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59)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97.02KB 文档页数:9
《工程科学学报》:基于MSR300雷达监测的凹山采场降雨条件下的边坡变形及滑坡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2.12KB 文档页数:2
序言 滑坡是一种常见和重大的自然灾害。每年滑坡和泥石流都要给人民生命财产 带来巨大的损失。滑坡同时也对许多工程建设造成严重影响。就我所熟悉的水利水 电建设而言,库区、坝区滑坡事故多次发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我国 主要的水电宝藏多位于西南、西北等地区的高山深谷之中,自然条件复杂。宏伟的 南水北调工程的西线也将跨越地质条件极为恶劣的高山大川瞻望前程,要开发这 些水利水电资源,攻克高边坡稳定难关将是一个突出的问题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1.29MB 文档页数:22
路基边坡滑坍是公路上常见的破坏现象之一例如,在岩质或土质山坡上开 挖路堑,有可能因自然平衡条件被破坏或者因边坡过陡,使坡体沿某一滑动面 产生滑坡。对河滩路堤、高路堤或软弱地基上的路堤,也可能因水流冲刷、边 坡过陡或地基承载力过低而出现填方土体(或连同原地面土体沿某一剪切面产 生坍塌。为此,必须对可能出现失稳或已出现失稳的路基进行稳定性分析,保 证路基设计既满足稳定性要求,又满足经济性要求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4.8MB 文档页数:64
第一节 边坡的变形和破坏 第二节 滑坡 第三节 崩塌 第四节 泥石流 第五节 岩溶和土洞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97.19KB 文档页数:5
针对目前边坡稳定性计算中破坏准则均为Mohr-Coulomb破坏准则的情况,根据相关准则和原理,推导了基于Hoek-Brown准则的Morgenstern-Price法计算公式.该法克服了一般岩体边坡稳定分析中岩体强度参数纯经验取值的缺点,使计算更为精确、合理.采用具体算例进行对比,探讨了不同准则下边坡稳定性计算的差异原因,并运用基于Hoek-Brown准则的Morgenstern-Price法对安家岭露天矿北端帮滑坡进行了分析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2MB 文档页数:8
以云南磷化集团晋宁磷矿6号坑口东采区深部缓倾斜中厚磷矿层露天转地下开采为工程背景,利用底摩擦模型实验仪,进行了不同露天坑境界顶柱厚度边坡高度下的底摩擦模拟模型实验.结果表明:边坡的变形破坏响应特征可分为边坡岩体小范围微破裂和松动→边坡岩体局部范围失稳破坏→边坡岩体整体向采空区滑落失稳破坏三个阶段,边坡岩体变形破坏模式主要是采动边坡岩体向采空的拉裂、破断和滑移破坏.在边坡高度一定情况下,随着露天境界顶柱的厚度由30 m逐渐减小到20 m和10m,边坡的稳定性与境界顶柱的厚度呈正比关系,20~30m是露天境界顶柱比较合理的厚度.在境界顶柱的厚度一定情况下,边坡高度由60 m增大到108 m,边坡的稳定性与坡高的厚度呈反比关系,108 m边坡转入地下开采后是不稳定的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19.33KB 文档页数:6
以先后发生过两次土质滑坡的平朔公司东露天矿边坡为研究背景,针对目前高精度岩土层界面拟合时有效数据不足和人工评价误差较大的现状,充分利用岩土层界面的地质调查点数据,有效扩充钻孔数据范围,为高精度的岩土层界面拟合提供有效数据,并利用基于Closest Point算法的结构分析模型进行Kriging插值计算,实现Kriging算法与Closest Point算法的融合,完成对露天矿边坡各岩土层的三维拟合.现场选取测量点的比对结果表明,基于Kriging与Closest Point融合算法的界面拟合,与传统的人工经验评价方法相比,能大幅提高拟合精度,且简单易行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49MB 文档页数:8
采用FLAC3D强度折减法,研究在岩层倾角、岩层与边坡走向夹角变化时三维软硬互层边坡的稳定性状况,并对其破坏模式进行辨识与归纳分析.结果表明:边坡破坏模式的判别应综合考虑岩层的倾角大小、岩层走向与边坡走向的夹角大小及坡面上的剪出条件;当岩层与边坡走向夹角β90°时,边坡的破坏模式趋势为塑流-拉裂、滑移-弯曲、弯曲-拉裂;边坡稳定性系数随走向夹角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β=90°时最大,且α越大,稳定性系数峰值越大;顺向时随着岩层倾角的增大,边坡的破坏模式变化趋势为蠕滑-压致拉裂、滑移-拉裂、滑移-弯曲、弯曲-拉裂,稳定性系数变化先减小后增大,存在一最不利岩层倾角,其对应的稳定性系数最小;反向坡的破坏模式变化趋势为蠕滑-压致拉裂和弯曲-拉裂,稳定性系数逐渐增加
文档格式:DOC 文档大小:272KB 文档页数:26
第一节边坡失稳的成因与类型 第二节堤坡稳定的安全复核 第三节滑坡的除险加固技术 第四节崩岸的除险加固技术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08MB 文档页数:23
地质不连续面及开挖面对岩体的切割方式确定了开挖边坡的破坏模式,本文按此思路讨论了识别破坏模式的简化判据和方法问题。重点地举出了四个不同的滑坡实例,分析了它们的破坏模式,并初步探讨了它们的破坏机制问题
上页123456下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59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