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切换搜索课件文库搜索结果(305)
文档格式:PPS 文档大小:120KB 文档页数:3
在寒冷的北方,许多住房的玻璃窗都是双层 玻璃的,现我们由的的学模 型,研不妨可以提出以下假设: 比较两1、设室内热量的流失是热传导的 引起的,不存在户内外的空气对 差异仅流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789.1KB 文档页数:8
保持微熔池稳定是采用玻璃包覆熔融纺丝法连续稳定制备微丝的前提.采用理论计算分析了感应加热器结构参数、加热电流、微熔池的体积、微熔池在感应加热器中的位置等因素对铁基合金微熔池温度和所受悬浮力的影响,获得了保持微熔池稳定的合理工艺参数.在合适的拉丝温度(1280℃左右)下,增大感应加热器锥角和下锥孔高度,减小感应加热器高度、下锥孔半径以及微熔池中心与下锥孔上端面之间的距离,均有利于提高铁基合金微熔池所受悬浮力;减小电流的同时减小微熔池的体积(质量),有利于减小重力与悬浮力差值.在本文研究条件下,整体感应加热器的合理结构尺寸为:感应加热器锥角120~130°,感应加热器高度12~14mm,下锥孔高度2~4mm,下锥孔半径3~4mm.微熔池中心与感应加热器下锥孔上端面之间的合理距离为4~6mm,合适的微熔池质量为1.5~2.0g.采用结构优化的整体感应加热器,并通过连续进料使微熔池的体积(质量)保持基本不变,实现了玻璃包覆铁基合金微丝的连续稳定制备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837.24KB 文档页数:5
建立了乳化炸药实验室制备工艺,并自制了玻璃微球敏化的乳化炸药试样.通过对试样的爆速测试,研究了乳化炸药爆速与其密度及玻璃微球含量等因素的关系,分析了这种工业炸药爆速的特点.结果表明:这种乳化炸药的爆速随其密度的增大而增大到最大值后逐渐降低,直到被压死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89.65KB 文档页数:4
利用铜模浇铸法制备了Mg60Cu30-xY10Six(x=0,1.0,1.8,2.5,5.0)合金.结果表明,当x=1.0时,合金具有最大的玻璃形成能力,并且其显微硬度和断裂韧性比Mg60Cu30Y10合金也有明显改善.与Mg60Cu30Y10合金比较,Mg60Cu29Y10Si1合金过冷液相区宽度ΔTx值减少,但约化玻璃转变温度Trg值略有增加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1.57MB 文档页数:6
采用三点弯曲法对两种刚玉-莫来石推板产品的高温断裂强度和1400℃下的高温抗弯蠕变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进口推板材料具有较高的高温断裂强度和较好的高温抗弯蠕变性能,其结构特点是以红柱石颗粒为骨料,基质中形成良好的薄膜状莫来石结合刚玉的结构,玻璃相含量极低.国产推板尽管基质中莫来石已形成网络结构,但内部存在少量玻璃相,使得高温断裂强度较低,高温抗弯蠕变性较差.莫来石形态和玻璃相的存在是影响材料高温性能的决定因素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66.7KB 文档页数:4
采用有限元方法计算了点接式玻璃幕墙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应力场,并讨论了其特性,得到了玻璃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公式.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487.49KB 文档页数:5
使用大角转动张力磁化法研究了金属玻璃Fe39Ni39Si8B12Mn2渗氢后时效过程中磁化曲线和饱和磁致伸缩系数的变化。结果表明:含氢的Fe39Ni39Si8B12Mn2金属玻璃饱和磁化强度下降,而各向异性常数增加,相应饱和磁伸系数λs减小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562.65KB 文档页数:6
用排水集气法分别测量了淬态和退火处理Fe39Ni39Si8B12Mn2金属玻璃在室温附近不同温度下的氢的扩散系数,由此计算出扩散激活能。退火处理导致的结构弛豫均使频率因子D0和激活能变小。测量了样品在弯曲振动模式下共振频率,发现氢可以降低金属玻璃的杨氏模量,且充氢后时效过程中共振频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和时效过程中样品含氢量的曲线相似,即由氢降低的杨氏模量和含氢量成正比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689.73KB 文档页数:6
现代电子封装迫切需要开发新型高导热陶瓷(玻璃)基复合材料.本文在对镀钛金刚石进行镀铜和控制氧化的基础上,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方法制备了金刚石增强玻璃基复合材料,并观察了其微观形貌和界面结合情况,测定了复合材料的热导率和热膨胀系数.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材料微观组织均匀,Ti/金刚石界面是复合材料中结合最弱的界面,复合材料的热导率随着金刚石粒径和含量的增大而增加,而热膨胀系数随着金刚石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当金刚石粒径为100 μm、体积分数为70%时,复合材料热导率最高达到了40.2 W·m-1·K-1,热膨胀系数为3.3×10-6K-1,满足电子封装材料的要求
文档格式:PDF 文档大小:322.64KB 文档页数:4
利用正交实验设计方法,进行了利用冶炼渣回收铁及生产微晶玻璃建材制品的实验室研究.探讨了不同原料配比时渣铁分离的效果.通过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分析、物理化学性能测试等手段确定了微晶玻璃试样的物相组成及性能特征.提出了可供工业实验的原料配比及工艺制度
首页上页23456789下页末页
热门关键字
搜索一下,找到相关课件或文库资源 305 个  
©2008-现在 cucdc.com 高等教育资讯网 版权所有