击韧度较高,相应过热区组织为板条马氏体或板条马氏体+贝氏体,晶粒较细小.800MPa级低碳贝氏体钢板焊接工艺实验结果表明,焊接热输入量为0.96~2.11kJ·mm-1、焊道间温度为150~200℃和焊后热处理,焊接接头焊缝金属和焊接热影响区的冲击韧度保持较高水平,说明钢板对焊接工艺有较强的适应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40.59KB 文档页数:6
针对首次采用的兼有HCW和WRS两种机型特点的武钢2250热轧带钢平整机在平整过程表现出的工作辊磨损严重且不均匀、工作辊存在特殊的弯辊调节现象等问题,由连续跟踪测试发现该平整机在轧制服役过程中存在典型的\W\形工作辊磨损规律,通过定义磨损影响系数对\W\形磨损进行了分析.研究了工作辊磨损、工作辊窜辊和弯辊对板形调控的综合影响,并通过实验证明最终解释了热轧平整机特殊的弯辊调节现象.指出随着工作辊磨损的加剧,工作辊形成了特殊的\W\形磨损,使工作辊在板宽范围内形成了一定量的正凸度,造成辊缝凸度减小,必须通过使用工作辊由正弯辊向负弯辊逐渐变化的调节手段来增大承载辊缝凸度,以补偿平整过程中工作辊磨损和窜辊引起的承载辊缝凸度的减小,从而保证承载辊缝凸度的相对稳定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48.33KB 文档页数:6
通过双道次压缩实验对首钢迁安公司2160热连轧生产的厚规格X80管线钢形变奥氏体静态再结晶行为进行了研究,依据实验规律对生产工艺进行了改进与优化.通过力学拉伸、冲击及落锤实验,对改进工艺后生产的X80钢的综合性能进行了检测,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X80钢卷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变形温度是影响奥氏体静态再结晶行为的主要因素;微合金碳氮化物的析出抑制了再结晶的进行,使软化率曲线出现了平台;利用实验结果回归计算出了X80管线钢的静态再结晶激活能为380kJ·mol-1,并根据文献研究讨论了结果的合理性.通过工艺改进与优化,所生产X80钢卷的显微组织细小均匀,呈现典型的针状铁素体特征;析出相中主要包含复合的(Ti,Nb)(C,N)以及单个的NbC;X80钢卷棒状试样的拉伸性能较相关标准均有较大富余量,尤其在冲击、落锤性能方面表现出了良好的低温韧性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25MB 文档页数:75
第一部分 常规实验 实验一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实验二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实验三 总灰分的测定 实验四 钙的测定 实验五 钙的测定 实验六 铁的测定 实验七 铁的测定 实验八 总酸度的测定 实验九 有效酸度—pH 值的测定 实验十 挥发酸的测定 实验十一 脂肪的测定 实验十二 脂肪的测定 实验十三 还原糖的测定 实验十四 总糖的测定 实验十五 蛋白质的测定 实验十六 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 实验十七 氨基酸总量的测定 实验十八 维生素 C 含量的测定 实验十九 氯化钠测定 实验二十 氯化钠测定 实验二十一 番茄酱中番茄红素的测定 实验二十二 碘含量测定 实验二十三 硒的测定 实验二十四 二氧化硫及亚硫酸盐测定 实验二十五 亚硝酸盐的测定 实验二十六 多酚类物质总量测定 实验二十七 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第二部分 综合实验 实验一 果蔬中单糖的组成及含量的测定 实验二 果蔬中有机酸的组成及含量的测定 实验三 果蔬中脂肪酸的种类与含量的测定 附录 1 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附录 2 常用洗涤液的配制 附录 3 常用指示剂的配制与变色范围 附录 4 常用酸、碱的浓度表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32MB 文档页数:81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配合物的稳定常数 第三节 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 一、副反应及副反应系数 二、条件稳定常数 (一)配位剂Y的副反应和副反应系数 (二)金属离子M的副反应和副反应系数 (三)配合物MY的副反应系数 第四节 金属离子指示剂 一、金属离子指示剂及特点 二、指示剂配位原理 三、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 四、指示剂的封闭、僵化现象及消除方法 五、常用金属离子指示剂 第五节 配位滴定的基本原理 一、配位滴定曲线 二、化学计量点时金属离子浓度的计算 三、配位滴定曲线与酸碱滴定曲线比较 四、影响配位滴定突跃大小的两个因素 五、指示剂变色点金属离子浓度的计算 六、滴定终点误差计算(林邦误差公式) 第六节 滴定条件的选择 一、单一离子测定的滴定条件 1. 准确滴定的判定式 2. 滴定的适宜酸度范围 3. 滴定的最佳酸度 4. 缓冲溶液的作用 二、提高混合离子配位滴定的选择性 1. 控制酸度分步滴定 2. 使用掩蔽剂选择性滴定 第七节 标准溶液及配位滴定的主要方式 一、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二、配位滴定的主要方式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65MB 文档页数:81
