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4937)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84.95KB 文档页数:4
提出了一种将遗传算法用于热送热装生产计划优化的方法.与MTSP方法不同,该方法在优化时不需预先确定轧制单位的数目,它充分利用了轧制单位的结构特点,在对轧制计划优化的同时,优化了轧制单位的数目.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在大量的生产合同中很快找出满足各种生产约束条件的热送热装生产计划的可行解,以提高热送热装率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69.26KB 文档页数:7
为解决不同边界品位下多金属矿床的储量快速估算问题,针对多金属矿床有用组分之间具有相关性的特点,基于多维概率分布函数建立了多金属矿床储量估算数学模型.以某金铜矿床为例,分析证明了矿床中金、铜品位的概率密度呈对数正态分布,并对金、铜品位分布的相关性特征进行检验.在此基础上将一维概率密度扩展至多维,建立了金铜矿床品位分布的多维概率密度函数,得出了不同边界品位下矿床保有的资源储量,并进行了可靠性验证.结果表明,模型的计算误差在10%以内,符合储量管理的精度要求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17.16KB 文档页数:4
基于大地电磁测深理论,阐述了高精度电磁频谱技术的方法原理,提出了在局部区域内勘探深度和电磁波频率可被看作具有线性关系,使得地层电阻率可以通过测深曲线进行对应.据此设计了一个多通道探测地下矿层电阻率的观测系统,采用平板电容器作为传感器,克服了体积效应的缺点,提高了勘探的精度.利用该系统分别对煤层和油气进行勘探,通过与实际钻孔资料对比,解释符合率大于80%,数据吻合良好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977.68KB 文档页数:4
采用超高压力下通电烧结技术制备了钨体积分数为0%、25%、50%、75%和100%的钨铁功能梯度材料.研究了材料组分和工艺参数对W/Fe功能梯度材料的显微形貌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施加压力为9 GPa,通电功率为11 kW,通电时间60 s时可以获得相对密度大于98%的钨铁功能梯度材料,其组分分布与设计成分保持一致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45.75KB 文档页数:5
以板材织构在线检测为应用背景,以铝板和超深冲钢板为例借助X射线测量了8组不同的极图数据,采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取向分布函数,用以分析极图数据和板材织构信息的关系。研究表明,增加极图数目有利于缩小极图测量范围,同时极图测量范围缩小的方式也应与板材织构类型相关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08.33KB 文档页数:3
稠密气固两相流中颗粒尾涡的存在对其他颗粒的运动及两相流场结构的影响不可忽略.本文采用大涡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气体流过一个ϕ100μm颗粒的尾涡特性,对比计算了在不同颗粒雷诺数Rep下颗粒尾涡的存在对局部气流速度、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Rep=100时尾涡影响区域的长度达颗粒粒径的5倍,颗粒前后最大压差达373·48Pa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37.42KB 文档页数:5
建立了热轧时流变应力、回复、再结晶及析出的物理冶金模型,用于计算轧制时位错密度变化、再结晶形核、再结晶晶粒长大以及粒子析出等.结果表明,模型对含铌微合金钢在不同的热轧形变条件下模拟结果与实验值符合较好,可以有效预测在不同热轧形变条件下的再结晶体积分数与再结晶晶粒大小.模型包含基本冶金现象的描述,原则上通过调整材料基本参数,可以运用于不同的钢种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14MB 文档页数:7
通过热力学计算及热态实验,研究了Ti脱氧VN微合金钢中,含Ti夹杂物析出行为及其诱导晶内铁素体析出行为.结果发现,夹杂物与铁素体、珠光体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存在六种形式,通过赋予这些形式不同的诱导能力系数,定量比较夹杂物类型、尺寸与诱导能力的关系.Ti的复合氧化物诱导能力最强,Al2O3最弱.Ti的复合氧化物诱导最佳尺寸4~6μm,其他夹杂物最佳尺寸为2~4μm.通过控制夹杂物种类、尺寸促进晶内铁素体析出,能够细化晶粒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62.89KB 文档页数:6
提出了一种高孔隙率开孔泡沫金属的结构简化几何模型,运用热电比拟理论在胞孔尺度上分析并求解了有效热导率的计算表达式,并根据已有实验数据进行模型修正.同时模拟分析了金属泡沫三维矩形通道内空气流动的对流换热情况,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研究表明,本文提出的胞孔有效热导率修正模型对铝泡沫金属有一定的适用性;相同孔隙率条件下,泡沫金属通道内强制对流的对流换热系数随孔密度的增加(即孔径的减小)而增大,但付出的代价是阻力也随之增大;相对而言,低孔密度的泡沫金属具有较好的对流换热综合性能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61.57KB 文档页数:4
利用AHP方法(又称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首先对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几种方案进行模型化处理;其次,通过计算,得出每个方案的权向量,给管理者提供数量化的决策依据.这种为人事管理过程提供的一种定量化的决策方法,可以减少定性决策的主观性和随意性
首页上页487488489490491492493494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4937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