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126)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96.23KB 文档页数:7
聚合物的结晶受温度及温度历史影响较大,同时发生结晶又会对聚合物材料温度场产生影响.为了准确模拟冷却过程中温度场和结晶情况,将半结晶性聚合物熔体冷却过程及其结晶过程耦合起来分析,把宏观温度场结果作为介观模拟的输入,再把介观模拟的球晶生长情况作为宏观温度场模拟的输入,可同时得到宏观与介观二个尺度的模拟结果.由于该耦合建立在一定的物理基础上,模拟得到的结果较为合理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80.24KB 文档页数:5
采用不同功率超声对铝熔体进行处理,研究超声场对7050铝合金凝固组织和宏观偏析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超声振动产生的空化效应和声流效应影响熔体的凝固过程,合理功率的超声能有效细化晶粒、优化组织及改善宏观溶质分布.当超声功率达到170 W时,铸锭径向宏观偏析的弱化效果最好,Zn、Mg和Cu的偏析指数分别为0.0593、0.0565和0.0319;超声功率超过170 W,溶质元素在中心区域富集量显著提高,宏观偏析程度增大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83MB 文档页数:20
1.稀土元素在纯铁液、生铁液以及熔渣中之挥发量均较小。其与熔渣、大气以及耐火材料均有剧烈的作用,致使金属中稀土残留量较少且不稳定。稀土硫化物等稀土夹杂物上浮符合一级反应规律,稀土在金属熔体中之扩散、烧损也符合一级反应规律,但斜率较小。2.稀土元素与粘土砖、高铝砖、镁砖、铝镁砖、硅砖、刚玉、电熔氧化镁、氧化锆等多种耐火材料均有不同程度的作用。其作用产物会剥落而进入钢液形成稀土夹杂。稀土脱氧、脱硫产物以及与耐火材料作用产物上浮时有相当一部分未浮至液面而粘附在坩埚壁上,这一实验结果有助于了解钢包中非金属夹杂物的去除机理。用自射线照相研究了稀土与耐火材料作用机理。3.各单一稀土金属加入铸铁液时之吸收率按递减的顺序可排列为:Y≈Dy≈Gd>Ce≈Sm≈Nd≈Pr>La。按单位稀土原子浓厚的脱硫率的递减顺序则为:La≥Sm≥Ce≈Pr≈Nd>Y≈Dy≈Gd。用35硫自射线照相证实了稀土在钢液脱硫及回硫现象。4.用金相显微镜、电子探针、X光结构分析研究了各单一稀土元素在铸铁液中所形成之物相及其特征。稀土物相多为RE2O2,RES,RE2S3,REAlO3、C6C2用Y2C3等。5.用141Ce测定铈在CaO一SiO2一Al2O3及CaO一SiO2一Al2O3一CeO2两渣中之扩散系数及其与温度的关系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08.23KB 文档页数:7
详细考察了目前文献中常用的几种Fe-C间隙固熔体热力学模型,并讨论了它们在钢中马氏体及贝氏体相变中的应用情况。首次表明KRC、LFG/MD以及X-K模型均不能用来建立奥氏体与马氏体中是否发生Spinodal分解的热力学判据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2.67MB 文档页数:8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材料科学基础》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四章 熔体和玻璃体(图片版)
文档格式:PPT 文档大小:11.45MB 文档页数:45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原理》精品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二篇 火法冶金原理 第四章 冶金熔体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22MB 文档页数:5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高分子材料加工实验》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打印版)实验八 塑料熔体流动速率的测定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95.7KB 文档页数:37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冶金原理》精品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第二篇 火法冶金原理 第四章 冶金熔体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23.9KB 文档页数:6
表面张力是矿物棉生产的重要参数,直接影响到配料和工艺参数的选择.通过实验测量并建立模型预报系统研究了以高炉渣为主要原料制备矿物棉时熔体的表面张力.首先测量了SiO2(40%-60%)-Al2O3(5%-20%)-CaO(20%-30%)-MgO(5%)四元系的表面张力,其值处于350-500 m·m-1之间;然后结合文献报道的表面张力数据,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SiO2(35%-60%)-Al2O3(5%-20%)-CaO(20%-45%)-MgO(0-10%)四元渣系的表面张力预报模型.该模型对成分范围内的表面张力预报平均误差为9.32%,预报精度较高,可以预报矿物棉熔体成分范围内的表面张力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86.12KB 文档页数:9
基于原子和分子共存理论建立计算Al-Ti二元合金系结构单元质量作用浓度的热力学模型.利用文献报道的2073、2173和2273 K下Al-Ti二元系的活度计算了生成Al3Ti、AlTi和Al11Ti5反应的平衡常数,并进一步得到其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的表达式.使用文献报道的不同温度下Al-Ti二元合金系全浓度范围内组元Al和Ti的活度aAl和aTi与原子和分子共存理论定义的质量作用浓度NAl和NTi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Al-Ti二元合金熔体全浓度范围内计算得到的质量作用浓度NAl和NTi与文献报道的活度符合很好.同时,计算得到的Al-Ti二元合金系中结构单元Al3Ti和Al11Ti5的平衡物质的量与其质量作用浓度的关系呈\棒状\,而结构单元AlTi的平衡物质的量与其质量作用浓度的关系呈\纺锤\形
首页上页23456789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126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