第一篇 肉与肉制品 . 4 实验一 肉新鲜度的检验. 4 实验二 原料肉品质的评定.10 实验三 鲜肉水分活度的测定.12 实验四 肉制品中粗脂肪的测定.13 实验五 肉及肉制品中蛋白质的测定.14 实验六 肉制品中淀粉的测定.17 实验七 肉制品中亚硝酸盐与硝酸盐的测定.18 实验八 肉及肉制品中肉毒梭菌和肉毒毒素的检验.21 实验九 腊肠加工.23 实验十 猪肉灌肠加工.24 实验十一 烟熏干火腿加工. 24 实验十二 西式盐水火腿加工. 25 实验十三 牛肉干加工. 25 实验十四 肉脯加工. 26 实验十五 肉松加工. 26 第二篇 乳与乳制品. 27 实验一 乳的采样和样品的预处理. 29 实验二 乳与乳制品的感官评定. 32 实验三 乳与乳制品的理化检验. .33 实验四 乳及乳制品中脂肪的测定. 41 实验五 乳及乳制品中蛋白质的测定. 43 实验六 乳与乳制品的微生物学检验. 44 实验七 掺假掺杂乳的检验. 53 实验八 乳粉中水分、溶解度和杂质度的测定. 61 实验九 乳粉中乳糖和蔗糖的测定. 64 实验十 奶油和硬质干酪中食盐的测定. 69 实验十一 酸奶加工. 70 实验十二 冰淇淋加工. 70 实验十三 干酪加工. 71 实验十四 发酵型奶油的生产. 74 第三篇 蛋与蛋制品. 74 实验一 鲜蛋的卫生检验. 76 实验二 蛋的物理性质检验. 76 实验三 蛋粉油量及游离脂肪酸的测定. 78 实验四 蛋中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 79 实验五 变蛋加工. 81 实验六 咸蛋加工. 82 实验七 蛋黄酱加工. 83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25MB 文档页数:75
第一部分 常规实验 1 实验一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1 实验二 食品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3 实验三 总灰分的测定 5 实验四 钙的测定 7 实验五 钙的测定 9 实验六 铁的测定 11 实验七 铁的测定 13 实验八 总酸度的测定 15 实验九 有效酸度—pH 值的测定 17 实验十 挥发酸的测定 19 实验十一 脂肪的测定 21 实验十二 脂肪的测定 24 实验十三 还原糖的测定 26 实验十四 总糖的测定 29 实验十五 蛋白质的测定 32 实验十六 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 34 实验十七 氨基酸总量的测定 36 实验十八 维生素 C 含量的测定 38 实验十九 氯化钠测定 41 实验二十 氯化钠测定 44 实验二十一 番茄酱中番茄红素的测定 46 实验二十二 碘含量测定 47 实验二十三 硒的测定 49 实验二十四 二氧化硫及亚硫酸盐测定 52 实验二十五 亚硝酸盐的测定 54 实验二十六 多酚类物质总量测定 57 实验二十七 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 59 第二部分 综合实验 61 实验一 果蔬中单糖的组成及含量的测定 61 实验二 果蔬中有机酸的组成及含量的测定 62 实验三 果蔬中脂肪酸的种类与含量的测定 63 附录 1 标准滴定溶液的配制及标定 65 附录 2 常用洗涤液的配制 70 附录 3 常用指示剂的配制与变色范围 71 附录 4 常用酸、碱的浓度表 72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4.34MB 文档页数:193
第1章 真空中的静电场 3 第2章 静电场中的导体和电介质 20 第3章 静电场的能量 36 第4章 第5章 第6章 介质中的静磁场 70 第7章 电磁感应 82 第8章 磁能 94 第9章 交流电路 99 第10章麦克斯韦电磁... 附录单位制和单位制间的公式变换 109 《电磁学与电动力学(下册)(第二版)》习题解答 电磁现象的基本规律 115 静电场 123 静磁场 133 电磁波的传播 141 电磁波的辐射· 153 运动电荷的辐射 168 电磁波的散射、吸收和色散 175 第章狭义9 《电磁学与电动力学(第二版)习题解答》后记
首页上页473474475476477478479480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5010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