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03)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68.14KB 文档页数:6
针对永磁同步电动机电流矢量控制及传统直接转矩控制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定子磁链直接控制的速度和转矩控制策略,通过直接控制定子磁链矢量的轨迹来实现磁链和转矩的控制,具有恒定开关频率及转矩和磁链脉动较小等优点,并给出了直接磁链控制应用的必要条件.仿真证明,提出的控制方案适用于恒转矩区和弱磁区的控制,且在较宽的速度运行范围内改善了速度和转矩控制的动态响应,明显优于传统的电流控制方案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48.5KB 文档页数:57
3-1 传统控制方法与模糊逻辑控制方法 3-2 模糊逻辑控制的工作原理 4-1 模糊逻辑控制器的结构 4-2 模糊逻辑控制器设计步骤 4-3 模糊逻辑控制器的设计方法 5-1 模糊逻辑控制系统的一般设计过程 5-2 模糊逻辑控制系统设计举例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68KB 文档页数:35
第一节 犯罪的刑罚控制 第二节 犯罪的社会控制 第三节 犯罪的个体控制 第四节 犯罪的被害控制 第五节 犯罪的情境控制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32.5KB 文档页数:24
本章主要介绍风振控制中主动控制和被动 控制的原理和控制系统及两种控制的常用设计 计算方法。其中主动控制主要有实时最优振型 控制法和随机最优控制算法,被动控制主要有 准最优控制法传递函数法。最后结合目前计算 的实际情况介绍了如何用计算机来模拟风振控 制过程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69MB 文档页数:9
为了满足复杂工业过程控制技术的研究需求,需要建立具有代表性的半实物仿真系统.针对混合选别过程,研发由对象计算机、控制器设计计算机、监控计算机、虚拟执行机构与检测仪表装置和控制系统组成的半实物仿真系统.该系统基于工业控制系统软件开发控制算法,运用MATLAB研发虚拟对象、虚拟执行机构和检测仪表、控制器设计模型,研发了相应的可视化界面.在对象计算机、控制器设计计算机和监控计算机的基础上完成了被控对象机理建模、控制器设计模型参数辨识、控制器设计和控制器性能评价等研究.为复杂控制算法研究进一步工业应用奠定了基础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29MB 文档页数:7
结合国内某2250 mm热连轧精轧机组, 实现速度调节、机架间水调节、速度和机架间水耦合调节三种控制模式, 能够根据热连轧过程中的不同钢种和不同工况采用相适应的控制模式, 以获取最佳的控制效果. 同时, 利用二次规划优化法在线优化不同控制模式的调节量, 以满足带钢全长终轧温度的控制要求. 将多模式控制模型在线应用后, 带钢终轧温度控制偏差在±20℃以内, 连续三个月命中率为99%以上. 结果表明, 该控制模型响应速度快, 计算精度高, 能够满足不同钢种和不同工况下的终轧温度控制要求, 从而提高带钢轧制稳定性和终轧温度控制精度, 提升产品竞争力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56.23KB 文档页数:5
针对网络控制系统中时延不确定因素,将时延的不确定性转换为系统状态方程系数矩阵的不确定性,网络控制系统对象模型为具有时滞的不确定离散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将网络控制系统的保性能控制问题转化为研究时滞的不确定离散系统的鲁棒保性能控制问题.利用Lya-punov理论及线性矩阵不等式(LMI)方法,证明了通过状态反馈控制,使网络控制系统保性能控制的充分条件等价于求解LMI.仿真示例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19.5KB 文档页数:22
7.1 过程控制工程设计概述 1. 过程控制工程设计的基本任务 2. 过程控制工程设计的基本程序 7.2 信号联锁系统的设计 1. 信号联锁系统设计的原则 2. 信号联锁系统的基本组成环节 7.3 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 7.3.1 过程控制系统方案的确定 7.3.2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7.3.3 单回路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 7.3.4 单回路控制系统设计举例 7.4 自动化装置的选型 7.4.1 仪表选型 7.4.2 控制阀的选型 7.5 微机控制系统设计步骤 1. 系统分析设计图 2. 总体方案设计 3. 硬件设计 4. 软件设计 5. 系统联调 7.6 DCS及FCS[11,12] 7.6.1 基本概念 7.6.2 用Field Point组成的FCS系统 7.6.3 工业自动化组态软件Lookout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3.05MB 文档页数:47
第一节 控制与控制过程 一、控制原理 二、控制的要求 三、控制过程 第二节 控制方法 一 、预算控制 二、非预算控制 三、成本控制 四、其它控制方法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08MB 文档页数:8
与行驶速度较高的其他无人驾驶工况相比, 自动泊车时参考路径的曲率较大, 因此车辆转向轮转角速度的限制等系统约束条件会严重影响自动泊车路径跟踪控制器的性能.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 提出了基于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的自动泊车路径跟踪控制器, 并在MATLAB/Simulink和PreScan联合仿真环境中将该控制器与基于线性时变模型预测控制的控制器进行了对比. 仿真结果表明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器可以实现多约束条件下的自动泊车, 泊车完成后车辆航向与车位中线的夹角为0.0189 rad, 车辆后桥中点与车位中线的距离为0.1045 m, 仅为车身宽度的5.56%. 相比线性时变模型预测控制器, 非线性模型预测控制器具有泊车精度更高、安全裕度更大、泊车耗时更少等优势. 在实时性方面, 该控制器也能够满足自动泊车的需求
首页上页23456789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03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